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7日 星期一
【美新社:楊憬、劉驍宗聯合報導】馬英九應南加大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C) 及美國智庫太平洋國際政策理事會Pacific Council on International Policy之邀,於11月4日抵達洛杉磯,受到當地兩岸三地僑胞熱情歡迎。在11月5日(星期日)晚上的歡迎晚宴上,來自兩岸三地各界僑胞近千人參加了歡迎晚宴,人氣爆棚。據了解,因為場地限制,所以只能接受千人參加,很多人買不到票,直呼遺憾。
雖然馬英九已經卸任,但是當天晚宴入場安檢仍然非常嚴格,所有入場來賓憑票入場,還需要經過安全門及全身掃描安檢。
馬英九在駐洛杉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夏季昌、副處長王秉慎、洛杉磯華僑文教中心主任翁桂堂等人的陪同下進入晚宴現場。
全場來賓看到馬英九頓時沸騰起來,把馬英九圍得水洩不通。馬英九在十多位保安的護送下,才入座。
羅省中華會館主席方傑洲致詞
羅省中華會館主席馬培道致詞
本次活動召集人高啟正致詞
駐洛杉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夏季昌致詞
促成本次活動的主要人士,企業家Tireco,INC公司董事長劉偉民致詞
馬英九首先用國語,接著又用粵語、客家話、閩南語、阿美族語五種方言向在座近千名僑胞問好。
他說,今天非常開心看到這麼多的好朋友與他一同歡度歡樂的時光,他先後來洛杉磯八次,今天是出席人數最多的一次。讓他非常感動的是,大家在他卸任之後,還一如既往地支持他。
自己卸任一年多來,所觀察的台灣現狀與來賓們分享。首當其衝的是經濟,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能源問題。台灣經濟是小而開發的經濟,受到國際經濟環境非常大的影響。在其任內的八年時間,出現了三次經濟、金融風暴,包括,1997年的金融海嘯,2012年的歐洲債務危機,2014年全球出口萎縮,可以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慶幸的是,台灣經濟的增長維持在每年2.9%的水平,高於全球經濟2.3%的平均增長率。
馬英九表示,最近台灣經濟相對景氣,台灣股市有超過100天維持在萬點以上,失業率維持在3.8%左右,預計今年的經濟增長在1.95-2%。台灣目前的金融環境,最有權威性的機構“工業總會”,則有比較負面的批評,小結為“五缺點六失誤”:五缺點:缺電、缺水、缺地、缺工、缺才;
六失誤:政府失能,社會失序,國會失職,經濟失調,世代失落,失去總目標。
現實殘酷,缺電這點不容置疑。馬英九認為是政策不當的問題。台灣新政府當政之後,把能源目標定在2025年達成“廢核”發電。但台灣的現狀則不容客觀。核一、核二,核三逐步除役,核四則封存,四家電廠(停止生產電能)的話,將會有近400億電的缺口。想用再生能源(太陽能、風能)來取代,可能性幾乎為零。
因為如果是太陽能的話,需要250平方公里的土地來鋪設太陽能,幾乎已經跟台北市面積相等。同時日照強度和時間有限,在陽光最充足的南部,每天也只有大約3個小時的時間,可以達到太陽能發電的效果。如果用風能發電的話,也有重重問題。用電最多的夏天時節六月-九月,風速達不到發電需要的每秒5米的要求。風力發電機因為低頻噪音,風扇眩光,或者影響風水的原因,而也引發民眾不滿。馬英九在入職前,接收了107架風力發電機,在任內則建造了327架。此時,陸地已經飽和,所以馬英九提倡屋頂架設太陽能電板,在近海海域內建找造風力發電機。但就算如此,也將難達成2025年預訂發電目標。綠能發電電價也昂貴,預計達到5-6元,遠遠輕鬆超過現在的2元一度電。
“廢核”發電意願好,但實施難。福島事件之後,日本、比利時、瑞士、德國都希望“廢核”,但現今,日本則恢復了三個核電發電;比利時與瑞士都因為沒有可替代能源而無限期推遲“廢核”;德國大量使用煤炭發電,結果減碳問題嚴重。
