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美新社! 請登錄 註冊

美新社

陳玲華廣告

首页 > 今日焦點 > 即時

NASA:通過月壤也能研究太陽曆史和生命演化進程

發佈時間:2019年06月23日 22:38 來源:新華社 评论:0條 點擊:4038次

原標題:通過月壤也能研究太陽曆史和生命演化進程

  新華社華盛頓6月22日電(記者周舟)美國航天局日前宣佈,其科研團隊發現月壤可以成爲人們瞭解早期太陽活動的窗口,從而爲地球何以能夠孕育生命提供證據。

  研究人員此前發現,月壤中鈉和鉀的含量遠少於地球土壤,但一直不明白爲何如此。

  研究人員在美國《天體物理學雜誌通訊》發表論文說,他們用計算機模擬了太陽系在慢速、中等和快速旋轉的恆星下的演化,發現了月壤中鈉和鉀的含量遠少於地球土壤的奧祕,這可能是因爲來自太陽的帶電粒子將這兩種元素擊出月球。

  他們發現,只有慢速旋轉的恆星能夠向月球表面噴射適量的帶電粒子。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些帶電粒子將足夠的鈉和鉀撞擊到太空中,留下今天我們看到的月壤樣本或月球隕石中鈉和鉀的含量。

  研究人員說,早期太陽自轉速度比半數新生恆星要慢。他們估計,在最初10億年中,太陽至少需要9到10天才能完成一次自轉。

  研究人員認爲,早期太陽的自轉速度是“地球理想型”,這一自轉速度下的帶電粒子噴射狀態爲地球孕育生命創造了條件。

  論文顯示,正因爲早期太陽旋轉速度較慢,46億年前,來自太陽的帶電粒子正好可以將地球表面並不利於生命孕育的氫和氦大量“吹”走;地殼固化後,火山又逐漸噴發出二氧化碳、水和氮,從而孕育了最早的細菌生命;地球形成的磁場足以保護生命不受太陽粒子侵害。

  美航天局戈達德航天中心天體物理學家普拉巴爾·薩克塞納說,太空天氣可能是太陽系行星演化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而月球能夠成爲了解過去的窗口,因爲它沒有大氣和板塊運動,所以太陽粒子活動會在月壤中留下證據。



發表評論 已有0 條評論

  • *用户名:
  • *我的態度:
  • *驗證碼:
    驗證碼
国泰银行寶爾博物館上海灘餐廳張青會計師事務所DSC美芝秀郝琦聯合律師事務所
鄭博仁律師事務所美國奧淇國際金融華埠服務中心凱悅大酒樓華興保險權威保險史丹福領袖教育

Copyright@since2016 chinesenewsus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