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美新社! 請登錄 註冊

美新社

陳玲華廣告

首页 > 今日焦點 > 即時

IBM砸下百億 超級電腦仍當不了醫生

發佈時間:2018年09月04日 14:46 來源:中國日報 评论:0條 點擊:3745次

 


(綜合報導)外界對IBM超級電腦「華生」在醫療領域的潛在應用寄予厚望,IBM砸下逾百億美元經費後,華生的進展仍然有限。
IBM超級電腦「華生」(Watson)2011年在美國電視益智節目《危險邊緣》(Jeopardy!)擊敗兩位參賽者,開啓人工智慧(AI)應用的新可能。之後,華生改行習醫,因爲它可在短時間內閱讀大量資料,並從數據中尋找模式,外界期待華生將病患資訊與最新醫學研究相配對,給予患者個人化的醫療建議。
2012年,哥倫比亞大學生物醫學資訊學教授蔡斯(Herbert Chase)在IBM發佈的新聞稿中表示:「華生代表協助醫師改善病患結果的科技突破。」
然而6年時光荏苒,外加IBM斥資上百億美元經費,華生在醫療診斷的發展結果仍然不如預期。逾10名IBM的夥伴和客戶終止或縮減華生相關的腫瘤計劃。根據數十名受訪的醫學中心、公司和醫生說法,以及《華爾街日報》取得的文件顯示,華生在癌症方面的應用爲病患帶來的影響有限。
華生在許多案例無法增添大量價值,部分案例甚至提供錯誤建議,華生在罕見或複發性癌症診斷上更因爲資料不足而出錯。6年前看好華生醫療應用前景的蔡斯博士,因爲對IBM行銷華生的方向感到失望,而辭去顧問職。
迄今尚未有研究顯示,華生對改善病患診療結果出現重大進展。理論上,AI具備重塑世界的潛力,在醫療保健領域可協助醫生做診斷、治療疾病,並幫助民衆追蹤自身的健康狀況,以及監督慢性病。然而,華生的困境顯示AI要達到醫療突破,可能還有一段長路要走。
IBM想轉型 營收沒起色
不過IBM表示,華生在癌症保健方面創造重要貢獻,像是幫助醫生跟上醫療知識。IBM資深副總裁凱利(John Kelly)表示:「華生讓事情有所不同,數據顯示我們朝向正確的方向前進。」
IBM將華生視爲公司技術實力的象徵,以及業務成長的引擎。據IBM年報顯示,截至2015年IBM在華生和相關計劃投注的資金高達150億美元。
IBM倚重AI幫助公司轉型,讓IBM從打造和維護資訊科技系統,到提供雲端運算等新服務的業者。IBM自2012年來全年營收逐年萎縮,雖然近3季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但主要來自大型主機銷售。
華生所屬的認知解決方案部門2017年營收僅微增1%,這還是經匯率調整後的數字。上季該部門的調整後營收年減1.3%,降至45.8億美元。
搶食醫療大餅 競爭激烈
凱利表示,醫療保健是該公司AI業務最重要的目標。他在2017年曾向《華爾街日報》表示,IBM傾注資源開發醫療保健事業。自2015年來,藍色巨人花在補充華生健康相關技能的支出將近50億美元,其中包括收購電子醫療紀錄公司Explorys,以及醫療資料公司Truven Health Analytics。
在此同時,IBM面臨大小型業者競爭。不少大型企業揮軍醫療保健領域,包括谷歌、亞馬遜和微軟等,還有醫療保健新創公司、醫療紀錄公司,和保險業者也在爭奪市場大餅。



發表評論 已有0 條評論

  • *用户名:
  • *我的態度:
  • *驗證碼:
    驗證碼
国泰银行寶爾博物館上海灘餐廳張青會計師事務所DSC美芝秀郝琦聯合律師事務所
鄭博仁律師事務所美國奧淇國際金融華埠服務中心凱悅大酒樓銀泰珠寶華興保險權威保險

Copyright@since2016 chinesenewsus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