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7日 星期一
2024年1月22日,由美国阿肯色州参议员汤姆·科顿(Tom Cotton)领衔的一批共和党议员在国会再次提出《不再多一英寸或一亩法案》(Not One More Inch or Acre Act)。这项法案的核心目标是全面禁止中国公民或任何受中国政府控制的机构与企业购买美国的公共或私人土地,并要求政府对中国已持有的土地进行彻底审查,甚至采取必要措施加以处置。
法案特别强调,中国在美国的土地持有问题已经超越单纯的商业交易范畴,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并可能引发更广泛的经济和粮食安全隐忧。支持者认为,中国企业或国家资本对美国土地的大规模收购,特别是涉及农业用地或邻近军事设施的土地,可能会影响美国的战略利益,甚至带来潜在的情报风险。因此,该法案旨在加强对外国投资的监管,确保美国的关键资源不会落入可能危害国家利益的实体手中。
这并非共和党议员首次提出类似法案,近年来,美国政界对中国资本在美国土地市场的渗透问题日益关注,并推动立法限制相关交易。随着地缘政治局势的变化,这项法案预计将在国会内外引发更多关于国家安全与经济利益平衡的辩论。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统计,截至2023年底,中国在美国拥有的农业和非农业土地总面积已超过22万英亩,虽然这仅占外国资本持有土地总量的不到1%,但其中部分土地的战略位置和潜在影响力仍然引发了广泛关注。特别是近年来,中资企业收购敏感地区土地的案例屡见不鲜,例如一家中国公司曾购买位于北达科他州大福克斯(Grand Forks)空军基地附近的300英亩土地,此举引发了美国政界和军方对国家安全风险的强烈担忧。
对此,参议员汤姆·科顿(Tom Cotton)在声明中强调:“中国政府长期以来透过收购美国土地和房地产来扩大其影响力,这种行为不仅对美国的国家利益构成严重威胁,更可能为间谍活动提供便利,危及美国的战略安全。”
此次重新提出的《不再多一英寸或一亩法案》(Not One More Inch or Acre Act)正是针对这一趋势,旨在全面禁止中国公民及与中国政府有关的企业或机构购买美国土地,并要求政府审查现有的中资土地持有情况。一旦法案获得通过,将标志着美国在限制外资收购土地、保护关键基础设施及国家安全方面迈出重要一步,可能进一步收紧对外国投资的监管,并对未来的跨国土地交易带来深远影响。
《不再多一英寸或一亩法案》(Not One More Inch or Acre Act)明确针对中国公民及相关实体在美国购买土地和房地产进行严格限制。根据法案内容,受限制对象涵盖三大类个人与机构,旨在全面遏制中国资本对美国土地的渗透,确保国家安全与战略资源不受外部影响。
首先,该法案适用于任何持有中国国籍的个人,无论其目前是否居住在美国或其他国家。其次,法案将限制范围扩及所有受中国政府控制或与其有直接联系的实体,包括在中国注册的企业、主要业务位于中国的公司,以及任何受中国政府控制的企业或其子公司。这一规定针对的不仅是国有企业,还包括可能受政府影响的私营企业,以防止间接投资或隐形资本运作规避监管。
此外,法案还涵盖了任何为中国政府利益服务的个人或机构,包括代理人、代表、基金管理人,甚至以信托或其他形式运作的外国个人与组织。这一条款进一步强化了对潜在规避行为的监管,防止透过第三方或间接持股方式达成土地收购的目的。
总体而言,该法案的提出反映出美国国会对中国在美国土地市场影响力日益增长的忧虑,并试图透过严格限制机制来阻止可能威胁国家安全、经济稳定及粮食供应链的外资流入。
该法案对土地和房地产的限制涵盖两大核心方面,以确保中国资本无法进一步渗透美国土地市场,并对现有持有情况进行严格审查和处理。
首先,全面禁止新购置。一旦法案生效,受限对象,包括中国公民、受中国政府控制的实体及相关机构,将被禁止在美国境内购买任何类型的土地或房地产,无论是公共还是私人土地。这项禁令适用于农业用地、住宅用地以及商业用地,旨在防止外国资本继续扩张在美国的影响力,特别是在关键基础设施和战略地区。
