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7日 星期一
竹笛与钢琴的跨界对话,Photo credit Sarah Ko
(左起)宝尔博物馆董事长 施刘秀枝女士、钢琴家 George Ko、民乐演奏家 何彬、协会代表Ethan Xing,Photo credit Renee Lei
【美新社讯】2022年12月3日下午,由宝尔博物馆与美国中国风艺术协会共同发起与策划的中西融合音乐会“艺汇东西”,在博物馆诺玛·柯箫演奏厅(Norma Kershaw Auditorium)隆重举办第二期活动--“钢琴与竹笛的跨界对话”。本场音乐会邀请华裔钢琴家 George Ko、民乐演奏家 何彬,共同为橙郡观众带来一场中西音乐对话、展示、交融与合作的艺术盛宴。
协会运营主任 Ethan Xing 致辞预祝活动圆满成功,Photo credit Sarah Ko
美国中国风艺术协会运营主任 Ethan Xing 代表双方策划团队欢迎到场观众,感谢宝尔博物馆董事长 施刘秀枝女士对活动的大力支持,预祝活动圆满成功,并向协会挚友 Peter Keller博士致以敬意与怀念。
钢琴家 George Ko 为观众介绍弹奏特点,Photo credit Sarah Ko
George Ko 精湛演奏令人赞叹不已,Photo credit Sarah Ko
在观众雷鸣般的掌声中,钢琴家 George Ko 率先登场。他向观众介绍了个人从艺经历、演奏特点与表演曲目,其轻松诙谐与注重互动的舞台风格,一下吸引了全场注意力。
George为大家带来了电影《E.T.》飞行主旋律、迪斯尼电影经典配乐等本地观众耳熟能详的曲目以及《Nomad in the Sky》、《Avatar》等原创作品。行云流水的弹奏,充满想象力与表现力的呈现,让观众赞叹不已。George在每首曲目演奏前,都会结合自身经历进行讲解,让观众在笑声中加深对乐曲的理解,收获音乐背后的文化知识。
何彬美妙的笛声让人仿佛徜徉于江南水乡,Photo credit Sarah Ko
葫芦丝独特的魅力被何彬完美诠释,Photo credit Renee Lei
民乐演奏家 何彬 手持古乐器“埙”登场,他先为大家介绍了这一具有上千年历史的中国吹奏乐器,并表演了原创作品《Five Thousand Years》,古朴悠长的曲调仿佛一瞬之间就把观众拉回到到神秘的往昔。
何彬接着又分别展示了中国乐器长短笛,并结合西方笛类乐器的特点,为观众讲解中国竹笛的异同。他所带来的《姑苏行》,优雅清新;《荫中鸟》,惟妙惟肖,令观众大呼过瘾,叹为观止。而葫芦丝名曲《竹林深处》,则在何彬风趣的讲解与生动的演绎下,让观众沉浸在中国傣寨的独特风情中。
箫与钢琴的和鸣,Photo credit Renee Lei
当二位艺术家同时出场时,“艺汇东西”最具特点的合奏环节正式开始。George与何彬首先展示钢琴与竹笛合奏版英国民歌《Danny Boy》、百老汇歌剧名曲《Memory》——熟悉的旋律在东西乐器的共同演绎下,催化出别样融合韵味,令在场观众连连称奇。
为让观众更好理解之后三首中国音乐经典——《京调》、《梁祝》、《扬鞭催马运粮忙》,George与何彬一起,向大家娓娓道来中国戏曲文化、中国版《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与马背运粮习俗等背景知识,激起了观众对这些曲目的浓厚兴趣。在大家凝神静听中,戏场的热闹、化蝶的凄美、扬鞭的轻快,通过钢琴与竹笛珠联璧合的合奏,仿佛从远方走来,让观众宛如身临其境。三曲终了,全场掌声雷动,纷纷为艺汇东西的独特魅力所折服。
在最后的问答环节,两位艺术家饶有兴致地回答了观众关于中国吹奏乐器与西方及日本类似乐器的区别、华裔下一代美育教育、音乐兴趣与职业发展关系等一系列问题。艺术家风趣幽默又不失智慧的回答,让观众在收获音乐享受的同时也对艺术有了更深层次的思索。
两位艺术家讲解曲目背后的文化知识
观众提问热情高涨,Photo credit Renee Lei
不知不觉中,一个半小时的活动进入尾声。在观众热烈的欢呼与掌声中,第二期“艺汇东西”圆满落幕。让我们共同期待未来有更多优秀的东西方音乐交融项目,让不同风格与传统的音乐艺术在合作交流中,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两位艺术家舞台合影,Photo credit Renee Lei
相关报道与链接:
Copyright@since2016 chinesenewsus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