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7日 星期一
![]() |
(綜合報導)「2019年畢業生,我是其中之一,我的家族正成立助學金清償他們的就學貸款。」非裔美籍富豪史密斯(Robert F. Smith)這席話,近期在全美激起千層浪。
債務重壓忙、盲、茫 財富積累不及過去幾代
非營利組織「大學入學與成功研究所」(TICAS)分析聯邦數據發現,全美四年制大學大四生中,約三分之二揹負學貸債務。2017年,這些還沒出社會的學子平均負債近2萬9,000美元,比1996年高出逾一倍,而手頭較不寬裕的非裔美籍學生,往往揹負比白人還重的學貸債務。
聖路易聯邦準備銀行研究悲觀形容,深受債務困擾的千禧世代有志難伸,恐淪爲美國「迷失的世代」。
對1980年代到1990年代間出生的千禧世代而言,生不逢時是共同感嘆,除了學貸債務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不少人出社會時剛好碰上2008年爆發的金融海嘯與經濟衰退,時運不濟。儘管10年來景氣逐步好轉,他們仍輸在起跑線上,比起1930年代大蕭條後出生的每代美國人,千禧世代同齡階段累積的財富最少、結婚率最低,自然也更難養兒育女。
如今,全美7,200萬千禧族中,超過一半年紀步入三字頭,最年長的千禧世代今年約38、39歲,即將邁入中年。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最新數據卻顯示,無論千禧族再怎麼努力,可能永遠追不上過去幾代美國人的人生成就。
聯準會經濟學家去年從收入、負債、資產與消費數據,分析千禧世代和X世代(1965至1980年間出生)與戰後嬰兒潮(1946至1964年間出生)相比的情況。
研究發現,經通膨調整,2016年千禧世代家庭平均淨值約9萬2,000美元,比2001年X世代家庭少了近40%,也比1989年戰後嬰兒潮家庭少了約20%。至於薪資,在同齡階段,X世代全職工作的一家之主賺得比千禧世代多18%,戰後嬰兒潮則多了27%。
諷刺的是,千禧世代所受教育水準雖優於過去幾代,但大學文憑經常是付出極高成本換來的。研究顯示,2017年千禧世代學貸平均欠款10萬600美元,比2004年X世代多了逾一倍。
隨著經濟復甦,房價節節攀升,薪資漲幅跟不上,許多千禧世代大部分收入拿去償還學貸債務,選擇只租而不買屋,買車也成了奢求,財務壓力與日俱增。
嘉信理財集團(Charles Schwab)5月公佈調查顯示,受訪約380名千禧族中,62%是「月光族」,只有38%認爲個人財務狀況穩定,千禧世代財務不安定感高於戰後嬰兒潮、X世代。
大學學費是不小的負擔,許多家庭或年輕學生都揹負沉重的學貸,家長如果希望子女在大學畢業後不會承擔難以還清的債務,就必須小心計算。
學貸公司「College Ave Student Loans」的調查顯示,在1307名受訪學生中,六成以上表示瞭解不同類型的貸款和還款計劃,但有近四成不確定私人和聯邦貸款的分別。因此建議在貸款上大學前,學生應當知道以下3件事:
在申請貸款前,退一步看看學費總數如何耗掉你的「免費資金」,包括獎學金和助學金。倘若必須借錢,首先申請聯邦貸款,因它的條款對借款人較爲友善。
還款過程開始後,才是你能否負擔得起貸款的真正考驗:每月還多少錢?College Ave的執行長狄保羅(Joseph DePaulo)說,貸款金額、利率和還款期限是3大考慮準則。
較長還款期的月付額較少,但需要更長時間才可擺脫債務。與此同時,較低利率表示月付額有較大部分用來還本金。清楚還款細節也有助瞭解哪種貸款符合每月預算:在應付租金、電話費和各項費用的同時,是否還能輕鬆償還學貸?
聯邦學貸和銀行貸款的主要分別,是聯邦向借款人提供的某些條款,可能無法透過私人貸款獲得。例如,聯邦貸款提供根據收入制定的還款計劃,減輕借款人的重擔;學生在畢業後、離開學校或把上課時間減至一半以下,才開始還款,而且提供固定利率。
相反的,私人學貸可能有固定或浮動利率,並可能要求學生在上學期間就開始還款,而當中累積的利息會加到所欠的本金上。此外,如果學生在還款時遇到問題,就必須與貸方合作找出解決方法,私人學貸沒有根據收入制定的還款計劃。
年輕人爲了完成高等教育而受到學貸沉重壓力,近幾年受到輿論高度關注。根據信用調查機構Experian公佈的統計報告,美國年輕人平均揹負學貸爲3萬4144元,這個金額比10年前足足增加了62%。美國聯準會(Federal Reserve Board)的報告則指出,全美大學貸款總金額已經來到1.6兆元之多。
美國教育債務目前已超過1兆6000億元,帶給美國人的負擔大於汽車貸款或信用卡債。學生畢業時的平均學貸總額約爲3萬元,遠高於1990年代的1萬3000元。
Copyright@since2016 chinesenewsus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