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7日 星期一
【美新社訊】大S因流感猝逝,洛杉磯知名華人家庭醫生,Kaiser Permanente 凱撒醫療家庭科主任醫師鄭卓漢(Victor Cheng, M.D.)呼籲民眾當心流感引起的並發症,建議大家每年都要打流感疫苗。
鄭卓漢醫師指出,流感不僅僅是一種普通的病毒性感染,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死亡。流感會引發多種並發症,包括肺炎、敗血症以及多重器官衰竭,這些都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致命威脅。此外,流感還可能加重心髒病、氣喘等慢性疾病,導致病情惡化。
🔶 流感為何會導致死亡?
鄭卓漢醫師表示,流感不會直接導致死亡,但是可能引發嚴重的併發症。例如:
肺炎:流感病毒會導致病毒性肺炎,使肺部發炎,肺泡充滿液體,最終可能導致呼吸衰竭。
- 敗血症:病毒可能引發大腦、心臟及肌肉發炎,進而導致敗血症。敗血症是一種嚴重的感染反應,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致命。
- 多重器官衰竭:流感引發的嚴重發炎可能影響多個器官,導致其功能衰退,甚至完全喪失。
- 急性呼吸衰竭:當肺部嚴重感染,無法提供身體足夠的氧氣時,就可能發生急性呼吸衰竭,進而導致死亡。
🔶 哪些族群屬於高危險群?
鄭卓漢醫師表示, 某些人群感染流感後,更容易發展為重症,甚至危及生命,比如:
- 孕婦:由於免疫系統變化,孕婦感染流感後更容易出現嚴重並發症。
- 5歲以下兒童:幼童的免疫系統尚未成熟,感染流感後可能更容易引發嚴重疾病。
- 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免疫力下降,老年人感染流感後並發症的風險更高。
- 慢性病患者:包括心髒病、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腎病變等患者,感染流感後病情可能迅速惡化。
- 免疫力低下者:如患有免疫系統疾病或接受免疫抑制治療(如癌症患者)。
- 醫護人員:由於與病人密切接觸,醫護人員感染流感的風險較高。
🔶 如何預防流感?
鄭卓漢醫師表示, 接種疫苗是最有效的預防方式。
每年接種流感疫苗可以降低感染風險,並減少因流感住院或嚴重並發症的可能性。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建議,所有6個月以上的人每年都應接種流感疫苗,最好在10月底前完成接種。
除了接種疫苗,還應該採取其他防護措施來減少病毒的傳播:
1)生病時留在家中:如果感到身體不適,特別是被診斷為流感後,應避免外出,減少病毒傳播。
2)戴口罩:在人群密集或封閉的室內環境中配戴口罩,可有效降低感染風險。
3)保持室內通風:如果身處室內並有多人聚集,應保持空氣流通,減少病毒濃度。
4)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 勤洗手,避免手接觸眼睛、鼻子和嘴巴。
- 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或手肘遮住口鼻,以防飛沫傳播。
5)避免接觸公共物品後直接觸碰臉部:流感病毒可停留在桌面、門把手等公共物品表面,若接觸後未洗手就摸臉,可能會增加感染風險。
🔶 流感與普通感冒的區別
流感與普通感冒雖然症狀相似,但嚴重程度不同:
- 流感:症狀發作迅速,通常一天內出現高燒、發冷、身體疼痛、喉嚨痛、鼻塞、咳嗽,部分患者還可能出現腹痛或腹瀉。
- 普通感冒:病情較輕,症狀逐漸發展,通常從喉嚨痛開始,接著流鼻水、鼻塞,再到咳嗽,整個過程較為緩慢,且發燒情況較少見。
🔶 流感季節與疫苗接種時機
流感主要在秋冬季節高發,尤其是在11月至隔年3月期間最為嚴重。為了確保疫苗能發揮最佳效果,建議每年10月前完成流感疫苗接種。即使錯過了最佳接種時間,仍然可以在整個流感季節接種,以提供一定的保護。
🔶 感染流感後該怎麼辦?
如果懷疑自己感染流感,特別是高危險群,應該及早就醫,確診後可服用抗病毒藥物,能有效縮短病程並減少並發症的發生。如果症狀較輕,可以在家休息,多補充水分,服用維生素C增強免疫力,同時避免傳播給他人。
流感是一種嚴重的傳染病,並非普通感冒。它可能引發多種並發症,甚至導致死亡。為了保護自己和家人,每年接種流感疫苗、養成良好衛生習慣、避免與感染者密切接觸,都是降低感染風險的關鍵措施。若出現流感症狀,特別是高危險群,應立即就醫,以獲得及時治療。
關鍵詞: 大S,大S病逝,流感,流感引發並發症,凱撒醫療,鄭卓漢醫師,Victor Cheng, M.D.
Copyright@since2016 chinesenewsus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