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美新社! 請登錄 註冊

美新社

陳玲華廣告

首页 > 今日焦點 > 即時

特朗普政府拿出殺手鐧 中美貿易戰迫在眉睫

發佈時間:2018年04月09日 14:38 來源:中國經營報 评论:0條 點擊:4072次

原標題:中美貿易戰迫在眉睫  

  先是祭出鋼鐵重稅在全球探路,再是清理團隊中對華政策的不同聲音,最終,特朗普政府拿出了自己的殺手鐧。

  北京時間3月23日凌晨,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將對中國價值高達5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165億元)的商品徵收懲罸性關稅,同時實施投資限制。

  資深貿易律師、北京高朋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張毅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此動議一旦實施,將成為現代歷史上美國總統針對中國啟動的最大手筆的貿易戰。”

  作為反制,3月23日早間,中國商務部發布了針對美國進口鋼鐵和鋁産品232措施的中止減讓産品清單並徵求公衆意見,該清單包含7類、128個稅項産品,涉及美對華約30億美元出口。

  顯然,在這樣的局勢之下,即使反應最遲鈍的企業,也已經聞到了貿易戰的硝煙。不過,張毅告訴記者:“這並不意味着貿易戰正式打響。因為按照美國法律,在特朗普政策正式實施之前,還有60天的徵求意見的時間,而中國的反制清單明顯也是處在徵求意見的階段。現在只能说是雙方子彈已經裝好,還得等司令員下達扣響扳機的命令。”

  “而這60天,恰恰是中美進行談判的關鍵時期,結果也可能是小規模的局部的貿易衝突,這將取決於雙方各自的籌碼。”張毅表示。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中美這場貿易戰絶非孤立事件,而是中美全面博弈的開始。此前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袁鵬就撰文表示:“兩國從以往的‘(一)超(多)強’關係變為‘老大老二’關係,形成戰略競爭格局也就在所難免,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現實,也是難以迴避的歷史基本規律。”

  貿易戰迫在眉睫只有60天緩衝期

  來看一下中美的貿易格局:

  2017年中國對美國出口為2.91萬億元人民幣,中國出口總額為15.33萬億元人民幣,GDP為82.71萬億元人民幣,對美國出口占中國出口總額的18.9%,對美國出口占GDP比值為3.5%。

  2017年美國對中國出口為1304億美元,美國出口總額為23293億美元,GDP為19.55萬億美元,對中國出口占美國出口總額的5.6%,對中國出口占GDP比值為0.667%。

  簡單對比不難看出,2017年中國對美貿易順差為1.87萬億元(約合2780億美元)。而且貿易戰一旦開打,中國所受到的直接損失將遠遠高於美國。這也就是為什麼提出貿易逆差必須解決的背景,按特朗普的估計,來自中國的競爭在短期內影響了美國大約6萬個工廠。

  不過,天風證券研究所的研究顯示,在中美貿易戰中,美國所受的損失除了直接損失之外,還會包括在華投資的跨國公司損失,以及基於中國出口的零部件産品導致的美國本國生産成本提高,以及消費成本的提高等等,算下來總損失應該不會低於中國。

  根據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測算,即使發生短暫的貿易戰,美國私營領域也將失去130萬個工作崗位,占私營領域總工作人數的1%。牛津經濟學智庫也表示:“如果特朗普針對6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25%的關稅的話,中國經濟增長率今年可能下降0.1個百分點,但美國經濟自身受到的傷害則要更大,可謂‘傷敵八百,自損一千’。”

  在這種情況下,雙方能否坐下來談判將顯得至為重要。張毅告訴記者:“按照美國的法律,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的辦公室將在15天內公佈針對的商品清單,隨后將有30天的公示時間,由美國商界及相關代表發表意見,最終財政部要實施征稅方案,最快也要在60天之后。”

  目前,《紐約時報》報導了從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流露出的部分商品清單,其中包括鞋、衣服等輕工紡織産品、高科技産品以及中國的高鐵等100項1300種商品。而這些商品清單更多地來自於去年8月美對華啟動的301調查。

  事實上,早在今年3月9日,美國就已根據232措施針對進口中國的鋼鐵和鋁産品分別徵收25%和10%的關稅,這還不包括美國商務部宣佈的“對中國鋁箔産品廠商徵收48.64%至106.09%的反傾銷稅,以及17.14%至80.97%的反補貼稅”。

  在張毅看來:“無論是232措施,還是301條款,都是根據美國本國法律做出的決定,在本質上是違反WTO原則的,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有兩種應對方式:其一,直接反制;其二,向WTO申訴。從當前情況來看,直接反制的效率更高。”

  “對於可能受到影響的企業來说,他們應該盡可能尋找渠道發出自己的反對聲音,一方面通過美國客戶、關聯公司、進口商向美國當局表達意見,另一方面也尋求中國商務部門對對方相關産業的壓制和制裁。通過這種施壓,盡可能地把本企業的産品從清單中拿下。”張毅建議说。

