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7日 星期一
4日14時40分,中共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發布消息稱,經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紀委對第十八屆中央委員,天津市原市委代理書記、市長黃興國嚴重違紀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
天津市原市委代理書記、市長黃興國(資料圖)
經查,黃興國涉四宗“罪責”。
第一,嚴重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妄議中央大政方針,破壞黨的集中統一,陽奉陰違,搞迷信活動,打探涉及本人的問題線索,對抗組織審查;
第二,違反組織紀律,違規選拔任用幹部並收受財物,封官許願,任人唯親;
第三,違反廉潔紀律,收受禮品、禮金,縱容、默許親屬利用其職務上的影響獲取巨額利益,利用職權和職務上的影響為其子謀取私利,在企業經營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並收受巨額財物;
第四,違反工作紀律,違規安排出訪隨行人員,對身邊工作人員失察失管。
其中,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並收受財物問題涉嫌犯罪。
依據《中國共産黨紀律處分條例》,經中央紀委常委會議研究並報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決定給予黃興國開除黨籍處分,待召開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時予以追認;由監察部報請國務院批准給予其開除公職處分;收繳其違紀所得;將其涉嫌犯罪問題、線索及所涉款物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早在2016年9月,中央紀委官網就對外發布黃興國接受組織調查的消息。由此,黃興國成為繼周本順於2015年7月落馬之后,第二個被查的省級黨委一把手。
在中紀委的通報中,有兩個新提法引人注目:一是打探涉及本人的問題線索,二是封官許願。
中紀委機關報曾撰文指出,保密是紀律審查的生命綫。紀律審查是紀委最重要的權力,也是最容易出問題的環節。有的人一有“風吹草動”,就四處打聽消息,利用各種手段“圍獵”,妄圖擺平紀檢機關。
微信公號“長安街知事”稱,從古到今,凡地方大員跟監察御史勾連無一不悲劇收場。近期,中紀委推出的第二波反腐專題片《打鐵還需自身硬》曝光了一系列監察部門“內鬼”,指向就非常明確。
中央巡視組第一次進駐天津時,遭遇了“津門第一虎”武長順的干擾。巡視組曾經跟武長順鬥智鬥勇,不僅要提防被監聽、監控而泄露信息,還要想方設法確保舉報人的安全。
说到封官許願,就不能不提到圈子文化和好人主義。作為天津市委原主要領導,黃興國對此負有主要責任。如今,封官許願的提法,更是坐實了這一問題。
在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列舉了黨員幹部無視黨紀的“七個有之”現象,其中就有搞封官許願、彈冠相慶。為了“進步”,就拼命拉幫派、搞圈子,以求盡快進入“視野”。一個市委代理書記,選人用人都搞起了封官許願,下面幹部的風氣又如何端正?
單就黃興國打探消息和封官許願的兩個做法來看,就性質惡劣、影響極壞,其余罪責更是難以想象。
(編輯:孟音)延伸閲讀:天津市市長黃興國涉嫌嚴重違紀接受調查 天津市市長黃興國被查 620天代書記命運沉浮 李鴻忠接替黃興國調任天津市委書記 黃興國落馬后,天津、湖北密集人事調動分享此頁面
Copyright@since2016 chinesenewsus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