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7日 星期一
【美新社劉驍宗洛杉磯報導】近日,加州財務長馬世雲(Fiona Ma)女士成為彭博(Mike Bloomberg)競選團隊之全美亞太裔聯合主席。2月28日晚,馬世雲女士攜手彭博女伴、前紐約州銀行業監管人戴安娜·泰勒(Dianna Taylor)女士,以及上百位洛杉磯地區少數族裔中小企業主、社區領袖為彭博競選美國總統造勢。
并針對當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和其對當地經濟帶來的衝擊發表講話,呼籲亞裔社區民衆和中小企業積極面對。当天,特別將活動場地訂在华埠知名餐廳,以鼓勵生意備受波及的華人企業。
加州財務長馬世雲(Fiona Ma)女士(左二)、哥倫比亞市市長斯蒂芬·本傑明(Stephen K. Benjamin,右二)、加州參議院多數派領袖羅伯特·赫茲伯格(Robert M. Hertzberg,右一) 、洛杉磯縣地稅估值官潘杰夫(Jeffrey Prang)接受采訪。
當天,加州財務長馬世云(Fiona Ma)女士向來賓們介紹自己支持彭博(Mike Bloomberg)美國總統的原因:
首先,馬世云指出自己是出生和成長在紐約,因此也見證了彭博(Mike Bloomberg)出任三屆紐約市市長的歷程。紐約市是全美最大的城市,其年度預算甚至超過美國45個州,同時也是全美最多元化的城市。彭博在“9.11”事件後當選為紐約市市長,可以說拯救了被那次恐怖襲擊事件沉重打擊的紐約市和美國。
在2002-2003年SARS疫情發生時,彭博市長通過電話會議協調統籌各部,帶頭走訪中國城,鼓勵民眾,不要驚慌,支持本地經濟;在2007-2008年金融危機肆虐時,彭博獲得市議會的支持,破例出任第三任市長。因為市議員們信任他,城市需要他,帶領大家度過難關。
彭博擔任市長期間,展現強有力的領導才幹,推動諸多舉措:如控槍運動、公共健保、公共教育、女權運動,環境保護,等。同時,他是一個白手起家的成功企業家,也是“美國夢“的代表和活生生的範例。
彭博重視多元化的重要性,因此他是“團結美國,而不是分裂美國(Unite Us, not Divide us)”。 “作為華裔美國人,大家是平等的公民、平等的納稅人、平等的企業家、需要被平等地對待,而不是被當今總統分等區別對待。”馬世云如此說道。
馬世云呼籲大家的支持同時,也強調指出,如果是無黨派或者共和黨派選民,希望投票選彭博(Mike Bloomberg)當美國總統的話,一定要從縣、城市的競選部門、或者投票站,重新獲得民主黨派的選票(Democratic Ballot),不能在原先的選票上手工填寫彭博的名字。
有效的選票上必須要有印刷的彭博(Mike Bloomberg)的姓名,正確填寫和選擇後,才能算是有效的選票。
彭博女伴,前紐約州銀行業監管人戴安娜·泰勒(Dianna Taylor)女士,與彭博(Mike Bloomberg)共處共事20餘年。面對上百位洛杉磯地區少數族裔白人主,社區領袖,戴安娜·泰勒指出:
彭博前市長相信團結移民的力量,來創造就業機會,改善社區,為了所有人,發展經濟和推動社會進步。因為他自己就是來自移民的家庭,從小被教導,在美國要通過勤奮的工作,才能獲得美好的生活。從他的父親,彭博從小領悟了“對某些人的歧視,是對所有人的威脅”,需要團結所有的人,共同努力,共同完成目標。這樣的信條幫助他白手起家,,打造了超過2萬名員工的成功企業,並擔任紐約市市長12年之久。
彭博前市長不是顯赫家族的後代,他靠著自己的雙手和辛勤努力,實現了大家都在追求的“美國夢”。這樣的成功機會只有在美國會有,也屬於在座的每個個人。這也是彭博前市長站出來,長期美國總統的原因,因為現在的美國被“帶偏”,彭博前市長希望重塑美國,重塑“美國夢”。
戴安娜·泰勒也指出,在“ 9.11”事件後,彭博出任紐約市長,經歷兩次蕭條期,先後創造了45萬個工作機會;彭博相信“做比說難”,因此他不喜好在應對危機方面,彭博也富有經驗,先有“ 9.11”重建,之後SARS,再有颶風“桑迪”;他與社區和民眾,保持誠實及通暢溝通,確保民眾有所成就,不會恐慌。