  對301和中美智慧財產權問題有深入研究的黃賢濤博士也告訴記者:“從中美歷史上的貿易紛爭來看,‘301調查’一直把中國列為‘重點國家’或‘重點觀察國家’名單,中國企業一直是‘337調查’的重點,但現在美國很難像上世紀90年代那樣以智慧財產權爭端的名義大搞貿易戰了,因為美國不再是‘叢林之王’,中國的智慧財產權環境也今非昔比,在這場戰爭中,美國將不再具有絶對優勢。”

  的確,在上世紀90年代,中美智慧財產權糾紛不斷、烽煙迭起、貿易戰一觸即發,先后進行了1989、1991、1994、1996年四次中美智慧財產權談判。隨着中國加入WTO,中美政府間智慧財產權衝突趨於緩和,但仍紛爭不斷。在很長一段時間,中國一直處於劣勢。

  但是,從2011年開始,中國成為了專利申請第一大國,現在中國國內專利申請量已經超過美歐日韓總和,年度發明專利申請量和發明專利擁有量雙雙過百萬件;商標注冊量已經連續多年居世界第一,版權産業增加值占DGP比重高達7.33%。在國際上,2017年我國PCT國際專利申請量排名第二,馬德里國際商標注冊申請量排名第三。

  在黃賢濤看來,伴隨中國正在從智慧財產權大國向智慧財產權強國轉變,美國的“叢林之王”地位正在不保。以區塊鏈的全球專利申請為例,中國在這一領域的專利申請已經大大超過了美國。這也正是美國從國家戰略上警惕的根本所在,這次大規模的貿易懲罸清單,無非是想在中國的高速發展上扼住最關鍵的技術創新和産業轉型升級的咽喉。

  背后是中美全面博弈

  顯然,美國對華政策是一個組合拳,遠非貿易戰那麼簡單。

  對於此前的鋼鐵重稅政策,有分析人士就指出:“美國對鋼鐵和鋁進口徵收重稅雖然是面向全球,但是很多國家,包括加拿大、墨西哥、日本、澳大利亞和韓國都獲得了豁免,歐盟也在就豁免問題與美談判,所以,最終這項政策指向的只有中國。”

  雖然有人認為中國對美鋼鐵出口在前十名以外,但更嚴重的問題是它影響到了其他國家對中國的鋼鐵採購。“殊不知許多第三國在採購中國的鋼鐵后會再將製成品出口到美國,中國鋼鐵通過‘轉運’的方式到達美國,實際數量和份額遠超表面的統計數據。”分析人士表示。

  有消息顯示,加拿大就正在採取措施,在獲得美國鋼鐵重稅豁免后也將相應提高本國鋼鐵進口關稅,以避免他國鋼鐵利用加拿大鋼鐵豁免稅通道將鋼鐵傾銷到美國。顯然,這正是美國在全球孤立中國的政策之一。

  衆所周知,貿易戰背后往往關係的是貨幣戰爭,特朗普希望藉此提高關稅逼迫人民幣升值或高端製造業迴流,不僅如此,本次貿易戰鎖定在智慧財產權領域,突顯了中美雙方在技術創新上的博弈。

  袁鵬就認為,中美之間的關係正在發生戰略性的變化,而雙方的博弈將變得更加複雜。

  鑫根智庫負責人曾強也告訴本報記者:“中美貿易戰的爆發使得中國像一個突然長大的孩子,戰鬥模式急需從二級升維到三級。因為傳統的二維的貿易競爭模式與中國未來發展完全不對稱,中國要從大國戰略走向強國戰略,需要從産業、地域、金融三個層次上發力,必須在智慧財產權、物權、金融、數字、創新平台等多個維度做好准備,而這恰好是‘金三極’戰略的核心和精髓。”

  值得注意的是,鑫根智庫此前曾就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出了“金三極”戰略,這是一個由全球區域“金三極”、産業“金三極”及金融“金三極”三個板塊的“金三極”構成的立體戰略。其核心價值是立足世界先進主流經濟體,深化高科技的創新引進和運用,打造中國未來金融和産業的制高點,力爭在國際舞台和世界市場上爭取更大的話語權和主導力,助推中國從大國走向強國。

  “中國對美的戰略一定要發生變化,維度升級不可避免。”曾強告訴記者。



發表評論 已有0 條評論

  • *用户名:
  • *我的態度:
  • *驗證碼:
    驗證碼
国泰银行寶爾博物館上海灘餐廳張青會計師事務所DSC美芝秀郝琦聯合律師事務所
鄭博仁律師事務所美國奧淇國際金融華埠服務中心凱悅大酒樓銀泰珠寶華興保險權威保險

Copyright@since2016 chinesenewsus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