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美新社! 請登錄 註冊

美新社

陳玲華廣告

首页 > 美洲新聞 > 洛杉磯

美聯盟訪尼克松總統圖書館紀念《上海公報》

發佈時間:2022年02月18日 18:10 來源:美新社 评论:0條 點擊:22695次

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國總統尼克松正式訪華,簽署了指導兩國關係的《上海公報》。這是中美關係史上重要的一頁。在當地時間2月15日,在《上海公報》簽署50年後,(美國)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聯盟部分負責人在尼克松總統圖書館文化旅遊部主任張簡博士的協助下,來到尼克松總統圖書館,緬懷當年尼克松總統訪華和中美雙方發表《上海公報》歷史進程。
 
(上圖)(美國)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聯盟(簡稱:美聯盟)訪問尼克松總統圖書館, 前為王中平教授;後排左起,江天柱、陳恬璧、田平春、溫桂芃、尼克松圖書館張簡博士、徐中

美聯盟討論尼克松總統訪華和《上海公報》50周年對中美關係的影響。左起:江天柱、徐中、王中平、溫桂芃、田平春、陳恬璧

美聯盟訪尼克松總統圖書館,紀念《上海公報》50周年。圖為美聯盟在尼克松和周恩來跨世紀的握手塑像前留影

美聯盟訪尼克松總統圖書館,紀念《上海公報》50周年。背景為尼克松和夫人訪問長城

(美國)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聯盟輪值主席田平春對中評社記者表示,我們今天來到尼克松總統圖書館,現場與相關教授專家交流,緬懷尼克松總統破冰之旅和簽署的《上海公報》,重溫當年的記錄,講話、文件和視頻等,凸顯在美國促進兩岸的和平統一,應進入主流的英語政治社區展開交流。這裡畢竟是美國。我們必須與95%以上的美國人民交融在一起。參與美國選區的政治活動,包括選舉、義工等。理直氣壯地對代表自己的各級民選官員和議員提出自己的關切和政治訴求。

在這裡你可以了解到,尼克松首次訪華時曾承諾,如他競選連任成功,將在第二任期內“完成中美關係正常化”。1973年,尼克松連任總統,但次年他就因 “水門事件” 辭職下台。

田平春表示,從1972年簽署《上海公報》,到1978年的《中美建交公報》,再到1982年的《八·一七公報》,中美用了十年及數百場談判,才完成了指導兩國關係未來發展的三大支柱。過去50年間,這三個公報共同確定的一個中國、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和平共處、互不干涉內政等原則,共同構成了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指引兩國關係行穩致遠。

田平春說,中美關係在1972年能夠破冰,靠的是相互尊重,尤其是雙方對對方的核心利益關切的尊重,是兩個國家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的平等對話與合作。這不但為中、美兩國的友好發展奠定了基礎,更為亞太地區造就了半個世紀的和平與穩定,“今天仍具有重要意義”。

(美國)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聯盟執行會長、華夏政略研究會會長王中平教授說,1972年2月,中美兩國領導人高瞻遠矚,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雙方發表了《上海公報》,其重點內容是:美國首次聲明對“一個中國”的說法“不提異議”(not to challenge)。

“美國方面聲明:美國認識到,在台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異議。並重申它對由中國人自己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關心。考慮到這一前景,美將隨著這個地區緊張局勢的緩和逐步減少它在台灣的武裝力量和軍事設施。”

50年後的今天,我們“台灣海峽兩邊的中國人”來到尼克松總統圖書館,緬懷當年中美雙方發表的《上海公報》過程,有特殊的意義。

王中平表示,公報中,中國方面重申:台灣問題是阻礙中美兩國關係正常化的關鍵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惟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早已歸還祖國;解放台灣是中國內政,別國無權干涉;全部美國武裝力量和軍事設施必須從台灣撤走。中國政府堅決反對任何旨在製造“一中一台”、“一個中國、兩個政府”、“兩個中國”、“台灣獨立”和鼓吹 “台灣地位未定” 的活動。

王中平說,《上海公報》的意義在於確立了中美關係的基本指導原則,包括一個中國、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和平共處、互不干涉內政等原則,構成了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還為中美對話解決雙邊、地區、或全球性問題等打下了基礎。成為指導中美交往與合作的重要基石。《上海公報》簽署以來,中美關係取得了巨大發展,並且在一定程度上把兩國越來越緊密地連在一起。

王中平說,遺憾的是,近年來,特別是,拜登政府上任後,美國政府高官屢屢表示,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沒有改變。但實際上,美方的所作所為卻在從各個方面衝擊“一中政策”的底線。不僅對台大規模軍售,還派軍官協助台軍訓練, 指導台灣進行軍演,派軍艦軍機到台海巡邏,幫助台灣生產先進武器。顯然,這不符合中美三個公報中有關“一個中國”的承諾。