其次,处置现有持有资产。根据法案规定,如果这些受限对象在法案生效前已经拥有美国的土地或房地产,且经总统或相关国家安全机构认定其持有的资产构成国家安全威胁,则必须在法案生效后的一年内完成出售或转让。这一条款确保美国政府有权对现有土地持有情况进行回顾与评估,并强制要求高风险资产的处置,以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此法案的推行,不仅是对未来投资行为的严格限制,更是对既有资产的全面监管,旨在防止外国势力透过土地与房地产交易对美国的国家安全、经济稳定与粮食供应链构成潜在威胁。
该法案对身份认定做出了明确规范,并对不同类型的中国籍人士提供了针对性的处理方式。其中,对于持有美国合法永久居民身份(绿卡)的中国公民,法案作出了特别规定,以平衡国家安全考量与个人财产权益。
具体而言,绿卡持有者可继续拥有个人用途的土地和房产,例如供自住的房产不受强制处置的影响。然而,若这类人士拥有的土地或房产被认定对国家安全构成风险,例如位于敏感地区或与关键基础设施相关,则仍须遵守法案的规定,在限期内完成出售或转让,以消除潜在安全隐忧。
此外,法案特别豁免了获得难民身份或成功申请庇护的中国公民,这类人士不受土地购买限制,仍可自由购置和持有美国境内的房产及土地。此条款反映出立法者对于特殊人道状况的考量,确保因政治或人道主义原因移居美国的个人不会受到不必要的财产权限制。
整体而言,该法案在强化外国投资监管的同时,亦考虑到个别情况,试图在国家安全与个人财产权益之间取得一定平衡。
在执行层面,该法案赋予总统高度裁量权,使其能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某块土地或房产的持有是否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一旦该资产被认定为潜在风险,相关持有人必须在法案生效后一年内完成出售,并将该资产转让给不受限制的对象,以确保土地与房地产交易符合国家安全利益。
此外,法案并未对出售对象设定具体限制,但所有交易仍须遵守美国现行法律的相关规定,确保资产的最终买受方不会对国家安全造成进一步风险。此举不仅为法案的执行提供了一定的灵活性,也赋予政府更多权力来监管土地与房地产的流转,从而防止绕过限制的间接交易或不当资产转移。
该法案的提出,源于美国国会长期以来对中国资本收购美国土地和房地产的深切忧虑,特别是针对农业用地及邻近军事设施的敏感区域。这些收购行为被认为可能涉及国家安全隐患、经济风险,甚至为潜在间谍活动提供便利,从而对美国的战略利益构成威胁。因此,该法案试图透过全面禁止中国公民及相关实体购买美国土地,以降低这些风险并强化国家安全防线。
该法案可能对在美华人,特别是中国国籍但已获得美国绿卡的永久居民带来额外的财产安全风险。尽管法案对绿卡持有者的个人房产作出了一定豁免,但若其持有的土地或房地产被认定涉及国家安全问题,仍可能面临强制出售的要求,这无疑将对华人社群的财产权益造成潜在影响,甚至引发更广泛的法律与社会讨论。
在2023年,参议员汤姆·科顿(Tom Cotton)曾提交一项与《不再多一英寸或一亩法案》(Not One More Inch or Acre Act)内容相似的提案,试图全面禁止中国公民及受中国政府控制的实体在美国购买土地,并要求对现有资产进行审查与可能的强制处置。然而,受制于法律程序与政治现实,该提案未能在参议院获得通过,甚至未能进入全体表决阶段。
根据官方记录,2023年3月,科顿联合阿拉巴马州参议员凯蒂·布里特(Katie Britt)共同提交此提案,并在声明中强调,中国在美国大规模收购土地的行为已构成日益严重的国家安全威胁。科顿指出,这些土地的持有可能为中国政府提供情报收集和间谍活动的便利,尤其是邻近美国军事基地与敏感设施的区域,其战略风险不容忽视。
