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中文網綜合報道 27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到珍珠港,悼念二戰中被日軍偷襲時喪生的美軍。
在總統奧巴馬陪同下,安倍到被日軍擊沉的亞裏桑那號改建而成的戰爭紀念館,獻上花圈,又將花瓣拋落海,
全程約5分鐘後離開。兩人之前在美國太平洋司令部總部會唔,是奧巴馬任內兩人最後一次首腦會談。這趟象徵之行,再度顯示日美鞏固雙方關係。不過,日方先前強調安倍此行是要強調堅強的美日同盟關係,不會為偷襲珍珠港道歉。
據環球時報報道 這將是二戰後美日首腦首次共同憑吊珍珠港。27日,安倍已經先期向夏威夷太平洋國家紀念公墓以及“愛媛丸”號事件中的死難者慰靈獻花。安倍此行受到日本媒體的持續關注和追捧,“不戰的決心”“和解的價值”成為報道的關鍵詞。但很多人並不打算買這位首相的賬,夏威夷州官員德比特説:“安倍首相訪問珍珠港讓我受到刺激。”
奧巴馬與安倍在美國海軍亞利桑那號戰列艦紀念館
英國 《金融時報》説,安倍訪問珍珠港是一個“掩蓋鷹派意圖的鴿派行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7日表示,不管怎麼作姿態,怎麼作秀,只有真誠的反思才是實現和解的鑰匙,沒有中國等亞洲受害國的和解,日本歷史這一頁翻不過去。
日本政治評論家伊藤淳夫認為,珍珠港是紮在美國脖子上的一根刺,廣島是紮在日本脖子上的一根刺。日美首腦通過互訪上述兩個敏感之地,想要把戰後一個階段“畫上句號”。但是,日本不僅和美國存在戰後歷史問題,還和其他國家存在同樣的戰後歷史問題。因此,日本想要為戰後畫句號,並不容易。
《華爾街日報》27日稱,訪問珍珠港既是安倍向奧巴馬告別,也是向當選總統川普喊話。安倍訪問珍珠港展現出來的“精明政治”還在於,他知道需要美國限制中國。在川普發現亞洲盟友不太可靠後,日本在亞太的作用會增加。樸槿惠之後的南韓新總統可能是極左派,澳大利亞已經退出南海自由巡航,遠美親中的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不可預期——因此安倍肯定會向美國強調,日本依舊是可以信賴的盟友。
《華盛頓郵報》稱,當奧巴馬和安倍在夏威夷向死難者致敬時,籠罩他們的地緣政治背景是川普在大選期間苛刻的外交政策表態,從質疑美國在日駐軍、威脅撤走核保護傘到退出TPP協定。安倍還擔心,川普親近台灣會讓大陸在應對臺海和中美關係問題時把日本也捲入。美國外交關係協會日本問題專家茜拉•史密斯認為,川普帶來的不確定性依然是日本面臨的最大挑戰,接下來就要看安倍如何緊緊地擁抱川普,讓川普相信日本是好盟友。
在宣傳安倍此訪的和平意義上,日媒花了不少力氣。共同社27日報道稱,就在奧巴馬和安倍即將訪問的亞利桑那紀念館內,展出著日本核爆受害者捐贈的象徵和平的紙鶴。《東京新聞》當天刊文回顧當年美國國會內唯一反對對日開戰的女議員珍妮特·蘭金:在日本偷襲珍珠港的第二天,美國會以壓倒多數通過對日宣戰通告,只有她強烈反對,稱“作為女性的我不想走向戰爭,拒絕將任何人送往戰場”,報道稱讚這位女議員在被嚴重孤立的情況下仍畢生追求和平事業,為後人留下寶貴政治遺産。
不過,好戰的日本軍國主義分子似乎並沒受到和平的感召,有人還借安倍訪問之機提出荒唐要求。據《産經新聞》報道,舊日本軍第二航空戰隊司令官山口多聞靈位被供奉在靖國神社,他的三兒子山口宗敏提出希望“下次日美首腦共同參拜靖國神社”。他説:“在珍珠港慰靈是可以的,但珍珠港沒有英靈之魂。真心希望(日美)兩國首腦也能前往靖國神社。父親也會那樣想的。”
此前據中新網報道,據了解,當地時間26日晚,安倍啟程之前向媒體記者表示,“不能重蹈戰爭災難的覆轍。希望與奧巴馬總統一同向世界傳遞這一面向未來的願望、誓言以及和解的價值。”這是日美首腦首次赴珍珠港祭奠死難者,或成為歷史性的一次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