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7日 星期一
(佛州棕櫚灘五日電)美國總統川普今天連續第2天砲轟聯邦法院,讓他實施7國旅行禁令的努力中斷,他警告说,整個司法制度恐置美國人民於「險境」。
法新社報導,川普在推特(Twitter)難得休兵將近1天后再度推文:「無法相信法官會置我國於如此險境。若出事就要怪他和法院系統。人潮湧入,糟!」
「我已指示國土安全部要『非常仔細』審查入境人士。這些法院讓工作變得非常困難!」
這起風波始於1月27日川普簽署行政命令,禁止所有難民以及伊朗、伊拉克、利比亞、索馬利亞、蘇丹、敘利亞和葉門公民入境美國,引發全球憤慨,以及全美各大城市與機場示威抗議。
西雅圖聯邦法官羅伯茲(James Robart)本月3日裁定暫緩在全國實施這項禁令,以待更全面的司法審查。
川普昨天連番推文怒轟此事,表示「所謂的法官」真「荒唐」,招致部分民主黨人和其他人士批評,说川普幾近威脅到干預政府司法部門。
兩周點燃司法戰 川普行政命令惹禍
川普和他的前任者奧巴馬一樣,採取獨斷獨行的策略,好讓新政得以快速施行,結果上任兩周,這位新總統即和美國的三權分立、相互制衡的制度發生衝撞。依賴行政命令治理國家看似較簡單、快速,但其中仍存在司法與政治風險。
美聯社報導,川普禁止移民與難民入境的行政命令點燃司法戰,是所有美國總統最終必會學習到的一課,只是川普才上任兩周已開始領略箇中滋味,速度之快頗出人意表。
奧巴馬於任期末期,才體認到相互制衡制度的現實。奧巴馬擴大暫緩遣返無證移民的行政命令,最終遭法院封阻,共和黨並譴責奧巴馬灠權,指控他行事有如國王。如今,川普也以行政命令解決移民與難民問題 。
川普不是試圖將行政權最大化的唯一總統。最近幾位多半在上任之初,即透過一連串的片面行動,為國會定調。國會立法速度經常緩不濟急。
情況顯示,川普上任頭幾周,將仰仗把持參衆兩院的共和黨,通過他的數項優先政策,如改革「歐記健保」、修改稅法、修補老舊道路、橋樑。川普還就邊界安全、醫療保健、鬆綁金融法規簽署了行政命令,毫無放緩腳步跡象。急就章是川普這些行動的特色;川普的有些政策,不僅跳過國會,甚至切斷共和黨的諮詢,一意孤行推動他的計画。
威斯康辛大學教授梅爾認為川普對他想做的事高度積極,但也因欠缺檢討、審查、長考過程而顯得草率。
川普就職迄今已簽署廿項備忘錄和行政命令,與奧巴馬上任頭兩周的數字一致。新朝一上台隨即推翻舊朝規定與法令是司空見慣的事,但梅爾指出,沒有任何新總統惹出像川普一周來如此大的爭議。
Copyright@since2016 chinesenewsus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