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7日 星期一
【美新社訊】7月25日,國際領袖基金會(International Leadership Foundation )在線上举行「領袖及企業高峰會(ILF Virtual Leadership and Business Conference)」,以「向亞太裔抗疫英雄致敬、團結社區重建美國」為主題,褒揚全美亞太裔,以及醫療界,前線工作人員在努力對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上所做的貢獻,並邀請美國醫學、政治、企業等領域著名領袖分享經驗與看法,上線參會者逾千人。
國際領袖基金會表示,全美亞太裔社區迄今共捐贈超過3300萬美元的個人醫護用品與設備,在各地支援前線抗疫人員。該會為此特地在25日的會議中播放了一些新聞短片,分享亞裔為美國社會貢獻的事蹟。
當天,美國交通部部長趙小蘭(Elaine Chao)、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主任福奇博士(Dr. Anthony Fauci);以及國會參議員盧比奧(Marco Rubio)、史考特(Tim Scott);國會眾議員麥卡錫(Kevin McCarthy)、孟昭文(Grace Meng),代表美屬薩摩亞的國會眾議員Amata Radewagen;馬裡蘭州第一夫人金有美(Yumi Hogan);羅德島州副州長麥基(Daniel McKee);亞倫·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主任暨總裁何大一博士(Dr.David Ho);華裔美國奧運游泳選手倪家駿(Nathan Adrian),以及獲獎演員/歌手Mary Millben女士等嘉賓連線,共襄盛舉。
美國交通部部長趙小蘭(Elaine Chao)表示,”這會議一直是年度亮點,那麼的振奮人心,具啟發性,還十分包容。雖然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我們不能面對面相聚,但我很高興這會議在線上舉行了”。
她也提醒说,”亞太裔島民社區給主流美國做那麼多貢獻,國家的經濟活力,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我們貢獻。她強調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期間,人們紛紛避免外出,但社會生活需要維持,從而讓人們認識到交通運輸業的格外重要。
她所率領的交通部也積極採取行動,為確保大眾運輸系統能在安全情況下維持營運,維繫各行各業的供應鏈通暢無阻而努力。
她特地感謝那些“必要行業”的相關工作人員,冒著風險來保護社會,盡量正常運作。她也指出,亞太裔在全美各族群中一向失業率最低,約僅2.3%,而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開始後,卻讓亞太裔遭遇嚴重打擊,失業率升至14%左右;但亞太裔仍積極投入抗疫工作,令人欣慰。
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主任福奇博士(Dr.Anthony Fauci)從1984年裡根時代就任以來,已經服務過6屆美國總統;也是目前,白宮新冠肺炎疫情應對小組成員。
福奇博士也指出,來自亞太裔社區的捐贈,對初期疫情控制工作,有很大幫助。在稱許亞太裔協助抗疫,功勞不小之餘,他也表示,紐約,麻州,有些地方的疫情明顯趨緩了,但有些地區又出現疫情回升現象。現在還不是自滿的時候,大家仍須努力抗疫。
對疫苗研發,博士抱持謹慎樂觀的態度,他指出美國目前正在發展多個候選疫苗,也有不少人自願參加人體試驗,相信2021年初,會有成功的產品問世。但在疫情的未來發展仍不確定之際,佛奇認為各地方市鎮必須努力抑制之外,各人也必須各盡其責。
