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7日 星期一

【2025年10月25日,洛杉磯訊】由北美洲臺灣商會聯合總會(TCCNA)、台灣會館(Taiwan Center Foundation of Greater Los Angeles)、MHG慈善基金會(MHG Charitable Foundation)及台灣青年美國職涯發展協會(Career Taiwan USA Association)共同主辦的《2025全美人才暨產業交流就業博覽會》,於 10月25日,星期六,在洛杉磯Santa Ana Embassy Suites盛大登場,為南加州年度最具規模與國際影響力的就業盛會拉開序幕。

本次活動是南加州規模最大、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就業博覽會,匯聚資訊科技(ICT)、高科技、製造、金融與移民法律、飯店服務、行銷保險及新創產業等多元領域,吸引了一千多名青年學子與專業人士參與,人氣爆棚。

活動現場星光熠熠,台灣四大世界級科技巨擘:鴻海(Foxconn)、廣達(Quanta)、緯創(Wistron)、緯穎(Wiwynn)首度同場亮相,展現台灣企業在美投資布局與人才策略的雄心。

未來三至五年,這四大集團預計在美國總投資逾近百億美元,涵蓋電動車製造、AI伺服器、半導體研發、雲端資料中心與智慧製造基地等領域,將創造數萬個高科技就業機會,為台美產業鏈注入全新動能。

多位企業高層親臨現場,包括:鴻海工業互聯網總經理 傅富明先生、緯創全球製造總經理 賴志忠先生,他們在現場親自介紹企業未來的投資藍圖與全球人才策略,並與現場青年學子互動交流,激勵更多北美優秀人才投身國際產業鏈。
他們在現場親自揭示企業未來投資藍圖與全球人才戰略,並與北美青年面對面交流,鼓勵新世代勇於擁抱國際舞台。

美國聯邦眾議員 Judy Chu亦蒞臨致詞並頒發賀狀,讚揚此活動為「台美產業合作與人才交流的重要里程碑」。

這場盛會象徵台美經貿合作與人才鏈結的新高峰,展現台灣企業在美發展的堅實腳步與遠大願景,更為台灣與美國的科技與教育合作注入新動能。

北美洲臺灣商會聯合總會(TCCNA)白越珠致詞表示,「這場博覽會不僅是台灣企業在美國拓展的重要里程碑,更是連結產業與人才、共創國際新契機的關鍵時刻。期待透過這個平台,讓更多優秀青年與世界級企業接軌,開啟台美合作的新篇章。」

國策顧問, 大洛杉磯台灣會館(Taiwan Center Foundation of Greater Los Angeles)董事長 田詒鴻致詞表示,今天非常榮幸能與各位齊聚一堂,共同見證《2025全美人才暨產業交流就業博覽會》的盛大啟動。這場活動不僅是招聘與應聘的平台,更是一座連結產業與人才、台灣與美國的重要橋樑。它象徵著攜手開創產業合作與青年發展新契機的決心。
特別感謝主辦與協辦單位的努力與付出,讓這場盛會成為南加州最具影響力的就業博覽會。
同時,也要恭賀 MHG慈善基金會創辦人羅麗惠董事長,今晚即將返台接受『海外臺商磐石獎』的殊榮,實至名歸!
祝福本次博覽會圓滿成功,願企業找到理想人才,青年開啟光明未來。

國策顧問,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WTCC)名譽總會長 楊信(Jackson Wang) 致詞表示,在短短幾個月的籌備時間內,這場活動能夠如此圓滿成功,實在令人佩服,也值得給活動主辦和協辦團隊最熱烈的掌聲!
南加州是人才薈萃的地方,擁有眾多優秀的大學與青年學子。這次是第一屆博覽會,下一屆將在達拉斯舉行。相信未來會有更多優秀的南加州人才,有機會進入台灣的大企業,接受培育與磨練,成為世界級的菁英。
我們樂見在未來,能有更多像黃仁勳、蘇姿丰這樣傑出的高科技人才,持續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
也希望藉此機會勉勵在場的青年朋友們:要珍惜這個機會,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後,就要全力以赴、踏實努力,不要輕易放棄或頻繁更換。唯有堅持與投入,才能走出屬於自己最精彩的人生。