馬英九指出不反對“廢核”,但是需要遵循三個前提:第一,不限電 ;第二,維持合理電價;第三,達成對世界承諾的減碳指標。只有這樣,方能穩健地減核,逐步邁向“非核”家園。
馬英九在致詞中談到“九.二共識”與十九大後的兩岸關係。馬英九表示,在其任內,兩岸關係改善良好,達到媒體所稱的“66年來最穩定與和平狀態”。
但是,現在的兩岸關係,因為(台灣)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越來越惡化。台灣觀光業首當其衝收到影響。在其任內,台灣連續八年參加世界衛生組織(WHO)舉辦的世界衛生大會,而現在則不能夠參加。曾經受邀參加國際民航組織(ICAO)大會,2016年則沒有收到邀請。“邦交國” 聖多美普林西比,巴拿馬都斷交。巴拿馬總統還公開表示,聽說(兩岸)已經不再“外交休兵”,所以才與中國大陸建交。巴拿馬其實很早就想與中國大陸建交,但中國大陸表示會傷害到台灣方面的感受。當時任內希望兩岸關係的重要性超越外交關係,才能讓台灣有更多的生存空間,而現在則越走越窄。巴拿馬與台灣“建交”時間長達107年。在他看到巴拿馬與台灣“斷交”的消息時 ,心中是非常沉痛。中國大陸在巴拿馬的投資超過300億美金,辦事處都懸掛五星紅旗,規格跟大使館沒有兩樣,“建交與否”對巴拿馬來說,沒有什麼差別。但是一旦(與台灣“斷交”)去了就不會回頭。
馬英九希望今天(台灣)當局思考未來,認清“九.二共識”的重要性。首先,“九.二共識”不是國民黨與共產黨簽署的“九.二共識”,而是“中華民國”政府在1992年,通過當時李登輝總統主持會議所通過的關於“一個中國”的含義,向中國大陸提出這個建議。是台灣方面提出,大陸方面接受。內容就是,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但是兩岸對“一個中國”的含義不相同,可以用口頭聲明的方式,各自表達。這就是“九.二共識”。是“中華民國”政府委託海基會,大陸當局委託海協會,所通過的一個決議,對雙方都有約束力。是政治上的協議與契約,不能隨便違反,不能隨便終止。如果片面違反的話,兩岸就會失去互信。
更重要的是,胡錦濤(前任)主席在2008年馬英九當選“總統”之後第5天,暨3月26日,與美國小布什總統通電話時說,中國的立場是希望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與台灣回复對話。“九.二共識”就是雙方都承認一個中國,但是定義不同。胡錦濤(前任)主席是大陸方面第一位解釋“九.二共識”的中共領導人,並且簡單扼要。新華社還向全球發送了英文稿件(公佈於世)。
另一方面,當今的“蔡總統”在17年前在陸委會擔任主委時,第一次到立法院答詢,陳超明委員質詢當時的蔡主任委員對“九.二共識”是什麼樣的立場,蔡主任委員則表示是各自表達一個中國原則,換而言之就是“各表一中”。與“一中各表”基本是一樣的。所以當局真的應該好好思考一下(對“九.二共識”的態度)。
在十九大期間,習近平先生發表了三萬兩千字的報告,其中有八百字是針對台灣的。習近平先生沒有像有人預測的那樣發表“武力統一”的講話,也沒有宣布統一的時間。相反的,習近平先生表示他願意尊重台灣的社會制度與台灣人的生活方式,他也強調只要台灣當局承認“九.二共識”,兩岸就可以立即開始協商。所以他在幾個場合都表示,台灣當局的領導人應該仔細想想,台灣面對十九大以後的大陸,大陸的變化比以前還要大,台灣還希望在國際社會立足,兩岸關係絕對不能變成衝突,甚至是對立。希望在“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的關係一同考慮。以“九.二共識”為基礎,以最大的智慧與勇氣接受“九.二共識”,兩岸恢復協商,期望能夠回到他在任期間所推動的兩岸現狀。這對兩岸人民都應該是最大的利好,讓兩個人民可以世世代代永遠和平相處。
馬英九希望藉此機會,再次向台灣當局政府呼籲:不要錯估形勢,應該讓兩岸關係朝著正面的、繁榮的、和平的方向發展。兩岸的關係只有這樣的發展,才能保證雙方永續的和平與繁榮。
當天晚宴主持人,本次活動副總召集人朱碧雲
Copyright@since2016 chinesenewsus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