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美新社! 請登錄 註冊

美新社

陳玲華廣告

首页 > 今日焦點 > 國際

雙十一優惠套路多 消費者或“被退款”

發佈時間:2018年11月19日 15:13 來源:中國新聞網 评论:0條 點擊:3129次

雙十一優惠套路多

  消費者或“被退款”

  專家提醒:預售款不要輕易付定金

  倪明

  今年的雙十一正值週日,掀起了一陣全民網購狂歡。然而,好不容易過了優惠套路“奧數關”,購買到實惠的商品,商家卻以商品缺貨爲由要求退款;更有商家以物流原因推遲發貨,甚至不發貨。雙11後,消費者或將面臨“被退款”。據電子商務中心統計,今年雙十一退款問題投訴佔比爲19.10%。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倪明

  陷阱1

  賣家不發貨 買家被退款

  高女士反映,雙十一在購買原價值1507元的海鮮,遭遇對方虛假髮貨,商家聲稱發貨後由於順豐快遞失誤而丟件,但高女士撥打順豐快遞的客服和物流小哥諮詢情況,得知並不是丟件而是發貨途中由商家單方面召回,並稱快遞丟失,並拒絕再次發貨。

  對此,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法律權益部助理分析師蒙慧欣表示,對於商家虛假促銷、單方面取消訂單或遲遲不發貨的,消費者可按照平臺對於賣家發貨期限規則要求商家進行賠償。對於商家不予理睬的,可向有關部門進行舉報維權。消費者遭遇“超賣”時,不僅可要求商家退還貨款,還有權主張商家就違約行爲賠償損失。

  陷阱2

  定金不退“陷阱” 定金不退訂金能退

  預售模式出現,較好地解決了雙11當天流量過大導致的系統癱瘓,同時也給商家更精準的銷售預估,庫存準備。然而有不少商家在預售定金上“埋坑”。

  王女士反映,在“有贊”平臺和植觀合作“植觀旗艦店”的店鋪購買了20元等於100元的代金券(店鋪稱其爲定金),說的是預售價188,加100代金券。讓人以爲是買了代金券以後88到手,但是11月11日當天的價格是268,扣除100代金券加20元購買代金券的費用到手價188。於是和客服協商退款並退定金,對方只願意退還尾款,不退還定金。

  蒙慧欣表示,一般來說定金不退,訂金能退。“定金”是指當事人約定由一方向對方給付的,作爲債權擔保的一定數額的貨幣,它屬於一種法律上的擔保方式。給付定金一方如果不履行債務,無權要求另一方返還定金;接受定金的一方如果不履行債務,需向另一方雙倍返還債務。債務人履行債務後,依照約定,定金應抵作價款或者收回。而“訂金”目前我國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它不具備定金所具有的擔保性質,可視爲“預付款”,當合同不能履行時,除不可抗力外,應根據雙方當事人的過錯承擔違約責任。

  專家提醒消費者對於預售款,不要輕易支付定金。商家訂金不退的,可向有關監管部門舉報維權。



發表評論 已有0 條評論

  • *用户名:
  • *我的態度:
  • *驗證碼:
    驗證碼
国泰银行寶爾博物館上海灘餐廳張青會計師事務所DSC美芝秀郝琦聯合律師事務所
鄭博仁律師事務所美國奧淇國際金融華埠服務中心凱悅大酒樓銀泰珠寶華興保險權威保險

Copyright@since2016 chinesenewsus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