駐洛杉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副處長陳令欣致詞表示,我們都知道,人才的培育與流動,是推動全球供應鏈發展與產業轉型的關鍵力量。
今天,我們非常榮幸能夠邀請到多位來自台灣頂尖科技與製造企業的高層代表親臨現場,分享他們在美國投資、創新與合作的願景。
他們的參與不僅展現出台灣高科技產業的全球雄心,也為北美地區開啟更多寶貴的就業與合作契機。
本次博覽會橫跨資通訊科技、製造業、金融、移民法律與飯店服務等多元產業,充分展現台灣在全球經濟舞台上的活力與影響力。
這不僅是一場就業活動,更是一個促進交流、學習與夥伴關係的國際平台。在這裡,我們共同建立知識共享的環境,深化產學與產業間的連結,孕育出無限的新可能。
深信,這場活動將成為推動長期合作與永續成長的重要催化劑,讓台美兩地在人才、產業與創新領域攜手邁向更光明的未來。

緯創全球製造(Wistron)總經理 賴志忠先生致詞表示,透過現今的活動,能夠親眼看到這麼多優秀的青年人才與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內心感到非常溫暖,也非常感動。
在緯創,我們始終相信,人才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科技的進步、產業的創新,最終都要回到「人」的價值與努力。
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的平台,能更深入了解當地的人才與教育環境,也讓更多年輕人了解緯創的企業文化與全球發展方向。
未來,我們期待有更多優秀的北美青年加入緯創的行列,一起創造更智慧、更永續的科技世界。

鴻海工業互聯網 總經理 傅富明先生 致詞表示,非常高興能夠參加這場具有指標意義的活動,與這麼多優秀的人才與企業齊聚一堂。這是鴻海集團第一次以這樣的形式,在南加州參與人才與產業交流博覽會,對我們而言意義非凡。
許多人對鴻海科技集團(Foxconn Technology Group)已耳熟能詳,但也許對我們的子公司「鴻海工業互聯網(Foxconn Industrial Internet, FII)」還不太熟悉。
鴻海工業互聯網(FII)是鴻海科技集團旗下的重要事業群,專注於工業互聯網領域,提供包括伺服器在內的雲端計算、物聯網和數據服務等解決方案。 近年來,FII在AI伺服器領域的布局與發展尤為活躍,逐漸轉型為AI基礎設施供應商,以應對AI應用趨勢帶來的強勁需求。
目前,鴻海工業互聯網(FII)在全球14個國家、71座城市設有生產與研發中心,致力於推動智慧製造(Smart Manufacturing)與行動智慧技術(Mobile Intelligent Technology)的整合應用。
我們的創新服務橫跨電子、汽車、雲端、AI與通訊產業,年營收超過400億美元,是鴻海集團最具成長動能的事業群之一。
我們正在積極尋找更多具備工程背景、軟體開發、AI資料分析與智慧製造經驗的人才。
無論您在美國、墨西哥,甚至亞洲各地,我們都希望能與您攜手,共同開創更智慧、更綠色的製造未來。
我與團隊今天在現場,也會在整個週末與大家交流,誠摯邀請有興趣的朋友前來洽談,了解更多鴻海在北美的發展與機會。
再次感謝主辦單位的邀請,也感謝各位的熱情參與。讓我們一起,透過科技與創新,連結世界、創造未來。

駐洛杉磯台北經文處經濟組組長 劉倫正致詞表示,今天看到這麼多來自台灣與美國的企業、青年與專業人士齊聚一堂,真心感受到台美產業合作的活力與潛力。
我想特別向大家介紹一個由台灣政府經濟部所推動的平台:Taiwan Jobs與Contact Taiwan。
這個平台的目的,是為了協助海外人才與台灣企業建立聯繫,促進更多國際就業與專業交流機會。
目前平台上已經有超過2,000家優質台灣企業登錄,並匯集了超過25,000名專業人才的履歷資料庫,提供企業與求職者雙向媒合的服務。
對於希望回台工作,或希望加入在海外設廠的台灣企業的朋友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實用且值得信賴的資源。
只要註冊成為會員,就能隨時獲取最新的職缺、產業趨勢與企業資訊。今天現場我們也設有服務攤位,歡迎各位前往了解更多詳情。
台灣擁有堅實的半導體、資通訊科技(ICT)與綠色製造產業基礎,這些領域正不斷成為全球創新的核心引擎。
台灣不僅是適合投資與創業的地方,更是一個適合生活、成家與實現夢想的美好國度。
我誠摯邀請在場的青年朋友與專業人士,多了解台灣、連結台灣企業,讓我們共同為產業創新與全球合作開啟更多可能。