如果當選,彭博前市長將繼續促進兩黨合作,促進美國的團結,完成共同的目標;推動移民制度改革,投資和保護美國本土工人同時,也保護移民的利益;增加預算,增加對中小企業的投資,解決住房危機和問題;也將保護全民健保制度,降低健保成本,向更多民眾提供健保。
戴安娜·泰勒頂尖大家傳播彭博前市長事蹟,讓更多的人知道,他和現在總統的不同和過人相對,也讓大家支持,在3月3日把珍貴的選票投給彭博前市長。
洛杉磯(羅省)中華總商會主席莊佩源以個人名義支持此次造勢大會,感謝加州財務長馬世云(Fiona Ma)和彭博(Mike Bloomberg)竞选團隊,对洛杉磯地區华裔和少数族裔中小企業的重视、关心和支持,特别是在目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和其對當地經濟帶來的衝擊的情况下。
此次造势活动主要召集人、洛杉磯縣縣保險專員、華興保險總裁張國興(左)与首席战略官張洛萱(右)也表示,华裔亚裔希望總統候選人能聽到族裔的心聲、重視亞裔的利益、幫助亞裔發聲。彭博(Mike Bloomberg)竞选團隊是第一個來到華裔社區,顯示對華裔社區的重視與支持。
曾經是洛杉磯華埠服務中心前董事、加州參議院多數派領袖羅伯特·赫茲伯格(Robert M. Hertzberg)對洛杉磯和華埠十分關心,他強調當今的總統喜歡“推特治國”,而不是真正領導國家。
如果,彭博是總統的話,在當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他不會在記者會上與自己的團隊表達相反的說法,而是掌握主動,應對危機。
羅伯特·赫茲伯格強調,彭博擔任紐約市長期間政績優秀,如高中畢業率提高30%;建造了17.5萬個可負擔住房;發動環境保護,推動控槍運動,等等,最重要的是“完成任務(Get the work done)”!
哥倫比亞市市長斯蒂芬·本傑明(Stephen K. Benjamin)強調是彭博前市長是白手起家的創業者和領導者(Leader);是有眾多優秀政績的“人民公僕”(Public Servant);是能夠面對和戰勝諸如控槍、住房危機、環境變化等嚴峻挑戰的行動家(Doer)。
而集合這些重要品質於一身的優秀領袖就是彭博(Mike Bloomberg)前市長。
加州眾議員周本立(Ed Chau)強調,美國走到一個十字路口,因為國家和人民的分化,讓對目前的白宮失去信任。他希望美國能夠恢復到誠信法制、人人平等、不受歧視。
彭博前市長來自移民家庭,實現了“美國夢”,他是一個行動者(Doer)並且完成任務,他鼓舞了許多人。這也是他支持彭博前市長競選美國總統的原因。
洛杉磯縣地稅估值官潘杰夫(Jeffrey Prang)強調,希望大家團結起來,終結現任總統連任。
彭博前市長擁有最好的個人履歷,最成功的政績,平對對待少數族裔、甚至是LGBT群體的利益,可以說是民主黨最好的候選人。
彭博女伴,前紐約州銀行業監管人戴安娜·泰勒(Dianna Taylor)女士不僅是彭博的分身之一,更協助彭博爭取更多女性選民的選票。
在當天造勢大會之前,戴安娜·泰勒就在加州奔走拜票和造勢。活動當天,也吸引眾多女性支持者蒞臨助陣。
造勢大會當天,上百位洛杉磯地區少數族裔中小企業主、社區領袖出席,並以個人名義,支持彭博(Mike Bloomberg)競選美國總統。
來賓中還有:加州司法廳副檢查長劉馨儀,蒙特立公園市前任市長、現任市議員陳讚新;中華會館主席廖美華、副主席李金生,前任主席梁永泰、前主席張自豪、前主席方傑洲;洛杉磯(羅省)中華總商會會長陳嘉汶,華美博物館之友會會長阮桂銘博士,南加州廣府人聯誼會會長陳燦培,大洛杉磯華人華僑論壇主席溫桂芃等傳統僑社及新僑僑社代表,以及北美華人會計師協會副會長張青會計師,美中工商協會會長李世海、前任會長周芳,喜馬拉雅資本首席運營官常勁,美國山東商會會長田平春,知名律師杜惠莉、楊安立等工商界代表。
Copyright@since2016 chinesenewsus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