歡迎您來到美新社! 請登錄 註冊

美新社

陳玲華廣告

首页 > 美洲新聞 > 舊金山

灣區華人步槍協會 鼓勵華人擁槍用槍

發佈時間:2018年04月18日 00:05 來源:星島日報 评论:0條 點擊:4121次


華人步槍協會團體經常舉辦專業培訓課,讓華人合法合理使用槍枝,實現自衛。王雪寧提供


華人步槍協會團體經常舉辦專業培訓課,讓華人合法合理使用槍枝,實現自衛。王雪寧提供


近期全美反槍禁槍的聲音此起彼伏,灣區也接連發生槍擊案,讓人談槍色變。另一方面,灣區華人屋主頻遭入室搶劫,持槍自衛也成為探討焦點。華人應該反槍還是擁槍?對此灣區華人步槍協會認為,華人無論在體型、文化、生活習慣等多方面都是槍枝暴力面前的最弱勢群體,華人不但不應該反對持槍,反而應該鼓勵更多人學會使用槍枝,壯大華人社區,保護自己的家人和財產。


如今美國讓人感覺槍擊案件頻發,陷入前所未有的槍枝恐慌。而在華人步槍協會看來,造成如此社會反應的並非槍擊暴力本身,而是媒體效應使然。華人步槍協會創辦人王雪寧提到,與1980/1990年代的持槍環境相比,全美持槍數量並沒有增多,基本持平,而大家感到槍擊案越來越多是因為近些年自媒體發展迅速,槍擊案發生可以大範圍的傳播,再加上媒體的過度渲染,導致人們越來越恐慌,認為身邊環境非常不案全。


媒體掌握在自由派手中,導致反槍的新聞多,擁槍的人不敢發聲,媒體也不予以報道,看上去影響力也就小,但實際上從全美步槍協會會員今年人數突增這一事實可以看出,支持擁槍的人數大有人在。王雪寧提到,媒體也是造成大規模槍擊暴力的源頭之一。因為大範圍的報道案件,導致很多青少年獲得啟發相繼模仿,令人痛心。在王雪寧看來,槍枝暴力沒有增多,只是輿論在增強。拿被很多人詬病的AR槍來說,其實該槍10年內未造成超過100人死亡,而媒體的不斷報道誇大了人們的恐懼。王雪寧提醒大家要看數據與事實說話,而不要片面的看媒體的報道,被媒體嚇得恐慌,要有自己的態度。「殺人的是人,不是槍。」王雪寧不但反對禁槍,反而希望更多的華人擁槍。他表示,要禁止壞人擁槍,而非好人擁槍,擁槍可以為普通民眾帶來安全感。特別是華人因為對槍枝恐懼,敬而遠之的文化,導致犯罪份子都以華人家庭為目標搶劫,因其知道不會得到反抗。在近期南灣頻發的針對華人入室搶劫的案件就可以看到沒有槍枝保護的後果。


華人步槍協會群群主楊雪也表示,華人無槍,收入高,愛在家中放現金等都是被搶劫盯上的原因。擁槍可以起到自衛、震攝歹徒的作用。另一方面,華人因為大多數祖輩無人擁槍,對槍枝文化的不了解,導致很多人有槍後充滿傲慢,不知道合法合理的擁槍,也會釀成悲劇。所以楊雪認為,鼓勵華人擁槍的同時,要注重專業的槍枝培訓,支持理性擁槍,堅決杜絕非法使用槍枝。談到灣區的槍枝環境,楊雪表示加州已經是全美控槍最嚴重的州之一,對於帶槍出門有著極其嚴格的規定,在灣區甚至連槍店都寥寥無幾,靶場也很少。也因禁槍環境,華人步槍協會至今未去申請註冊非牟利組織,而是以華人權益協會取而代之。灣區持有槍枝的華人數量根據各個微信群總結,差不多2000多人左右。


另外,王雪寧與楊雪都談到,大規模槍枝暴力案件頻發生在校園,有一部分原因是「無槍區域」的劃歸。他們表示,奧巴馬政府時開始提出在學校、醫院、政府、警局、軍事基地等場所公布無槍區域,這對於普通人來說感到安全,但對於犯罪分子來說等於是告知這裡是最沒有反抗的區域,可以大肆開殺戒。他們希望人們也可以關注到這一點。楊雪表示,如果身邊的環境足夠安全,警員人數充足,反應敏捷,或許公民不需要擁槍權。但事實是,美國憲法規定人有擁槍的權利,而且美國警察沒有義務保護個人安全,他們的職責是保護公共安全,面對槍擊案發生,警員要反應數十分鐘,這期間誰來保護自己?只有通過槍枝自衛才行。

(本報記者徐明月三藩市報道)



發表評論 已有0 條評論

  • *用户名:
  • *我的態度:
  • *驗證碼:
    驗證碼
国泰银行寶爾博物館上海灘餐廳張青會計師事務所DSC美芝秀郝琦聯合律師事務所
鄭博仁律師事務所美國奧淇國際金融華埠服務中心凱悅大酒樓銀泰珠寶華興保險權威保險

Copyright@since2016 chinesenewsus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