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7日 星期一
【美新社:杨憬石家庄报道】由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河北省人民政府、中国新闻社主办的第十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于10月12日上午9:00在石家庄盛大开幕。来自五大洲61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家海外华文媒体高层人士齐聚一堂,以“‘牵手世界,见证时代——华文媒体的‘中国故事’”为主题展开高层对话,共论华文媒体生存发展之道。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沈跃跃在第十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开幕式上致辞。沈跃跃表示,7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亿万中国人民,勇于探索、不断实践,创造了波澜壮阔的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传奇,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作为中华儿女,我们为伟大祖国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无比自豪。
回顾70年悠悠岁月,一代又一代的华文媒体人,以民族复兴为己任,以振兴中华为使命,心怀祖(籍)国,情系桑梓,积极向世界介绍繁荣稳定、和平发展、文明进步、独具魅力的当代中国,为塑造中国形象、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中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海外华文媒体已经成为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平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海外华文媒体肩负新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沈跃跃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讲好“中国故事”。
第一、从历史维度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只有了解一个国家从哪里来,才能弄懂这个国家今天怎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也才能搞清楚这个国家未来会往哪里去和不会往哪里去。”
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中国拥有丰富的故事资源。只有了解中国的历史,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的现在。读懂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一百七十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8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的发展史,才能更好地理解当今中国历史性变革和成就背后所蕴藏的内在逻辑,也才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为什么“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为什么“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沈跃跃致辞(中新社:韩海丹摄)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希望华文媒体的朋友,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在中国历史的叙事中理解“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读懂“中国立场”和“中国智慧”,讲清“中国道路”和“中国理念”,讲好“中国故事”和“中国方案”。
第二、从现实维度讲好中国故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代中国最宏大、最精彩的故事。新中国70年是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幅跃升的70年,是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的70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关注、认同与时俱增。但我们要清醒认识到,中国目前仍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讲好中国故事,就要讲好我们正在做的事情,讲好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讲好“一国两制”成功实践,讲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中国主张,加深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了解,增强各国对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的认识,对和平发展、多姿多彩、文明进步中国的认同。希望华文媒体朋友立足当前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客观反映新中国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第三、从未来维度讲好中国故事。展望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航船正在破浪前进,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必将书写出更新更美的时代篇章。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要以更长的时间轴观察中国经济,认清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后劲足的基本面。希望华文媒体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利用你们融通中外的优势,针对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点,宣传中国和平发展的理念、主张和实践,将中国立场国际表达,避免误解、消除偏见,让更多海外读者和外国友人客观真实地了解中国正在继续团结奋斗,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沈跃跃致辞(中新社:韩海丹 摄)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言,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
今年适逢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举办第十届,自2001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届的华文传媒论坛,如今已成为开放性、国际性的华文媒体高层峰会,成为世界华文媒体汲取力量的精神家园,为促进海外华文媒体与中国的联系、沟通与合作,探讨海外华文媒体生存发展,表达海外华文媒体心声,讲好“中国故事”搭建了平台。
本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以“牵手世界、见证时代——华文媒体的‘中国故事’”为主题,很有意义。希望广大华文媒体朋友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汇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正能量。
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务院侨办主任许又声出席第十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开幕式并致辞。许又声表示,岁月不居,时间如流,两年一届的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已整整举办了十届。近二十年来,我们一起见证了世界风云的变幻,也见证了中华民族许多历史的时刻。不久前,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北京,中国政府和人民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自世界五大洲近一百五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两千名海外侨胞应邀参加了这一盛典,共同见证中国繁荣富强、社会发展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的昌隆盛世。也切身体会到中国政府对海外侨胞的关怀和重视。展开新中国70年的历史长卷,海外侨胞支持新中国建设的一幅幅感人画面,一页页壮丽的篇章跃然纸上。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一大批海外华侨科学家,历经艰辛毅然回国。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呕心沥血,创造出“两弹一星”等举世瞩目的科学成就。改革开放初期,又是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率先回国投资兴业,为我们带来了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有力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伟业。
许又声致词(中新社:韩海丹 摄)
七十年来,海外侨胞慷慨解囊,爱心汇集中国各领域慈善公益事业,表现出血浓于水的同胞赤诚;七十年来,海外侨胞始终以民族大义为重,不遗余力抵制各种封建势力,坚决维护中国的统一和尊严;七十年来,海外侨胞积极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推动文化交流互建,搭建起中外友好的重要桥梁。在七十年新中国的建设、改革和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海外侨胞功不可没。扎根海外,遍布全球的华文媒体是新中国七十年砥砺奋进的见证者、记录者。在这七十年里,海外华文媒体客观公正讲述中国故事,讲述中国百姓的喜怒哀乐,架起了中国与世界沟通理解的桥梁,让世界逐步了解和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七十年来,海外华文媒体植根华人社会,服务当地民众,促进主意融合,维护华人权益,为推动海外华人社会的发展,为增进中外友好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海外华文媒体已经成为维系海外华人社会的重要纽带,成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载体,也成为一支独具特色的国际舆论力量。
