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7日 星期一
【僑報記者管黎明11月14日紐約報導】前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暨國務院僑辦副主任何亞非14日應華美協進社和中美交流基金會邀請,在紐約出席中美關係對話活動,就變化中的世界秩序和新時代的中美關係發表演講。他表示,面對變化中的世界秩序,中美應摒棄傳統的地緣政治思維和文明對抗論,攜手合作,建立更緊密的關係。
圖為何亞非在華美協進社發表演講。 (管黎明攝)
何亞非表示,目前正處於變化中的世界秩序面臨四個方面的挑戰。第一是全球化與反全球化的衝突 —— 這其中涉及市場效率與社會公正的失衡以及由此導致的民粹主義和反全球化思潮的滋生。財富越來越集中在掌握了資本與技術的少數人手中。甚至有些學者悲觀地認為,這些矛盾的最終解決方式只有戰爭和暴力革命。
第二大挑戰,是地緣政治的衝突。大國關係變得越來越緊張,充滿競爭與摩擦。如果應對過程中缺乏戰略智慧,便有可能引發衝突。例如,美俄關係正愈加疏遠和對抗,中美兩國則在竭力避免新興大國與守成大國之間的“修昔底德陷阱”。
何亞非表示,第四大挑戰,則近乎於一個哲學命題,即世界正在走向何方?人們習慣於比較文明之間的優劣,繼而希望以一種文明取代另一種文明。但實際上,如果大國之間能夠相互磋商與對話,而不是指責對方制度的優劣,世界會更加美好。這也是為什麼中國主張以新型大國關係來取代舊有地緣政治思維和狹隘的民族利益導向。
中美應更緊密合作
要應對當前世界秩序所面臨的挑戰,何亞非認為,中美必須追求多個層面的合作。首先是建立互利共贏的經濟合作關係,這是一切的基礎。剛剛中美兩國簽署的價值2500多億美元的經貿合作訂單是前所未有的。
第二,雙方應當避免舊有的地緣政治糾葛和疑慮。美國作為頭號強國,面對中國的崛起自然會有擔憂,這是可以理解的,但不應讓這種擔憂綁架美國的外交政策。地緣政治不會消失,但我們應當將其控制在目前的範圍內,擱置爭議,著眼合作,將來總有一天會有機會回頭來解決地緣政治方面的差異。
第三,中美應當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雙引擎。中國目前貢獻了世界經濟增長的30%,而美國是全世界最大的經濟體。中美應當創造性地合作,推動全球自由貿易。 “美國優先”並沒有什麼不對,但如果將“美國優先”發展到極端,以損害它國利益為代價,那就是自私和不負責任。
在結束演講時,何亞非表示,時代不同了,中美都需要改變,雙方需要找到一條新的合作之路。兩國也必須認識到,不管我們做什麼,都會對世界秩序帶來衝擊,而中美兩國有責任維護世界和平,推動世界經濟走向繁榮。
Copyright@since2016 chinesenewsus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