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7日 星期一
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針對七個伊斯蘭國家移民的行政禁令正在世界範圍內引發激烈反響。對此,一些英美主要媒體發出了批判的聲音。
在上周五發布的行政令中,特朗普宣佈暫停美國難民項目4個月。同時,該行政令暫時禁止伊朗、伊拉克、利比亞、索馬裏、蘇丹、敘利亞和也門的公民入境美國,為期90天。
《紐約時報》就此發表了社論,題為《特朗普的穆斯林禁令怯懦又危險》。文章用一連串形容詞寫道:
“這項偏執的、怯懦的、適得其反的政策,被荒唐地冠以‘防止境外恐怖分子進入美國’的標題。周六早間,這一政策生效后僅僅數小時內,它的首批受害者就在美國各個機場被扣留。”
“這項行政令的涉及範圍之廣令人驚嘆、語調頗具煽動性。在國際大屠殺紀念日(1月27日,編者注)這一天發布這項政策,顯示出總統對於歷史、對於美國在價值觀問題上最深刻教訓的麻木不仁和漠不關心。”
社論说,這項行政令缺乏邏輯。它將9.11事件作為基本出發點,但卻免除了那些實施襲擊的劫機者的來源國。行政令還免除了一些特朗普家族有生意往來的國家,這可能不是一種巧合。行政令沒有具體提及任何一種宗教,但它在排除穆斯林的同時給予政府官員接受其他信仰人群的自由裁量權,這種做法設定了一種公然違憲的標準。
文章還说,行政令的措辭清楚地表明,特朗普競選過程中所瀰漫的排外和“伊斯蘭恐懼症”情緒,還將給他的總統任期留下污點。
社論甚至拿特朗普的“黑歷史”來反擊這項政策。行政令宣稱要讓美國免受兩種人的侵害:可能對婦女實施暴力行為的人,基於種族、性別和性取向迫害他人的人。《紐約時報》頗具針對性地说:
一位吹噓自己性侵婦女行為的總統,和一位支持歧視同性戀政策的副總統,他們自己可能會害怕這些標準吧。
一番激烈言論過后,社論解釋了該禁令“極度危險”的原因。首先,極端組織可能借這一禁令來傳播這樣一種認知:美國是在和伊斯蘭、而不是與恐怖分子作戰。這種做法如今比其他任何時候都可能取得成功。同時,美國在中東的盟友將有理由質問:當美國最高級別官員們中傷他們的宗教信仰時,他們為什麼要和美國合作並聽從於美國?
對於特朗普禁令引發的大規模抗議,《華爾街日報》、CNN和路透等媒體網站都在頭版做了大篇幅報導。《華爾街日報》指出,在經歷過將近兩天的執行后,禁令的影響範圍和邊界仍不清楚。同時,這項政策還在因法律挑戰和白宮聲明而不斷變化。
在周日晚間發表於Facebook的一份聲明中,特朗普澄清说,這一行政令“不是針對穆斯林的禁令……這無關於宗教,而是關於恐怖主義和保證國家安全。”他還表示,一旦未來90天內安全政策到位,美國將恢復向所有國家發放簽證。
《大西洋月刊》的文章说,特朗普移民禁令已經傷害到美國科學事業。文章稱,在禁令標明的七個國家中,伊朗對美國科研事業做出了尤為卓越的貢獻。伊朗一直以來穩定地向西方輸出智力資源。從火星探索到抗擊埃博拉病毒,再到高級數學,伊朗科學家已經是全部重大科研項目的重要力量。周五,數千位學者聯名發表了一份抗議該行政令的請願書。簽名者包括數十位諾貝爾獎得主。
文章说,在美國國務院資助恐怖分子國家的名單上,伊朗多年來都排在前列。因此,伊拉科學家可能面臨安全官員的額外審查,這也不是什麼不同尋常之事。尤其是,美國還對伊朗核擴散問題深表擔憂。然而,和受到禁令影響的其他國家一樣,1975年到2015年期間沒有任何伊朗移民在美國土地上實施恐怖襲擊。不僅如此,鑒于禁令“一刀切”的特點,它影響到了許多與核研究無關的科學家。
英國《電訊報》的社論則在批判特朗普政策的同時肯定了其中的合理成分。文章说,關於特朗普這一政策,人們需要記住兩個重點。首先,特朗普是在完成他對選民所許諾之事。特朗普當選前就支持限制穆斯林入境的政策。大選中投票的選民知道這是他的計劃,還是選擇他來擔任總統。
第二點,也更為根本的是,所有國家都有控制邊境的權力。放棄這一權力的國家將會承擔重大風險。文章藉機批評了歐盟的邊境政策。
不過,社論也認為特朗普達成意圖的“武斷”方法是存在問題的。針對禁令可能導致的后果,《電訊報》表達了與《紐約時報》大體相同的觀點。
社論肯定了英國首相特蕾莎·梅(Theresa May)對於特朗普這一政策的反應。梅在這個問題上充當了美國的“諍友”:在抨擊其缺陷的同時接受出台禁令的大背景。社論说,特朗普對於移民和極端主義問題的解決方式的確是富有爭議的,但這並不意味着這些問題不存在。
文章來源:界面
Copyright@since2016 chinesenewsus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