王中平表示,美國表示不支持台灣“獨立”,同時又阻撓中國統一,讓兩岸長期處於分離狀態,把台灣作為遏制中國發展的一張牌。我認為,如果美國真想與中國和平共存,那就要格外慎重處理涉台問題。

王中平表示,坦率的講,“台獨”是是中美關係和兩岸和平穩定的最大威脅,我們了解大陸在台灣問題上無任何妥協的空間。希望在確保中美關係不失控、不脫軌的同時捍衛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美國)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聯盟執行會長、國民智庫召集人徐中說,美國總統尼克森訪問中國大陸迄今半個世紀,當時是在東西衝突緊繃的國際局勢情況之下,雙方謀求共識的努力之下而首先產生了《上海公報》,突破性的開啟中國大陸與美國走向和平發展的大門, 根據美國在台協會的歷史網站封存資料,中美雙方除了發表各自聲明之外,雙方亦達成共同聲明。1.中美兩國關係走向正常化是符合所有國家的利益;2.雙方都希望減少國際軍事衝突的危險;3.任何一方都不應該在亞洲-太平洋地區謀求霸權,每一方都反對任何其他國家或國家集團建立這種霸權的努力;4.任何一方都不準備代表任何第三方進行談判,也不準備同對方達成針對其他國家的協議或諒解。

徐中表示,繼《上海公報》之後,陸續的延伸出後來的《建交公報》及《八一七公報》,奠定了後來50年至今的中美由危轉安的和平發展基礎。今天的國際局勢與五十年前相較,有前瞻性的公報內容仍能適用於中美雙方拹商準則,縱使中國大陸崛起過程中,今與昔比情勢巳大為不同,因為公報的內容考量是基於國與國之間的平等對待,相互尊重的立場。雖半個世紀的歲月使當時的參與者皆己凋零,開創先河者的精神仍是現代政治人物效仿的典範。

徐中說,若要中美兩國關係的正常發展,則脫離不了需要考量到歷史演變的因素,且兩國本身有在文化上的差異與國情的不同,需要能夠換位思考的相互了解作為基礎。根據近年發展演變出來的雙方新岐見,現在與五十年前最大的不同在於經濟利益分配的考量,無庸置疑,最後畢竟還是必須經過協商以建立彼此之間共同可接受的新默契。另外兩個在中美關係上的核心問題則有的長久歷史原因背景,就是台灣問題與南海問題,而南海問題上,中方注重的在於有歷史依據之主權,美方真正最在意的是南海自由航行權能帶來的經濟效益,在兩者不完全重疊的重心上,是存在中美或中國與南海鄰邦拹商的空間。然而台灣問題則是重中之重。北京視解決台灣問題為民族統一的歷史使命,華盛頓則是以維護昔日盟友平衡式的台海和平為近代歷史義務為由,延伸出了《台灣關係法》,撇開另有所圖,亦是可理解之事實。但相信不久中美雙方有遠見的領導人將會再度共同創造歷史奇蹟。

(美國)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聯盟執行會長、大洛杉磯華人華僑論壇主席溫桂芃說,今天,我們幾位來自台灣和大陸的朋友一起參訪尼克松總統圖書館,在深具知識的該館教授講解下,使我受益良多。還正巧,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

溫桂芃表示,1972年的2月21日至28日,尼克松總統訪華和《上海公報》的發表已經50周年了。它是中美兩國和國際上的大事件。至今,在尼克松圖書館,我們回顧這個歷史性的訪問和公報的發表,會更深刻地體會到它的重大意義。

溫桂芃說,對美中關係雙邊和全世界都是至關重要的《上海公報》是中美兩國極具深謀遠慮的的歷史性文獻,它所達成的是共識。聯合公報指出,雙方任何一方都不應該在亞洲-太平洋地區謀求霸權,每一方都反對任何其他國家或國家集團建立這種霸權的努力;兩國共同認為,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正常化的關鍵問題。美方承認一個中國和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方關心由中國人自己和平解決台灣問題;聯合公報開啟了兩國的聯繫和交流,認為擴大兩國人民之間的了解是可取的。從此,有利於雙邊的,科學、技術、文化、體育、新聞、經貿的交流就開始了,並取得了巨大的發展。今天,公報所涉及的兩國關係的方方面面還仍然是正在進行時。但是,它也明顯地發生了一些挫折和問題,這些是值得深思的。作為生活在美國的華人,我們希望看到的是繼續和諧發展。中美兩個大國的互信、互助和彼此促進,是符合雙方長遠利益的,也有利於世界其他各國的發展利益。

溫桂芃表示,50年後,我們認為中美兩國應該好好珍惜和很好地總結。應該想辦法消除誤解,避免衝突,解決矛盾。期待著成熟的思考和對話,和平、和諧地共同發展。願海峽兩岸能夠實現統一;願美中能夠合作,一起贏得兩國人民的幸福生活,全世界也因此而有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美國)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聯盟執行會長、洛杉磯台灣鄉親聯誼會會長陳恬璧說,中美外交關係所依據的三個聯合公報,奉行一個中國原則,是始源於1972年2月尼克森總統訪華之行的《上海公報》,打破中美互不往來對立局面的破冰之旅,歷經幾十年中美穩定發展取得珍貴的合作成果。實屬尼克森總統的高瞻遠矚,歷史性的非凡貢獻。

