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美新社! 請登錄 註冊

美新社

陳玲華廣告

首页 > 今日焦點 > 即時

美“洞察”号完成“挽救”测温装置第一步

發佈時間:2019年07月02日 05:33 來源:新华网 评论:0條 點擊:4557次

美“洞察”号完成“挽救”测温装置第一步

  新华社洛杉矶7月1日电(记者谭晶晶)美国“洞察”号火星无人探测器团队1日说,已远程操控“洞察”号的机械臂,成功将因故障“搁浅”的测温装置下探长钉的支撑设备移除到一旁,迈出让测温装置重新“上线”的第一步。

  “洞察”号的测温装置由德国航空航天中心提供,放置在火星表面,用于测量火星“体温”及内部热流动。该装置配有一个长约40厘米、代号“鼹鼠”的自锤式长钉,能像机器人一样从火星表面下探至5米左右深度展开测量。但“鼹鼠”今年2月开始执行任务后不久即受阻“搁浅”,仅能下探30厘米左右。

  据任务团队介绍,“洞察”号的机械臂上周成功将“鼹鼠”的支撑设备上提,放置在“鼹鼠”一侧。这样视线就不再受到遮挡,能清楚直观地看到“鼹鼠”的状况,便于制定下一步救助方案。

  “洞察”号工程师特罗伊·赫德森说,任务团队已完成拯救“鼹鼠”的第一步。尽管整个任务还在进行中,但团队非常兴奋,因为距离让“鼹鼠”重新恢复工作又近了一大步。

  相关分析认为,“鼹鼠”停止下探的一个可能原因是火星土壤提供的摩擦力不足,难以抵消设备下探的后坐力,结果“鼹鼠”只在原地“弹跳”,而无法向下掘进。在这种情况下,任务团队计划使用“洞察”号的机械臂按压“鼹鼠”附近的土壤,以增加土壤的摩擦力,帮助“鼹鼠”继续下探。

  还有一种可能性是遭遇岩石。虽然“鼹鼠”在设计时配备了铲除小石块的功能,而且任务团队在选择装置安放地点时已尽量避开岩石较多区域,但体积较大的岩石仍会影响其正常工作。这种情况比较糟糕,因为“鼹鼠”没了支撑设备后,机械臂将无法抓住它换地方重新下探。

  本月晚些时候,在机械臂的抓手释放“鼹鼠”支撑设备后,“洞察”号上的相机将给“鼹鼠”拍摄一些细节照片,帮助团队进一步明确故障原因,制定下一步方案。

  “洞察”号于去年11月26日在火星艾利希平原成功着陆,执行人类首次探究火星内部的任务。



發表評論 已有0 條評論

  • *用户名:
  • *我的態度:
  • *驗證碼:
    驗證碼
国泰银行上海灘餐廳張青會計師事務所權威保險史坦福領袖教育鄧彼得律師事務所
鄭博仁律師事務所美國奧淇國際金融華埠服務中心凱悅大酒樓銀泰珠寶華興保險方孝伟律师事务所

Copyright@since2016 chinesenewsus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