福奇博士強調,“現在是美國抗擊的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關鍵時刻,直到出現特效藥和疫苗為止,我們需要進一步、加強使用已知的有效的防疫措施:如勤洗手、避開人群、佩戴口罩/面罩、社交距離。只有我們團結一心,才能獲得最終的勝利。”
國際領袖基金會(ILF)創辦人、全美亞裔總商會主席董繼玲(Chiling Tong)指出,福奇博士是世界上傳染性疾病的頂尖專家之一,也是在新型冠狀病毒這議題上美國的最受信任專家。
今天在如何控制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上,整個美國都仰賴他的忠告及方向指引。在電視上,或在國會面前,他都提醒人們,必須合作,來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
國際領袖基金會(ILF)現任主席、白宮亞太裔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徐紹欽(Paul Hsu)出,國際領袖基金會已經走過20個春秋,華府公共事務實習生計劃(Civic Fellowship Program)已經成為全美最富盛名的亞太裔領袖培養計劃之一。
教育及訓練在形塑國家認同上非常重要,國際領袖基金會的推廣公民參與,致力提升亞裔太平洋島民社區的領導力,自我提升能力,並促進其經濟繁榮的崇高使命,在新冠疫情蔓延的這類關鍵時刻,更凸顯其重要性。
白宮亞太裔計劃主任魏郁婷(上圖底排右一),引用商務部部長羅斯在全美亞太裔商業峰會發表的講話,“特別感謝與新型冠狀病毒鬥爭的所有前線工作者,包括在醫療保健行業工作的亞太裔。他/她們是冒著生命危險(其中一些人甚至已經獻出生命)來實踐對社區和人類的承諾,每天都在為使美國成為一個充滿愛心的傑出國家做貢獻。
25日的會議上,國會參議員盧比奧(Marco Rubio)、史考特(Tim Scott);國會眾議員麥卡錫(Kevin McCarthy)、孟昭文(Grace Meng),代表美屬薩摩亞的國會眾議員Amata Radewagen;馬裡蘭州第一夫人金有美(Yumi Hogan);羅德島州副州長麥基(Daniel McKee);亞倫·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主任暨總裁何大一博士(Dr.David Ho);華裔美國奧運游泳選手倪家駿(Nathan Adrian),以及獲獎演員/歌手Mary Millben女士也分享意見。
“公民參與不只是這個國家所珍視的權力,也是額外的機會,來影響一個方向,不只是公共政策,也是社區關於不同興趣主題,以及不同關注點的對話,”佛羅里達州國會參議員盧比奧(Marco Rubio)表示,”繼續前進,保持參與,涉入其中”。
卡羅萊納州國會參議員史考特(Tim Scott)表示,”我們的國家因你們而更好更強; 我們的最好日子就在前面,我們會跨越這關,繼續前進”。
加州國會眾議員麥卡錫(Kevin McCarthy)也指出,過去20年來,國際領袖基金會一直是亞裔太平洋島民社區的基石,他們的努力已為無數美國的未來領袖,提供了在一個不斷改變的世界中所需要的實際訓練,以及生活經驗。
紐約州國會眾議員孟昭文(Grace Meng)呼籲亞裔太平洋島民社區繼續回饋社區。她說,“我們社區的人富有慷慨氣魄,同情心及理解心。將來,我們應該繼續找方法來支持我們彼此、社區、以及國家,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角色。”
“未來,國際領袖基金會造福人們。國際領袖基金會有著很崇高的使命,培養那些準備承擔責任,年輕,有愛心,有見識的青年領袖。”美屬薩摩亞的國會眾議員Amata Radewagen也表示,“不論我們稱那兒為家,不論我們心所嚮往的是什麼,我們的文化及背景是個偉大力量。”
羅德島州副州長麥基(Daniel McKee)指出,“在個人防護用品還很難取得的時候,經由羅德島華人協會的慷慨捐贈20萬件個人防護用品的購買費及運費,來幫助羅德島州保持安全”;他也點名感謝羅德島華人協會主席葉超及會長吳子平。