许又声表示,近年来,国际上保护主义、孤立主义、零税主义等利益全球化的思潮不断抬头,世界更加变化莫测。在这种背景下,世界把目光投向中国,期待听到更多来自中国、来自华人社会的声音。我们相信,作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海外华文媒体一定能够利用自身的天然优势和亲和力,顺应先进技术的飞速发展、遵循新兴媒体的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积极推动传统媒体的内容传播优势向新媒体延伸,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以贴近当地民众的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华人故事、讲好驻在国故事。不断增强凝聚力、提升影响力、赢取公信力。共同营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为增进中国与世界的了解与友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无论是身处海峡两岸,还是远离千山万水,共同的文化血脉和民族情感把我们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近二十年来,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一直秉承联谊、交流、合作、发展的宗旨,为表达海外华文媒体的心声,促进世界华文媒体之间以及与中国大陆传媒界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华文媒体整体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本次论坛的主题是“牵手世界,见证时代——华文媒体的‘中国故事’”。希望大家围绕这一主题畅所欲言,共见真知,凝心聚力,共谋全球华文媒体合作发展大计。
河北省委书记王东峰出席第十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开幕式并致辞。王东峰表示,河北地处京畿要地,东临渤海,西依太行,北依燕山,南望黄河,全省陆地面积18.8万平方公里,海岸线487公里,拥有秦皇岛港、唐山曹妃甸港、沧州黄骅港三大港口,货物吞吐量12亿吨,是沿海开放省份,总人口7500多万。河北文化底蕴深厚,5000多年前,黄帝、炎帝、蚩尤在涿鹿合符结盟,实现了中华民族第一次大融合。2000多年前河北大冀孕育了绚丽多彩的燕赵文化,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70多年前,党中央和毛主席移驻西柏坡,书写了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光辉史篇。
新时代河北充满希望,充满生机与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知之深、爱之切,上世纪80年代,总书记在河北正定工作,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七次视察河北,特别是亲自谋划推动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筹办北京冬奥会等重大国家战略和国家大事,给河北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战略支撑。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把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作为政治职责为政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聚全省之力,办好三件大事,打好六场硬仗,实施八项战略,推进九项改革,推动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不断开创新的局面。
王东峰致辞(中新社:韩海丹 摄)
今年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7.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7%,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4%和9.3%。各项指标增幅创近年来最好水平。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省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中央各个部委和北京天津乃至全国兄弟省区市的大力支持结果,也包含着我们广大海外华文媒体朋友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多年来,海外华文媒体始终秉承爱国情怀,心系祖国发展,为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智慧和力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真实立体全面的向全世界展示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弘扬中华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大家重视河北,关注河北,支持河北。在宣传推介河北,扩大交流合作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为让世界了解河北,让河北走向世界提供了有利条件,营造了良好的国际舆论氛围,对此河北人民永远铭记在心。
今天高朋满座,有朋自远方来不易乐乎。来自五大洲50余个国家地区的420多家华文媒体朋友相聚河北,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牵手世界见证时代华文媒体以中国故事为主题,共商合作与发展大计,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努力。希望广大华文媒体持续发挥国际性开放性的优势,更多的宣传新时代河北面临的重大机遇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推动的三件大事,宣传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生动实践,提升河北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希望广大华文媒体发挥人才荟萃人脉广泛的优势,帮助河北搭建沟通桥梁,拓展合作空间,吸引更多的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和外国朋友来河北投资兴业,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希望广大的华文媒体发挥技术先进资源丰富的优势,深化与河北媒体的交流互鉴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提高传播的引导力和影响力,公信力,更好地弘扬主旋律,汇聚正能量。我们将竭诚的搞好服务,提供有力的保障,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与大家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中央统战部副部长谭天星主持第十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开幕式(中新社:韩海丹 摄)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郭卫民出席第十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中国新闻社社长章新新在第十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上发表题为《融通世界、见证时代——华文媒体与“中国故事”》的主旨报告。报告分析了华文媒体的发展现状,并指出,华文媒体依然是凝聚华人的纽带、族裔发声的平台、文化传承的载体、交流对话的桥梁,作为构成海外华人社会重要支柱之一的作用依然突显。
章新新致辞(中新社:韩海丹 摄)
章新新并且表示,中国新闻社一直为华文媒体深度关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服务。在此,我想对各位华文媒体朋友表达几点希望:
希望华文媒体携起手来,共同传播“一带一路”倡议的愿景,共同记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同频共振、合作发展,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发挥媒体的桥梁纽带作用;
希望华文媒体密切关注中国的和平发展与文明进步,以媒体的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原则报道中国,向国际社会全面、真实、生动地讲述中国的发展故事;
希望华文媒体深度聚焦华侨华人对“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贡献,展示华侨华人融入主流社会的努力和成就,推动建设和睦相融、合作共赢、团结友爱、充满活力的华人社会;
希望华文媒体加快战略转型与融合发展,依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华文媒体联盟建立信息资源的共享机制,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构建起华文媒体繁荣发展的新格局。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带一路”追求的是百花齐放的大义,而不是一枝独秀的小利。新闻媒体是历史的记录者、现实的守望者、未来的开创者。我们愿意携手全球华文媒体共筑“一带一路”连心桥,共绘媒体合作新蓝图。
当天开幕式上还举行了“转型求生,融合求变”的高端论坛
部分与会嘉宾合影留念
部分与会嘉宾合影留念
部分与会嘉宾合影留念
部分与会嘉宾合影留念
摄来自五大洲61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家海外华文媒体高层人士共襄盛举,参加了本次活动 (中新社:韩海丹 摄)
Copyright@since2016 chinesenewsus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