陳恬璧表示,但綜觀近幾年,由於美方偏向單邊主義的施政,利用台灣關係法挑釁一中原則的底線,導致中美外交經貿關係不正常的敵視,引發台海戰爭的可能性,已經迫使各方人民的利益都受到損害。如何返回正確軌,至關重要的是美方執政者不能再陷入冷戰思維的模式。用誠意、善意、包容性,重新建立起中美對話,理性尋求合作互助雙羸的至高點。

(美國)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聯盟執行會長,美中贛洪文化促進會會長王素雯表示,今年是尼克松访华暨上海公报签署50周年, 上海公报是中美签署的第一个联合公报,由此确立了两国发展相互关糸应遵循的原则,特别是一个中国原则,成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及两国建交的政治基础。


联合公报在闻明双方对重大国际问题的各自看法和立场,承认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区别后,强调指出双方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与国之间的关系。


双方郑重声明: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是符合所有国家的利益的,双方都希望减少国际军事冲突的危险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一 一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美中关系虽起起落落,但一直在风雨中前行。

(美國)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聯盟秘書長江天柱說,今天在尼克松圖書館追憶50年前,尼克森總統破冰訪華之旅,簽署《上海公報》,才成就了中美的正式建交和中美關係50年的發展。今天的中美關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經貿往來日漸不可分。期待中美以兩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根本利益為念,接觸對話溝通,共同推動協調、合作、穩定為基調的中美關係,使兩國關係早日重回正軌。

(美國)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聯盟執行會長賴秀芝表示,美國總統尼克森訪華至今已經整整半個世紀, 在這一過程中美國也曾多次重聲不支持台獨, 但是台灣島內政治生態巳經偏向成「台獨」與「獨台」的共生政治走向, 它本身已無自我糾正能力。然而未來必然發生的中國統一,絕對是以中國大陸為主體及主導, 這也是今日台灣政治領導人要面對與理解的事實.

 

(美國)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聯盟顧問卞益群表示,今天我們站在尼克松總統圖書館里瞻仰回顧中美兩國和平友好的關係是在尼克松總統和毛澤東主席的英明推動下.是中美兩國輝煜時代的歷史經典,是世界人類和平的福祉。


如今拜讀尼克松主義的外交政策下研討烏克蘭俄羅斯危機能否回到新明斯克協議原點上.以及中華民族和平統一的兩岸問題在中美三個公報基石上.有着決定性的現實意義。

顧問鄒志強表示,美国总统尼克森于一九七二年二月访问中国,双方并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公报”.时至今年二月己五十周年.上海公报乃是中美关系破冰的第一个公报,公报中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也是中美双方关系正常化的主轴.它结束了中美之间二十多年的对抗,开始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过程,也是以后中美关系的进一步务实工作和发展的根基.

 

回顾过去这50年来,中美双方关系由关闭到开放,由生疏到熟悉.无论在学术上,文化上和经济上都有突飞猛进的交流与合作.尤其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上,由过去以来自台湾为主到今天以大陆来的居多.两国的经贸发展神速,数据也年年破新高,成为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合体。今天能够有这一切的成就都来自过去两国之间的互利和互信。

 

然而近年来,由于中国日渐富强壮大,美国感受到威胁,开始采取围堵中国的政策,想从贸易,科技、金融、来围困中国大陆.并出手打台湾牌,使两岸之间关系更趋严峻复杂。 虽然美方一再表示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没有改变。但美方的很多动作和行为都已经严重冲击中美关系的原则和底线.

 

五十年前上海公报的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基础和前提。今天仍然没有改变.当前美国不断挑战一中政策”底线,台湾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一步步走向台独的行为。上海公报”可以说是大陆再度提醒美国必遵守的承诺.

 

过去美中之间的和平来之不易,彼此应该努力的去维持与珍惜.威胁和施压的动作无助于解决问题,只能破坏双方互信。中美合作所带来的好处远比对抗好的多.我们在纪念上海公报50周年活动,并缅怀中美关系友好的开端。希望美方继续履行承诺并做出实际的行动.因为中美保持健康、稳定的双边关系,不仅符合中美双方的共同利益,并能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的稳定与安全.

 

 



發表評論 已有0 條評論

  • *用户名:
  • *我的態度:
  • *驗證碼:
    驗證碼
国泰银行寶爾博物館上海灘餐廳張青會計師事務所DSC美芝秀郝琦聯合律師事務所
鄭博仁律師事務所美國奧淇國際金融華埠服務中心凱悅大酒樓銀泰珠寶華興保險權威保險

Copyright@since2016 chinesenewsus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