亞倫·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主任暨總裁何大一博士說,”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各盡本分,減緩這病毒的傳播。 大家需要位科學家爭取時間,以期能以要,抗體或疫苗的形式,提供有效干擾。我向你保證,科學最終將會為這場疫情 提供有效解決方案”。
馬里蘭州第一夫人金有美(Yumi Hogan)說,”在這困難時期,我們的亞裔社區再一次證明,團結,我們就真的更強大。我們會度過這挑戰時刻”。“馬里蘭州是60多萬亞裔居民的家,其中許多人是第一代移民。他們一直不畏艱辛的彼此支持,辛勤工作,以給子女更好的未來,請為你的傳統驕傲,並為他人服務”。
美國奧林匹克選手華裔美國奧運游泳選手倪家駿(Nathan Adrian),就這場危機補充了他的個人看法。他說,”我媽媽是一名護士,所以我了解和對第一線抗擊疫情的醫護人員,充滿感激,想要感謝所有不眠不休,對抗危機的那些亞裔太平洋島民醫療工作人員”。
25日,逾千名與會者中,還包括傑出的亞裔太平洋島民(AAPI)企業和社區領袖,企業家,以及國際領袖基金會公共事務學員。峰會上,特地褒揚在全美各地努力對抗新冠肺炎(COVID-19)的許多亞太裔社區醫療界工作人員,以及積極捐款捐物的社團、結構、和組織。
Anh Nguyen博士(上圖)是休斯頓衛理公會醫院的急診醫學醫師,並且是威爾·康奈爾大學和德克薩斯州A&M的急診醫學臨床講師。 她在已成為從熱點的休斯頓努力不懈,挽救緊急護理中的生命。
Giselle Canilao Relevo(下圖)是一位註冊的呼吸治療師和臨床協調員,也是勇敢與新冠肺炎(COVID-19)作戰的眾多前線工作者之一。
TJ Kim是Landon學校的傑出學生,他藉由 “空中作戰物資”的項目,親自開小飛機,為弗吉尼亞州農村急診醫院等偏遠地區提供必要的醫療設備及物資。
新冠疫情严重影响了美国民众的生活,甚至造成与新冠病毒相关的种族主义和仇恨事件不断增加,但全美各地华裔/亚裔仍然经由多重努力,整合社区资源,携手团结,一起采购并捐赠个人防护用品(PPE),以缓解美国各地所面对的短缺危机。
國際領袖基金會指出,為褒揚全美亞太裔社區在協助美國抗疫上的貢獻,該會特地與全美亞太裔組織,與亞太公共事務會(APAPA),慈濟基金會美國總會,道安基金會,百人會,北美洲台灣商會等合作,推出【UnitedUSA平台】,正陸續核實、記錄亞太裔太平洋島民社區已捐贈價值超過3300萬元的1000萬件個人防護用品,造福了2800多個機構的等等事蹟,包括羅德島華人協會,紐約青年家俱樂部 等的捐贈細節,證明文件,希望這平台將來能累積成為亞裔社區對美國有重大貢獻的參考資料庫。
國際領袖基金會:
International Leadership Foundation,簡稱ILF,是非營利組織,致力促進美國亞太裔社區的公民參與、領導能力、賦予權力和經濟繁榮,以增加美國國家的多元性。
國際領袖基金會的使命是在公共服務領域培養具有公民意識的未來亞太裔領導人。創辦於2000年的國際領袖基金會已提供獎學金和教育項目給1萬多名美國亞太裔學生。查詢詳情可上網,www.ILFnational.org。
全美共有20個分會。各分會會長和共同主席,包括林美蓮、陳鈞亞(舊金山),洪逸青、蔡慶雲(洛杉磯),吳小燕(西雅圖),黃亞村、馬勇(紐約),黃國清、何西典(華盛頓DC), 葉超、吳子平(新英格蘭), 孔慶超(底特律),傅惠芬(芝加哥),嚴培達(奧蘭多),簡衛(亞特蘭大),劉秀美 (休士頓),王秀雲(丹佛),陈海娜(北卡) ,谷祖光、陳文珊(達拉斯)等,以及委員會主委,白越珠,俞乃奮,孫陳小鳴,黃金森,李蔚華,沈郭逸媛,ILF代理執行主任 Linh Hoang。
相關報導與鏈接:
全美亞太裔集合及動員社區力量紓解災情 募集捐贈價值超過3100萬美元物資
赵小兰与总统亚太裔事务委员会共庆亚太裔传统月
國際領袖基金會洛杉磯分會舉行第八屆年會暨2019年理事就職餐會
Copyright@since2016 chinesenewsus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