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7日 星期一
【僑報訊】在週三(19日)舉行的民主黨參選人辯論中,桑德斯是唯一認爲獲得最多代表支持的參選人應該在民主黨全國大會(DNC)上贏得提名的人。
據Salon報道,桑德斯說:“這個‘過程’包括500名超級代表參加第二輪投票。所以我認爲人民的意志應該獲勝。是的,得票最多的人應該獲得提名。”
《華盛頓郵報》的一篇分析文章給出的結論稱,因爲承諾代表過於分裂,桑德斯雖然是一個“難以追上的領跑者”,但是卻“無法獲得提名”。選舉預測機構Nate Silver的模型預測,有40%的機會出現沒有參選人贏得半數代表支持的情況,而這是贏得提名的最低門檻。
如果第一輪投票中沒有參選人獲得足夠多的承諾代表支持,那麼還會進行第二輪投票。根據新的民主黨規則,被排除在第一輪投票之外的數百名超級代表將獲許投票。承諾代表將不再被束縛,可以支持自己選擇的任何參選人。
除了桑德斯外,拜登、布蒂吉格、克洛布徹、沃倫以及彭博都認爲應該沿用這一程序。而桑德斯是唯一對此持反對意見的參選人,預計他雖然能夠領跑,但是卻無法達到獲得提名的門檻。
桑德斯的所有5名辯論對手都承認,他們擊敗桑德斯最好的機會在第二輪投票中。
對桑德斯的對手來說,最可行的方法是舉行“競逐大會”(contested convention)。但是歷來出現這樣的情況時,不管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都因此遭遇失敗。
自1952年以來就再也沒有出現過進行第二輪投票的情況,而自1972年DNC以後,也沒有再舉行過合法的“競逐大會”。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的數據顯示,在現代政治時代之前,“競逐大會”很普遍,但是這種黨內鬥爭選出的候選人絕大多數都在大選中落敗。
出現“競逐大會”的可能已經爲一些民主黨人敲響了警鐘。一位曾參與奧巴馬兩次競選活動的民主黨人說,這樣的大會將是“民主黨人能想象得到的最大噩夢”,並且將不可避免地變成一場“徹頭徹尾的鬧劇”。(張楊編譯)
Copyright@since2016 chinesenewsus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