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7日 星期一
當地時間27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美國總統奧巴馬一起,向珍珠港事件中遇襲沉沒的美國亞利桑那號戰艦殘骸所在水域撒花,以表哀悼之意。圖/視覺中國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於當地時間27日到訪珍珠港,與美國總統奧巴馬一同悼念珍珠港事件中的死難者。安倍晉三在演講中表達了不再重返戰爭的決心,強調了戰后日美之間“和解的力量”。
日本媒體稱,這是在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后日美首腦首次一同訪問珍珠港。當天,安倍晉三與奧巴馬向亞利桑那號戰艦紀念館獻花,悼念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的死難者。
安倍演講中對戰后美國的援助表示謝意
隨后,安倍晉三發表了題為“和解的力量”的演講,他提及“日美成為歷史上罕見的、根深蒂固的同盟國”“聯結我們的正是寬容之心賦予的‘和解的力量’”,同時對戰后美國的援助表示謝意。
對於珍珠港事件,安倍晉三並沒有直接表達謝罪與反省,他表示:“向被這場戰爭奪去生命的勇士以及無辜民衆的靈魂表示沉重的哀悼”,並強調“戰爭的悲劇,不會再度上演,今后也將貫徹這一方針。”
在訪問紀念館之前,奧巴馬與安倍晉三進行了奧巴馬任期內的最后一次會談。
中方:只有真誠反思才是實現和解的鑰匙
針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問珍珠港的問題,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7日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只有真誠反思才是實現和解的鑰匙。“去趟珍珠港‘慰靈’就想完全清算二戰歷史?!這恐怕是一廂情願。不要忘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在中國,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沒有中國等亞洲受害國的和解,日本歷史這一頁翻不過去。”
她指出,日方領導人不應再繼續顧左右而言他,避重就輕,而應真正本着對歷史負責、對未來負責的態度,對過去那段侵略歷史作出真誠和深刻的反思反省,與過去徹底一刀兩斷。據人民網
■ 解讀
美政權更迭前到訪 安倍意圖何在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7日訪問美國夏威夷珍珠港,高調宣稱此訪是“歷史和解”之旅。然而,安倍並未就二戰期間日軍偷襲珍珠港道歉。
分析人士指出,安倍選擇美國政權更迭前夕訪問珍珠港,背后充滿現實性政治算計。首先,安倍此次大張旗鼓訪問美國總統奧巴馬的故鄉夏威夷,是對后者今年5月訪問廣島的回禮,在其卸任之際留下一筆外交遺産。
其次,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的政策主張給日美同盟帶來不確定性。安倍大秀兩國“和解”,意欲維繫日美同盟不變。
最后,從日本內政看,安倍還試圖藉此訪拉抬支持率。近來,安倍政府在外交上接連失分。日俄峰會在爭議領土問題上毫無建樹,日韓“慰安婦”協議也因韓國政局動蕩再添變數。安倍迫切希望以珍珠港之行來創造外交政績,拉抬支持率。日本部分國內民調顯示,約80%的民衆支持安倍訪問珍珠港。
只“慰靈”不“道歉” 美國人怎麼看待
訪問期間,安倍在講話中稱讚“和解的力量”,卻絶口未提道歉,更沒有反省日本在二戰期間的暴行給世界人民帶來的傷害,這也延續了安倍政府拒不承認日本二戰期間所發動的包括偷襲珍珠港在內的戰爭是侵略戰爭這一態度。
關於歷史認識問題,美國批評日軍攻擊珍珠港是一種偷襲行為,但日本保守派依舊認為,攻擊珍珠港不是“偷襲”,日本發動襲擊是美國當時出台對日經濟制裁所致,安倍此訪無法消除雙方在歷史認識問題上的分歧。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普通美國民衆大多對安倍的“和解”之心提出質疑和忠告,對其妄圖逃避罪責的伎倆並不買賬。
此外,安倍的訪問從一開始就被冠上回禮的“帽子”,並不引人關注。而且,日本政府此前就明確表示安倍不會道歉,對美國人來说,此行也就失去了唯一“看點”。縱覽美國媒體對於安倍造訪珍珠港的報導,也是反應平淡。據新華社
美“飛虎隊”老兵:安倍珍珠港講話荒謬可悲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飛虎隊”老兵易岳漢27日接受記者採訪,斥責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此前一天訪問美國夏威夷珍珠港時的講話純屬“荒謬”。
易岳漢指出,安倍的講話根本沒有就75年前的珍珠港事件向美國道歉的意思。日本領導人對歷史遮遮掩掩,從不直接謝罪甚至不會说句“對不起”,卻要別人理解他已經道歉,這種做法本就非常荒謬。
“日本這種打啞謎的游戲還要玩多久?”易岳漢说,“安倍不過扔了些麵包屑,卻要人們屈膝膜拜,這實在是太荒謬了。”
“他們甚至不能為偷襲珍珠港而殺死的2500多名美國人道歉,更何況數以百萬計遭到殺害的中國婦女、兒童、老人和手無寸鐵的人?安倍能夠反思的東西僅僅只是‘戰爭的可怖’嗎?”易岳漢说,“他們製造、定義和實施了‘戰爭的可怖’,如今甚至不能说‘對不起’,這實在是太可悲了。”
易岳漢還引用西班牙裔美籍作家喬治·桑塔亞納的話说:“遺忘歷史教訓者,必將重蹈覆轍。”
安倍此次訪問珍珠港前夕,易岳漢發表公開信指出,“安倍晉三訪問珍珠港更像是美日作秀。日本最應該向中國人道歉,為南京大屠殺道歉、為侵略中國道歉、為屠殺數以百萬計的中國人道歉。”
易岳漢1921年11月29日生於雲南昭通,二戰期間曾在美軍在華抗擊日軍的“飛虎隊”任翻譯官。1942年夏“飛虎隊”解散后,易岳漢前往美國,后任科羅拉多大學和丹佛大學歷史學教授。據新華社
Copyright@since2016 chinesenewsus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