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7日 星期一
波點女王、藝術怪婆婆等多個標籤加身的草間彌生是現代藝術的一個代表性名字,她的創作包含了女權主義、極簡主義、超現實主義、原生藝術、波普藝術和抽象表現主義藝術等。然而草間彌生對自己的描述,則是一位“精神病藝術家”。
草間彌生以其獨有的大膽的創作以及引發部分人不適的密集展示方式樹立了強烈的個人風格,其作品中超乎想像力的“斑點”系列設計以及將光、影與空間完美結合的“無限鏡屋”裝置更是大受歡迎,展覽所到之處無不呼風喚雨,吸引數以十萬計的觀展者慕名而來。
2015年草間彌生於紐約David Zwirner畫廊舉辦的作品展,引發紐約客觀展狂潮。寒冬12月的嚴寒天氣中,藝術愛好者們為了一睹夢幻鏡屋真容雪中排隊數小時。時隔兩年草間彌生大型個展重回紐約,兩個全新的“無限鏡屋”(Infinity Mirror Rooms)與參觀者見面同時還有其具有代表性的繪畫以及雕塑作品悉數亮相紐約。
4日迎來開展首個週末,位於切爾西藝術區的畫廊門前早早就排起了百米的長龍。從19街一路排到11大道的轉角。根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展覽開放首日便有數百民眾到場參觀,預計每日接待超過2000名參觀者。畫廊派出多名工作人員維持隊伍順序以及安排到訪者進行參觀,期間展覽免費而熱門的“無限鏡屋”裝置民眾僅有45秒進行參觀和拍攝。
畫廊門前的百米長龍中,有著眾多年輕的華人面孔。其中有的呼朋引伴一同前來欣賞藝術,也有隻身一身前來安靜用心感受。在紐約時裝學院就讀服裝設計的林歷陵與三名好友相約而來,已經等待了一個多小時的她們依然活力充沛。
“兩年前我初到紐約時第一次有機會看了無限鏡屋,被裝置的設計與展示方式所震撼。隨後學習設計的我也將自己當時的感受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藝術上創意又大膽的人。今天帶學妹一起來,希望她們也可以通過展覽有自己的收穫。” 林歷陵說。
華人藝術愛好者陳小姐一早就從布碌崙前來,從展館走出的她臉上掛著開心的笑容。 “儘管等待之時時間是漫長的,觀展的時間也只有兩個短短的45秒。但是走進鏡屋的瞬間帶來感官的震撼,讓所有的等待都變得值得。” 陳小姐說。
本次展出的兩個“無限鏡屋”,一個是能夠置身其中的玻璃房間裡,鏡面小球從屋頂與地板延伸開來,結合燈光與鏡面,呈現出令人目眩的萬花筒般效果。而另一個無限鏡屋,需要通過小孔觀看,從兩個疊加的小孔中望入,閃爍的燈泡與鏡面映像交織,將會有奇幻的視覺效果呈現。點亮的燈光,彷彿墜入無盡的宇宙星空,和藝術家一起通過藝術感悟人生哲理。
Copyright@since2016 chinesenewsus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