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7日 星期一
【美新社訊】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駐美國代表處、中檢北美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中美農業食品貿易論壇』於10月25日在洛杉磯亞太棕櫚大酒店舉行。
活動邀請中美兩國政府官員,包括中國海關和美國FDA 官員和商業部代表。從專業的角度,以及中美兩國農產品、進出口貿易法律、法規等標準方面,與貿易商們舉行講座,旨在希望幫助因中美貿易摩擦受影響的企業,走出目前的困境,走向更好的未來。
中國駐洛杉磯總領館商務參贊劉海彥、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國國際商會駐美國代表處總代表趙振格、中國檢驗認證集團北美有限公司農食部總經理李飛、美國肉類出口協會對外關係經理徐敏、美國FDA官員Brian Ravitch、Dan Solis…….等與各界代表數百餘人參加了當天的活動。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CCPIT)駐美國代表處總代表趙振格表示,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CCPIT)是宣傳和推動中美雙邊貿易、雙向投資的促進組織,也為中美企業提供知識產權、專利商標、商業法律,諮詢認證,調解仲裁等商務專業服務。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CCPIT)駐美國代表處也幾經走過30個年頭,在過去幾年中,也在一個華盛頓辦事處的基礎上,增加了紐約和內華達州辦事處。在未來,將進一步拓展網絡,增強在美國的服務覆蓋。
在過去的30-40年時間內,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CCPIT)著眼於發展中美兩國間的經濟貿易、雙邊投資等業務和雙邊關係。在未來,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CCPIT)將把工作重心轉移到兩國農產品貿易和投資。2017年中國對美國大豆等產品的需求放緩,但美國出口農產品價值仍超過223億,較2016年僅有29億美元的下降。
眾所周知,“貿易戰”會讓兩敗俱傷,不僅傷害了兩國的消費者、供應商的利益、美國農場業主們也已經感到了壓力,所以中美兩國的相關業者則致力於雙方的溝通、協商,期望獲得改觀。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CCPIT)在中國有16萬來自各行各業的會員,許多都有意願與美國同行交流與合作。同時,在未來5年中國將實現更加開放的市場,其中農業產品也是重要的發展領域。未來5年中國將從世界各地進口10萬億美元的商品,如果美國的商家因為 “貿易戰” 而出局的話,將會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商家填補空缺。中國市場巨大,中國商家需要穩定可靠的供應商,中國商家和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CCPIT)農業部也在尋求更多的中美農業交流合作平台和機會。
趙振格表示,在當前中美貿易摩擦的形勢下,希望藉舉行『中美農業食品貿易論壇』,聯合中美兩國工商界、貿易商、批發商、投資商等,共同推動和探討,找到解決貿易摩擦的辦法。在中美貿易摩擦的情勢下,中美兩國的工商界無論是投資或貿易對進一步擴大、合作的願望還是很強烈的。但是,貿易摩擦對他們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從服務企業及開展互利合作的角度來講,大家希望搭建一個平台,共同探討在貿易戰的形勢下,如何推動中美兩國政府在各層面來開展對話、交流或者談判,因此舉辦了本次『中美農業食品貿易論壇』。
趙振格介紹,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作為中國最大的貿易投資促進機構,有超過十六萬家會員企業,分佈在中國各省、市。在美國三十多年來,一直致力於通過雙向的貿易投資和商業法律服務推動兩國工商界開展合作交流。搭建這樣一個平台,也希望兩國工商界通過對話交流,求同存異,讓中美兩國政府盡快找到解決貿易摩擦的辦法。
中國檢驗認證集團北美公司(CCIC North America)主席和CEO 姚进的代表Rena表示,中美經貿關係正處在一個關鍵的歷史節點。為了繼續推進兩國間連續的經貿往來,特別是農業食品的進出口,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CCPIT)、中國檢驗認證集團北美公司(CCIC North America)、和農業貿易服務中心(Agriculture Trade Service Center)聯合舉行此次論壇活動。
中國檢驗認證集團北美公司(CCIC North America)希望通過提供貿易投資政策、營商環境、行業趨勢等信息,以及諮詢,調解,仲裁,認證,知識產權代理等專業服務,從而為中美兩國搭建橋樑、促進經貿往來發揮積極作用。
希望通過貿易論壇,可以讓中美兩國的相關業者聚首,共同認識兩國間農業食品貿易的重要性,共同重視其中的食品安全問題。論壇活動上,來自中美兩國的政府官員、機構代表將講述各自國家的相關農業和食品的法律和制度。希望大家彼此學習,取長補短,增加人脈,並獲得豐厚的收穫。
中國駐洛杉磯總領館商務參贊劉海彥表示,中美之間的貿易統計數據顯示:自1979年以來,中美雙邊貿易增長迅猛。2017年的數據水平是四十年前的230倍,總價值7000億美元,雙邊的投資總額則是230億美元。農業食品貿易是中美貿易關係中較早開始的領域,並且增長顯著。中國是美國農業出口的第一大目的國,2001-2016年間的中美農業貿易年增長率則超過13%,在過去的5年中,年增長率則介於15-17%。