北美學人與台商資源媒合工作委員會主委蔣序龍受訪時表示:「這次的活動,其實反映出台商在美國製造與在地化發展的趨勢。
舉辦《全美人才暨產業交流就業博覽會》旨在讓更多在美的台灣學人、專業人士與在學青年,能夠進入北美的台灣企業工作,協助企業在美國紮根發展、茁壯成長。」
蔣序龍談到,活動的反應遠超預期:「原本預估大約會有四、五百人參加,沒想到現場湧入了一千多名青年與求職者!
這證明了不論是企業還是學生,大家都渴望有一個能夠真正對接的實際平台。」
他進一步透露,這次南加州只是起點,未來還計畫在達拉斯(Dallas)舉辦下一屆博覽會。
「目前有超過十家台灣科技產業在德州設廠投資,德州也是台灣在美投資最集中的州。
這意味著未來會有大量的人才需求,對台灣學子而言,這是非常難得的機會。也期待之後能陸續在紐約、芝加哥等主要城市推展,讓更多年輕學子在美國找到發揮所長的舞台。」

本次活動聯合主辦單位,MHG慈善基金會(MHG Charitable Foundation)創辦人羅麗惠女士接受採訪時表示,「這場就業博覽會對台灣企業與年輕人而言都具有深遠的意義。
在全球供應鏈重組與關稅調整的背景下,越來越多台灣廠商積極在美國設立生產基地、擴展市場版圖。
這次活動不僅為台灣企業在美國打下堅實基礎,更為超過千名青年提供了寶貴的職涯機會。
今天現場超過1200名學生前來參與,現場氣氛熱烈,這不只是企業招募的平台,更象徵著台美產業合作與人才交流邁向新里程碑。」
談到舉辦這場活動的初衷,羅麗惠女士感慨地說:「我看到很多來美國的台灣年輕人,為了找工作奔波,甚至因為簽證或身分問題陷入困境,真的令人心疼。所以我告訴自己,一定要替他們做點什麼。我們要辦一個讓年輕人有舞台、讓他們的專業能被看見、被世界接納的就業博覽會。」
她進一步介紹,本次共有17家企業參與,包含台灣四大科技龍頭企業:鴻海(Foxconn)、廣達(Quanta)、緯創(Wistron)、緯穎(Wiwynn) ,以及其他包括金融機構、法律與服務產業等多元企業。
「只要年輕人願意嘗試、願意到威斯康辛州或德州發展,就有機會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羅麗惠女士並且表示。
面對今晚即將啟程返台,領受「海外臺商磐石獎」的殊榮,羅麗惠女士謙遜地表示:「我認為獲得磐石獎不只是對我個人的肯定,更是提醒我,成功不應止於自己,而應用來幫助更多人成功。當我們擁有資源與影響力時,就有責任去支持更多有夢想、有潛力的人。」
羅麗惠女士分享,她於1995年移民美國,早年曾任職於證券公司主管,專責企業上市與資本市場業務。
自2012年起投入旅館產業,以實業家的精神深耕美國市場,同時持續關注教育、青年發展與公益及慈善事業。
她以行動實踐「成功要讓更多人一起成功」的理念,成為連結台灣與美國社會的溫暖力量。

本次參展商之一,華興保險總裁張國興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在四十多年前來到洛杉磯,從白手起家一路打拚,過程中走得很辛苦,但也充滿收穫。
今天看到這麼多來自台灣的年輕學子,在美國努力求學、取得學位,並準備在這裡開創自己的未來,我感到非常欣慰。
希望透過參與與支持這樣的活動,幫助更多願意在美國扎根、奮鬥的朋友們找到自己的歸屬與方向。這不僅是一場就業博覽會,更是一個連結夢想與機會的橋樑。
同時,我也想提醒大家,無論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或個人在生活上,若有關於保險、安全、保障等任何需要,我們華興保險都非常樂意成為大家的後盾。
有需要的時候,請隨時與我們聯繫,我們會用最真誠的心,協助各位在這片土地上安心落地、生根發光。