该提案虽然得到了部分共和党议员的支持,但最终仅停留在参议院相关委员会的讨论阶段,未能获得推进至全院审议的机会。此次科顿再次推动类似立法,显示出他对这一议题的持续关注,也反映出美国政界对外资控制美国土地的担忧依然未减。随着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新版本的法案是否能在国会获得更广泛的支持,仍有待观察。
最终,由于无法获得足够的支持,该提案在2023年被搁置。
到了2025年,当科顿再次提交《不再多一英寸或一亩法案》时,其措辞更加严谨,针对性更强,并对例外条款和执行程序进行了细化,以降低潜在争议。例如,在新提案中,特别豁免了获得难民身份的中国公民的私人财产,以回应此前法案在法律合宪性和人权问题上的批评。此外,科顿团队加强了与其他州议员的协调,积极游说,试图扩大联署支持者的数量,提高法案在参议院获得通过的可能性。
除了联邦层面的立法努力,美国多个州也开始制定类似法律,限制中国公民及相关实体在本州购买土地与房产。例如,一些州政府已经推出行政命令,要求加强对外国土地交易的审查,甚至考虑进一步收紧对涉及国家安全敏感区域的购买限制。随着这一趋势的扩大,未来类似立法可能会在全美范围内形成更广泛的政策共识。
截至 2024 年初,美国各州共审议了 78 项禁止中国公民购买或拥有房产的法案,显示出各州政府对外国资本购地的监管趋势不断升级。
然而,这些法案无一例外地引发了关于种族歧视、宪法合法性,以及对移民社区影响的广泛讨论和法律挑战。随着越来越多的案件进入司法程序,未来法院的裁决将成为决定此类立法能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关键因素。
从目前情势来看,《不再多一英寸或一亩法案》(Not One More Inch or Acre Act)具备一定的通过可能性,但其立法过程仍然面临诸多政治、法律与社会层面的挑战。
该法案需经参议院与众议院的表决程序,而在当前的国会格局下,共和党虽然在两院均占多数,但优势并不显著。特别是在参议院,法案需获得至少 60 票,以克服冗长辩论程序(filibuster)的阻碍,这意味着共和党必须争取至少 7 名民主党参议员的支持。然而,民主党内部对该法案普遍持谨慎态度,主要担忧其可能违反美国宪法的平等保护条款,甚至被视为对华人的歧视性政策。因此,跨党派支持将成为该法案通过的关键,但难度不容小觑。
该法案一旦推进,势必引发大规模的社会和法律挑战。批评者指出,针对特定国籍的限制可能构成种族歧视,并违背美国一贯强调的平等与自由价值观。此外,华裔移民社群及相关民权组织可能会透过舆论施压与法律诉讼来反对该法案,从而拖延甚至阻止其立法进程。
类似的法律争议在佛罗里达州及其他州早已浮现。例如,佛州的SB 264 法案实施后,即遭华人社区提起诉讼,最终被联邦法院裁定部分违宪并暂缓执行。若《不再多一英寸或一亩法案》最终通过,极有可能在短时间内面临大量法律挑战,甚至可能在法庭层面被部分推翻或修正。
尽管存在法律与社会层面的争议,该法案仍有一定的通过可能性,特别是在美国总统川普强烈支持的情况下。随着中美关系持续紧张,对华强硬已成为共和党的一大政治纲领,该法案可能成为共和党议员进一步强化「保护美国国家安全」与「防范中国渗透」论述的工具。在选举氛围下,这类政策可能被用来凝聚保守派选民,并作为特朗普及其盟友争取连任的政治筹码。
若该法案最终通过,美国华人社区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包括:
第一,房产购置与投资受限:该法案将直接剥夺许多华人购买房产与投资房地产的权利,无论是新移民还是已有合法签证的居民,都将受到严格限制。
第二,现有房产恐遭强制处置:对于已经拥有房地产的华人,若房产被认定为「国家安全风险」,则可能被强制出售,甚至面临更严格的财产审查。
第三,社会歧视与排外情绪升温
洛杉矶知名律师郝琦则认为,该法案目前还没有成为法律,即使通过,并不影响在美持有绿卡的华人。
Copyright@since2016 chinesenewsus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