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7日 星期一
原標題:美國一藥企 斥資千萬美元賄賂醫生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近年來,美國阿片類藥物濫用成災,每年數萬人因成癮性藥品濫用而死,這一社會弊端日益引發公衆擔憂。美國政府部門的統計顯示,過去20年間,美國已有將近40萬人死於阿片類藥物過量,其中不但有從街頭買到的可卡因、海洛因等毒品,而且還充斥着大量從藥房流出的處方類鎮痛藥。
就在這種情況下,一樁製藥公司賄賂醫生亂開藥的案件引發全美各大媒體關注。一個聯邦陪審團5月宣讀裁決,裁定Insys Therapeutics製藥公司創始人以及其他4名高管詐騙陰謀罪名成立,這意味着他們將面臨最高20年監禁的刑罰。
調查顯示,這家藥企在短短几年間向美國各地醫生行賄,賄金總額超過1000萬美元,換取他們大量給患者開強效鎮痛藥芬太尼噴霧劑。這款藥劑具有成癮性,原本只能用於給癌症晚期患者緩解劇烈疼痛,但是不少醫生卻輕易開給非癌症患者、且過量開藥。
相關案情曝光後,美國輿論普遍憤慨,強烈要求問責製藥公司及其高管人員。觀察人士注意到,這家制藥公司的芬太尼噴霧劑銷售收入驚人,僅2015年銷售額就高達3.295億美元,令人更加擔憂美國阿片類藥物的泛濫情況。
藥企高管落馬 賄賂醫生亂開藥
美國馬薩諸塞州首府波士頓一個聯邦陪審團經過長達15天的討論,5月2日作出一項頗不尋常的裁定:美國Insys Therapeutics製藥公司創始人約翰·卡普爾以及另外4名公司高管涉嫌賄賂醫生,5人被控詐騙陰謀罪名成立。
依照美國法律,上述5名被告將因此面臨最高20年的牢獄生涯。美國法院預計會在晚些時候宣佈對他們的具體量刑。
這樁案件一經曝光即備受美國各大媒體關注,頻頻登上報刊頭條。美國近年阿片類藥物濫用成災,而此次涉案的製藥公司多年來運行一個專門賄賂醫生的腐敗網,指使醫生給不需要鎮痛劑的患者大量開藥,使得該公司的阿片類藥物銷售額扶搖直上。
卡普爾現年76歲,他所創辦的Insys Therapeutics製藥公司生產一款名爲Subsys的芬太尼噴霧劑。芬太尼具有成癮性,是一種強效鎮痛藥,效力是嗎啡的80至100倍,過量皮膚接觸、吸入則可致命。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2012年批准Subsys芬太尼噴霧劑上市,但只允許使用這款藥劑給遭受嚴重疼痛的癌症患者緩解症狀,而這通常意味着癌症晚期患者。
調查顯示,該製藥公司多年來向美國各地的許多醫生行賄,換取他們在爲患者開藥時儘量提供芬太尼噴霧劑。
不少醫生收受賄金後,不但向非晚期癌症患者違規供應芬太尼噴霧劑,就連給非癌症患者開藥時都會開出芬太尼噴霧劑,且劑量嚴重超標,這些案情曝光後,引發美國公衆強烈憤慨。
2012年至2015年,這家制藥公司塞給美國醫生的賄金總額超過1000萬美元。不過這筆“鉅款”與製藥公司賺得的利益相比,仍是小巫見大巫,例如Subsys芬太尼噴霧劑僅2015年一年的銷售額就高達3.295億美元。
此外,涉案人員被控用欺詐手段騙取保險公司爲患者所購Subsys芬太尼噴霧劑提供報銷,從而使得這款藥劑的“銷售流程更加暢通無阻”。
除卡普爾外,另外4名被告是這家公司前高管邁克爾·加里、理查德·西蒙、森賴斯·李和約瑟夫·羅恩。5人目前均表示有意提起上訴。
早在去年8月,這家藥企在另一樁相關案件中與美國司法部達成和解協議,同意支付至少1.5億美元以示補償。
視同“街頭販毒” 舞弊手段五花八門
美國近年來查出多樁牽涉製藥公司的舞弊案,只是許多貪腐高管憑藉強大財力聘請高規格律師團,動輒逃脫法律制裁,而卡普爾是迄今爲止級別最高的落馬高管。
Insys Therapeutics製藥公司總部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錢德勒,2013年上市。卡普爾因腐敗罪名接受調查後,於2017年10月退出公司董事會。