本次活動四大企業亮點:

🔹 鴻海集團(Foxconn Technology Group)
全球最大電子製造服務(EMS)供應商,為 Apple、Tesla、Microsoft、Sony 等品牌的重要合作夥伴。
目前正積極擴展在美國的投資版圖,除威斯康辛州外,亦推動電動車與AI晶片產線建設,並啟動超過200億美元的智慧製造與AI技術佈局。
其「MIH開放平台」吸引全球汽車品牌加入合作,象徵台灣技術與製造能力的國際典範。

🔹 廣達電腦(Quanta Computer)
全球最大的筆記型電腦代工廠之一,同時是伺服器與雲端運算系統的重要製造夥伴。廣達近年聚焦AI伺服器、資料中心與邊緣運算技術,其美國據點支援NVIDIA與Amazon的高效能運算專案,並持續擴大研發與在地生產投資,展現深耕北美市場的長遠決心。

🔹 緯創資通(Wistron Corporation)
全球領先的資訊與通訊產品(ICT)設計製造商,產品涵蓋筆電、伺服器、AI系統與智慧醫療設備。2025年,緯創擴建美國德州製造基地,支援AI伺服器及次世代雲端設備的量產,預計創造超過3,000個就業機會。此舉象徵台灣企業在美國高科技供應鏈的戰略升級與長期承諾。

🔹 緯穎科技(Wiwynn Corporation)
專注於伺服器與資料中心解決方案的全球品牌,為Meta、Amazon、Google等雲端巨頭的主要供應商。緯穎積極拓展美國中西部與南部產線,聚焦AI運算、綠色資料中心與永續能源伺服器技術,展現台灣企業在AI時代的創新動能與永續願景

【現場講座與面談 一次掌握職涯關鍵】
活動現場設有多場主題講座,涵蓋 E2、H1B、EB-2、L1、EB-3等工作與移民簽證議題,邀請專業律師與顧問提供第一手實務指導。
同時開放企業面談區與履歷諮詢櫃台,讓求職者能現場面試、即時獲得職涯建議,為進軍國際職場鋪路。
這場博覽會不僅是職場起點,更是翻轉人生的契機——讓青年能與世界級企業近距離對話,開啟屬於自己的國際職涯新篇章。

駐洛杉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當天也特別設立了宣傳攤位,由經濟組組長劉倫正帶領團隊,向現場來賓介紹台灣政府經濟部推動的兩大人才交流平台:「TaiwanJobs」與「Contact Taiwan」。
攤位前人潮不斷,許多青年與企業代表熱烈詢問、踴躍交流,現場氣氛熱絡。

【雙贏契機 共創國際職場新藍圖】
台灣企業積極拓展美國市場,尋找具國際視野與雙文化能力的北美菁英;對青年而言,這是加入全球頂尖企業、走向國際舞台的黃金門票。
這場活動正是企業尋才與人才築夢的雙贏盛會(Win-Win Opportunity)企業找到理想人才,青年找到未來方向。

『2025全美人才暨產業交流就業博覽會』不僅是一個匯聚人才與企業的舞台,也展現了南加州在全球產業鏈中的關鍵角色與無限潛力。
在AI浪潮與產業全球化的推動下,世界正迎來一場前所未有的轉型與機遇。本次博覽會正是在這股潮流中,讓產業找到了未來、青年看見了希望、台美合作注入了新能量。

從高科技製造到綠色創新,從跨國投資到人才培育,這場活動開啟的不只是職涯的契機,更是兩地攜手共創未來的起點。
無論是企業、青年、還是教育與政府單位,皆在此找到彼此合作的方向與靈感。
這是一場屬於未來的盛會,在這裡,夢想與機會相遇,創新與行動交織。






Copyright@since2016 chinesenewsus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