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美新社! 請登錄 註冊

美新社

陳玲華廣告

首页 > 今日焦點 > 國際

國際空間站發生洩漏事件 疑是人為破壞

發佈時間:2018年09月04日 12:09 來源:美新社 评论:0條 點擊:3223次

國際空間站ISS(NASA/《每日郵報》圖片)


【美新社訊】5日前,國際空間站(ISS)發生站內氣體外洩事件。當時,站內宇航員發現輕微的氣壓降低現象,之後在與國際空間站接駁的俄羅斯聯盟號飛船上發現了一個小洞。當時宇航員們認為是一個超小型隕石(Micro-Meteorite)擊穿艙壁所致。但經過俄羅斯的科學家和調查人員調查之後,則認為是一起人造事件,並極有可能是發生在地面或者在太空的人為破壞。從而引發美國、俄羅斯、歐洲宇航局等涉事方的猜測。

經過調查,被認定為人為破壞、使用電鑽,從內部鑽出了小孔(NASA/《每日郵報》圖片)


俄羅斯方面在調查後,認為這個大約2毫米的小孔是從空間站的內部造成的,根據俄的一位高級官員,該小洞就是鑽頭所為,並在小洞周圍發現了明顯鑽頭損壞艙壁的痕跡。


參與國際空間站工作的歐洲航天局局長德米特里.羅戈津(Dmitry Rogozin)對此表示,“顯然(此人)有多次嘗試鑽探,” 他補充說,似乎該人的手有些“搖擺不定”。

“這是什麼:生產缺陷或是有預謀的(破壞)行為?” 德米特里.羅戈津說,“技術人員正在調查在地球時的各項檢測報告。 但還有一種可能性我們不能排除:在太空中的人為破壞。"

國際空間站內部情景(NASA/《獨立報》視頻截屏)


8月29日,與國際空間站接駁的俄羅斯聯盟號太空軌道艙內,發現了一個小洞。

當時,宇航員們注意到壓力下降發現,在這耗資1500億美元(1150億英鎊)的國際空間站中發現了“微小的裂縫”一個2毫米大的小洞。

據報導,歐洲航天局的宇航員亞歷山大·格斯特(Alexander Gerst)當時將手指堵住洞口,然後工作人員用特殊膠帶封堵住小洞。

客艙壓力恢復正常後,週五(8月31日)空間站確認修復了這個洞。

這個洞最初被認為是由一顆微小隕石擊穿所致,然而,俄羅斯航天局則聲稱,隨著調查的進行,它開始看起來更像是從艙內人為地、而不是外部因素製造的,可能在地球上也可能在太空中的“人為破壞”。

已經與國際空間站對接上的俄羅斯聯盟號飛船(NASA/《獨立報》視頻截屏)


氣體洩漏的地點在俄羅斯聯盟號飛船的太空軌道艙內。當聯盟號到達時,它停靠在國際空間站的一側。 宇航員準備使用這個太空軌道艙返回地球,並且正在進行檢測工作以確保這個飛行器是安全可靠的。

(NASA/《今日美國》視頻截屏)

俄羅斯聯盟號火箭,和搭載的宇宙飛船升空情景(AFP/Getty Images圖片)


俄羅斯方面將建立一個委員會來追查罪魁禍首,並稱這是俄羅斯製造聯盟號太空船的Energia太空製造公司的“榮譽問題”。



發表評論 已有0 條評論

  • *用户名:
  • *我的態度:
  • *驗證碼:
    驗證碼
国泰银行寶爾博物館上海灘餐廳張青會計師事務所DSC美芝秀郝琦聯合律師事務所
鄭博仁律師事務所美國奧淇國際金融華埠服務中心凱悅大酒樓銀泰珠寶華興保險權威保險

Copyright@since2016 chinesenewsus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