卡普爾等人被控罪名成立後,聯邦檢察官安德魯·E·萊林5月2日在一份聲明裏說:“今天宣讀的裁決,標誌着我們在打擊製藥公司高管犯罪的過程中打了一個大勝仗。他們捲入違法推銷藥品的罪行,違法給病人開出阿片類藥物。”
萊林說:“就像打擊街頭販毒一樣,我們也要追究製藥公司總裁們助長成癮性藥品濫用風氣的責任,他們不顧後果地違法兜售這類藥品,甚至不惜合謀欺詐。”
不少觀察人士認爲,Insys Therapeutics製藥公司涉腐案是一樁“標誌性案件”,預示着美國後續可能加大力度打擊製藥公司的同類犯罪。
美國布蘭代斯大學赫勒社會政策和管理學院阿片類藥品政策研究員安德魯·科洛德尼認爲,美國不少製藥公司在利益驅使下傾盡手段推銷成癮性藥物,賄賂手段五花八門,在打擊這類犯罪時“光是對他們處以罰款,或者發起民事訴訟,都是遠遠不夠的”。
以Insys Therapeutics製藥公司爲例,這家藥企被曝長期僱用妙齡美女擔任銷售代表,在“勸說”醫生多多開藥時,甚至會提供脫衣舞作爲酬謝。
就連這次被定罪的公司高管森賴斯·李,本身也是從脫衣舞女幹起,後來轉型擔任銷售代表,直到晉升進入高級管理層。一些證人出庭時說,森賴斯·李被提拔爲高管後,有一次赴芝加哥遊說某醫生,還爲那名醫生跳了一場脫衣舞。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全美十大藥品經銷商之一羅切斯特藥業公司兩名高管受到“販毒”指控。美國檢方指控他們合謀非法分銷大批阿片類處方藥,助推這類成癮藥物濫用成災、致數以萬計美國人死亡。
美國媒體隨後評價稱,將藥企高管瘋狂推銷成癮性藥品的罪行視同“街頭販毒”,是打擊阿片類藥物濫用現象的一項“開創性舉措”。
羅切斯特藥業公司阿片類處方藥分銷量尤其大,向大約1300家藥房分銷藥品,年營業額超過10億美元。調查發現,這家藥企的氧可酮和芬太尼類藥品銷售量“成倍增長”。這兩類藥物通常用作鎮痛藥,服用不當有成癮和過量致死風險。
羅切斯特藥業公司的兩名被告分別是前首席執行官勞倫斯·杜德,現年75歲;前首席合規官威廉·皮爾杜魯斯喬斯基,53歲。按照紐約州南區聯邦檢察長傑弗裏·伯曼的說法,兩人“受貪慾驅動”,助長了美國“藥災”肆虐。
被告之一杜德的收入2012年至2016年增加超過一倍,年收入超過150萬美元;其間,羅切斯特藥業承接超過150萬份管制藥物訂單,氧可酮藥片銷售量從470萬粒增至4220萬粒,芬太尼藥劑從6.3萬劑增至130萬劑。
成癮性藥物成災 如何整治困難重重
觀察人士注意到,處方類鎮痛藥、海洛因、芬太尼等阿片類藥物於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大規模進入美國市場,全美因濫用阿片類處方藥致死人數從2005年前後逐漸攀升。
美國總統川普2017年也不得不承認美國阿片類藥物濫用成災,宣佈全國進入公共衛生緊急狀態。
川普當時在白宮講話中說:“作爲美國人,我們無法再允許這種情況繼續。是時候把我們的社區從這場藥物上癮的災禍中解救出來。我們可以成爲終結阿片類藥物濫用的那一代人。”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發佈的數據顯示,過去20年間,美國大約40萬人死於成癮性藥物濫用。僅2017年,全美就有大約4.76萬人因使用阿片類藥物過量而死亡,平均每天130人喪生。
根據另一項估算,美國大約200萬人對毒品上癮,既包含藥房提供的處方類鎮痛藥,也包含海洛因等街頭販賣的毒品。
解決阿片類藥物濫用危機是川普2016年競選總統的主要承諾之一。上臺後,他多次談論阿片類藥物濫用問題,但所作承諾相對寬泛。
在全國公共衛生緊急狀態下,美國政府機構有權重新調配現有資源。但分析人士提醒,美國政府沒有爲應對這一危機劃撥更多資金,而是選擇“拆東牆、補西牆”的方式,例如一些原本爲抗擊艾滋病項目提供的資金可能被轉移,這樣最終恐怕很難取得成效,搞不好只能流於形式。(本報特約記者 慕溪)
Copyright@since2016 chinesenewsus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