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美新社! 請登錄 註冊

美新社

陳玲華廣告

首页 > 今日焦點 > 即時

出走躲學債 美學生信用風險高

發佈時間:2018年11月01日 14:26 來源:中國日報 评论:0條 點擊:3054次
學士帽上寫著「學貸遊戲,利息將至」。

 


(綜合三十一日電)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報導,社羣平臺上關於因學債高企,被迫遠走他國的經驗分享文章越來越多。許多人認爲在其他國家的生活水準,遠好過留在美國揹債,因此打包前往中國、日本,甚至動盪的烏克蘭或印度村落。不過一旦返國,債務只會更多。
過去10年,美國學生累計未還的債務增加了兩倍,2022年將到達兩兆(美元、下同);預計2023年,四成借款人宣告無力償付。學士學位畢業者平均負債三萬元,較1990年代的1.6萬元多近乎一倍。學士學歷者於職場可獲得的薪資成長,大多被通貨膨脹所抵銷,導致過去幾十年,青年的實質收入幾乎沒有成長。
29歲的哈格(Chad Haag)有哲學學士和文學碩士學位,畢業時負債兩萬元,每月薪資還貸款後就沒什麼生活費,後來他選擇去印度叢林裏的村落。適應新的國家和生活方式並不容易,沒有廁所、食物容易腐壞,「但由於我有學貸,我在第三世界的生活水準比在美國還高。」
在日本千葉縣教英文的威廉絲(Katrina Williams),2013年自南阿拉巴馬大學畢業後,每月要償還學債700元,即使身兼三份工作、與母親同住,仍無法負擔醫療保險。現在,她在日本有自己的居所,不用每週工作七天,不過由於文化隔閡,仍無法在當地建立人際社羣。
這些離鄉背井的逃避方式,未能抹去信用風險。當他們返回美國時,貸款金額複利成長,加上遲繳罰金,負債只會更多;若債權人(即教育部)進行背景審查,可能將從他們的社會福利津貼中扣除高達15%的費用以還債,在美國的工作所得也可能被扣。2017年,教育部從學貸借款人的薪資中收扣逾6億元。
美國州立大學協會聯邦關係處主任納西里安(Barmak Nassirian)建議,借款人應向當局諮詢,根據實際收入,申請最合適的還款計劃;有些還款計劃在必要時能給予借款人暫時豁免。



發表評論 已有0 條評論

  • *用户名:
  • *我的態度:
  • *驗證碼:
    驗證碼
国泰银行寶爾博物館上海灘餐廳張青會計師事務所DSC美芝秀郝琦聯合律師事務所
鄭博仁律師事務所美國奧淇國際金融華埠服務中心凱悅大酒樓銀泰珠寶華興保險權威保險

Copyright@since2016 chinesenewsus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