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美新社! 請登錄 註冊

美新社

陳玲華廣告

首页 > 今日焦點 > 即時

激進投資集團怒懟扎克伯格:沒能力就下台

發佈時間:2018年04月10日 14:11 來源:美新社 评论:0條 點擊:4211次

比“至暗時刻”更黑暗?激進投資集團怒懟扎克伯格:沒能力就下台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 蔡鼎 每經編輯 余冬梅

  據美國財經媒體The Verge報導,隨着Facebook數據泄漏事件愈演愈烈,Facebook的公司治理制度也遭到了來自投資人的強烈不滿。日前,一家名為Open MIC的激進投資集團在一份聲明中,公開呼籲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辭去在Facebook的所有職務,理由是扎克伯格到衆議院能源和商業委員會作證時毫不負責任。

  “扎克伯格的准備證詞內容證明了一個簡單事實:他並不理解如何領導一個大型、全球化的上市公司。” Open MIC首席執行官邁克爾·康納(Michael Connor)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他在Facebook擔任兩個職務——首席執行官和董事會主席,目前是時候讓他辭去至少其中一個職務了。”

  “Facebook早就該把公司CEO和董事長的角色分開了,”康納繼續说道。“扎克伯格應該辭職或被解雇。”

  紐約養老基金呼籲獨立董事會主席取代扎克伯格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雖然Open MIC已不再持有任何Facebook的股份,但作為公司和股東協調人的角色,該組織曾多次聯合Facebook的投資人群體,要求Facebook承擔更多的管理責任。今年早些時候,Open MIC協調了一名Facebook股東對2016年美國大選干預等報告的請求,以及一個建立Facebook風險監督委員會的單獨請求。

  而更令Facebook頭疼的是,Open MIC並非唯一一家給扎克伯格施壓的集團。上周,紐約市審計長斯科特·斯金格(Scott Stringer)代表紐約市養老基金呼籲Facebook對董事會結構做出類似Open MIC所要求的改變。該基金是Facebook的重要投資者,持有Facebook價值近9億美元的股票。

  斯金格指出,近期Facebook股價的連續下跌是由於公司看似不負責任的一些行為所致。自最近數據泄露醜聞事件曝光以來,Facebook股價已經累計下跌了15%。“我們認為Facebook的董事會需要更多監督,” 斯金格说道。“Facebook需要有一個獨立的董事會主席。”此外,斯金格還在一封信中敦促Facebook增加三名新的獨立董事。

  上周末,《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的一篇社論也呼籲扎克伯格辭去Facebook的職務。

  不過,除非扎克伯格迫於壓力自己主動辭任Facebook的職務,否則不可能通過董事會投票的方式讓他離職。去年,曾有一份改變目前Facebook A、B股結構的動議,以限制扎克伯格的投票權,但該動議最終遭到否決。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檔案顯示,扎克伯格目前持有77%的Facebook B類股票,根據Facebook的多層股票結構,每一股A類股票擁有一票投票權,每一股B類股票擁有10票投票權,據此計算,加上其他委託投票權,扎克伯格對Facebook擁有的投票權達到59.7%,佔據絶對多數。

  然而,面對外界的呼聲,扎克伯格並沒有辭職的想法。他在接受《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採訪時表示,並沒有考慮辭職,因為他“非常有信心,並能夠解決Facebook面臨的困境”。

  扎克伯格本周將前往國會作證

  幾個月來,扎克伯格一直將2016年的美國大選描述為他自己和Facebook的一個轉折點。

  當地時間上周五,扎克伯格接受《大西洋月刊》採訪時表示,用戶數據、假新聞、俄羅斯對Facebook的操控等事件引發的一系列醜聞,導致Facebook對“我們如何看待自己的責任有了根本上的轉變”。而如今,扎克伯格正試圖改變Facebook,並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接受公衆的審查。他表示,未來Facebook的一個大“主題”將是獲得“獨立的專業知識,以及評估我們所做工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其實除了Open MIC之外,當地時間4月4日,在與記者的電話會議上,扎克伯格就被問到“公司董事會是否討論了他辭去Facebook董事會主席”的問題。而扎克伯格本人對此的回答是,“我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此前,Facebook發表聲明说,諮詢公司劍橋分析從8700萬名用戶那裏收集了Facebook的不當數據。

  但對於投資者,甚至是立法者來说,最值得關注的是扎克伯格本周將首次前往國會,為Facebook最近的醜聞提供證詞——他將面對的現實是,公司治理是一個值得深入探索的複雜問題。由於Facebook面臨着巨大危機,扎克伯格也擁有公司的控制權,並同時兼任CEO和董事會主席職務,這不禁讓投資者對Facebook董事會的獨立性提出了質疑,因為其他股東實際上擁有很少的權力。

  其實,有時公司董事會會在CEO被任命為董事會主席之前就進行人為干預。例如,去年,美國聯合航空一名乘客被工作人員強行從客機上拉下,原本向美聯航CEO奧斯卡·穆尼奧斯(Oscar Munoz )承諾的董事會主席職位也就因此泡湯了。

  管理諮詢公司Value Edge Advisors的副主席內爾?米諾(Nell Minow)上周四表示,將公司的CEO和董事會主席這“兩個職位分離以達到‘平息’股東”目的的想法始於20世紀80年代,但“除非公司發生重大事故,否則將這兩個職位分離几乎不可能”。



發表評論 已有0 條評論

  • *用户名:
  • *我的態度:
  • *驗證碼:
    驗證碼
国泰银行寶爾博物館上海灘餐廳張青會計師事務所DSC美芝秀郝琦聯合律師事務所
鄭博仁律師事務所美國奧淇國際金融華埠服務中心凱悅大酒樓銀泰珠寶華興保險權威保險

Copyright@since2016 chinesenewsus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