據中方統計,2017年中美農業貿易總額達到318億美元。其中中國進口美國農產品約240億美元,中國出口美國農產品約70億美元。據美方統計,2017年中國是美國第二大農產品輸出國,佔美國全部出口農產品的44%。中國是美國大豆最大的進口國,美國出口的大豆75%去往中國,平均下來,每個美國農場人口向中國出口超過12000美元農產品。
中美雙方都從雙邊貿易中獲得利益。在長遠看來,中美建交近40年,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是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中美兩國間的農產品貿易本應有寬廣的前景。
中國進入新的一輪建設與發展,國內需求持續增加,對外來產品的需求顯著。從2018年起,中國將每年舉行『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11月5 -- 11月10日』,這是中國政府繼續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的體現,也將有力地推動中國進口商品的增長。來自130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2000家廠商,將參加首屆盛會。同時應眾多請求,『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也已經開放提前註冊。
劉海彥表示,當前美國政府指責中美貿易中“中國獲得巨大的貿易順差,是對美國的不公,美國是受害者”的說法是錯誤的,原因有:
1) 中美貿易中,貨物貿易是組成部分,但同時不能忽略服務貿易,需要全面的眼光來看中美貿易問題。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數據,在貨物貿易上,美國對中國有3750億的逆差,但在服務貿易上,美國對中國則有3300億的順差,兩者抵消的話,美國對中國的整體貿易逆差則只有450億左右。
2) 美國從與中國的貿易中獲得利益。根據華盛頓的研究組織數據,在2015年,美國對中國出口和中美雙邊投資為美國經濟的增長貢獻了1.2%,為美國提供了260萬工作機會,並幫助美國家庭平均節省了850美元。
當前美國政府指責“中國政府強迫美國公司向中國公司提供、轉讓高新技術”的說法也是錯誤的,原因有:
1) 在中國,沒有一項明文法律要求外國企業向中國企業提供、轉讓高新技術。相反的,中國有法律明文規定:政府不能強迫外國企業向中國企業提供和轉讓高新科技。目前在技術上的交流與合作,都是企業間平等和自願的前提下進行。
2) 對於這項指責,中國政府一直要求美方提供真實可靠的證據,但是至今美方沒有。
“金秋十月”本該是個收穫的季節,但是目前中美貿易的摩擦卻讓中美雙方同時受害。根據加州農業部統計,中國是加州開心果第一大進口國,是加州杏仁的第二大進口國,同時中國對兩個產品的需求不斷上揚。加州紅酒在中國也是暢銷產品。但是現在,紅酒、開心果、杏仁等農產品向中國出口時,需要支付額外的關稅,其中單是加州杏仁就損失了9億美元。
在美國各州中,加州與中國有著最牢固的經貿往來與聯繫,30%的農業貿易和10%的出口與中國有關。洛杉磯市的國際遊客中,中國遊客比例超過一半,中國與加州的貿易往來,也為加州貢獻了20萬新增的工作機會。
在中美貿易摩擦中,中國表現了誠信和耐心,並且提出有建設性的提議,在2018年5月甚至與美國政府共同發布聲明,將停止貿易戰。但是不幸的是,這場“害人的貿易戰”仍在繼續。
中國政府的立場明確:中方不希望打“貿易戰”,但絕不害怕“貿易戰”,中國有信心,有能力應對任何挑戰。希望美國政府以誠信和成熟的態度,回到談判桌前,通過對話溝通解決問題。同時也希望與會的朋友們,能夠幫助說服華盛頓,真正理解問題的所在,共同解決問題。
中國檢驗認證集團北美有限公司農食部總經理李飛介紹,本次論壇主要目的是為了讓中美兩國貿易商,包括進出口商和供應商等更好地了解中美貿易之間的規則。尤其是目前中美貿易之間處於緊張階段,很多貿易商的業務都受到影響。希望這個活動,能夠給各位貿易商帶來更好的途徑,幫助大家能夠把業務開展下去。同時也讓大家更好地遵循兩國貿易之間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能夠更順利的把產品賣到市場。
李飛表示,美國出口到中國的產品於2011年由中國國家出台新的“食品安全法”,並於2014年正式開始實施。美國也於2011年出台新的“食品安全法”,並與2015年開始正式實施。這些規定都是對貿易商的產品有更高的要求和標準。2019年1月1日,中國新的電商發即將發布,新的電商法出台後,對中國網購的購貨商將是新的規定和規則。所以不管做網購或者物流、電商等行業的人士,需要遵循新的食品安全法。希望大家時刻關注中美兩國之間政府頒發的新的食品安全法規,更好的了解內容及規定。否則如遇麻煩,會直接給商家帶來經濟損失。如果希望詳細了解中國食品安全法及電商法的商家,可以直接登錄中國商業部或者中國海關網站等官方網站找到,如果還有任何細節問題的話,可以登錄中國檢驗認證集團北美有限公司網站www.ccicna.com 了解詳細情況。
美國肉類出口協會對外關係經理徐敏表示,美國對中國出口的牛肉開放是去年六月份剛開始,豬肉已經開放多年,今年不幸碰到了中美貿易上的糾紛,受到了不少影響。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1-8月出口總量下降27%(按重量計)和26%(按價值計)。其中豬主要部位肉影響最大,據每週出口統計,豬重要部位肉1-9月底出口下降57%。牛肉的出口量是去年估測量的40%左右。希望這樣的現象只是暫時的,中美雙方的領導一定會找到一個更好的解決方式,讓兩國之間的貿易能夠正常繼續下去。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官員Brian Ravitch作為主講嘉賓,就『海外供應商認證計劃』為來賓進行探討及演講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Dan Solis為大家介紹往美國進口外國商品時的流程與聯繫方式
Copyright@since2016 chinesenewsus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