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7日 星期一
美國伊利諾州大湖區多年來對碩大鯉魚繁殖氾濫、鯉重者可達60至100磅,破壞生態,已束手無策。圖為美聯社資料照片。
不到半個世紀,亞洲鯉魚就從美國水域中的無名之輩,發展到在伊利諾河和密西西比河一些水域的生物數量中所占比率高達九成的程度,這些鯉魚重者可達60至100磅。讓專家頭疼的是,迄今為止,他們還未找到消滅這種入侵物種的錦囊妙計。
據「芝加哥論壇報」報導,研究人員過去曾嚐試採用多種手段,包括用電子屏障、噪音砲,以及用二氧化碳做的「圍欄」,希望以此圍堵亞洲鯉魚,但都沒有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報導引述美國地質勘探局上中西部環境科學中心研究魚類的生物學家說,在未找到有特殊效果的辦法之前,必須多管齊下。他說:「其中之一可能90%有效,但若其中五個都90%有效,那就非常接近100%。」
專家指出,在伊利諾州長達4萬4000哩的河流中,很少有未發現亞洲鯉魚的水域。據估計,僅伊利諾河下游就有310萬磅亞洲鯉魚。這些數字也表明近年來亞洲鯉魚在繼續向上游挺進。
據報導,自然資源專家每年耗資近5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5億元),尋找阻止亞洲鯉魚進入五大湖的解決辦法,五大湖已有186種入侵物種,比如海八目鰻和斑馬紋貽貝。他們說,從那裡幾乎無法阻止它們進入和獨占威斯康辛州、密西根州、印第安納州和加拿大大大小小的河流。
報導指出,亞洲鯉魚本為清理鯰魚塘的水藻而引入。但這種魚繁殖能力驚人,幾乎沒有天敵,往往吃掉大量的浮游生物,使得當地魚類因缺乏食物而減少。它們的入侵除了帶來生態風險,還會構成經濟風險,因為如果它們一路游到五大湖,可能導致旅遊和休閒產業的收入減少。
2002年美國陸軍工程兵在芝加哥運河啟用了第一個電子屏障,現在已有三個投入使用。到2017年,電子屏障的最後一部分將安裝完畢。但攔截亞洲鯉魚同樣可能損害航運產業,除非研究人員找到一個辦法在攔截這種魚的同時使河流和運河與密西根湖依然互聯互通,暢通無阻。符合這些要求的一個辦法是,在水道底部安裝電極,形成一個電場將魚擊退或擊昏。
Copyright@since2016 chinesenewsus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