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美新社! 請登錄 註冊

美新社

陳玲華廣告

首页 > 今日焦點 > 即時

撕裂的美墨邊境:恐懼與希望並生 慌亂和彷徨並存

發佈時間:2018年07月05日 14:47 來源:中國新聞網 评论:0條 點擊:3693次

撕裂的美墨邊境

  今年4月6日,美國司法部長賽申斯宣佈執行“零容忍”移民政策。按照政策要求,所有非法入境的成年人都必須接受美國的司法審判。審判期間,其子女按聯邦法相關規定送到專門機構,由美國衛生與公衆服務部的難民安置辦公室負責看管。

  根據美國國土安全部的最新數據,4月19日至5月31日,超過2000名兒童因爲這項政策被迫離開父母。這場在美墨邊境上演的“骨肉分離”人間悲劇迅速招致國際社會的輿論譴責和國內民衆的不滿。雖然川普在6月20日撤回了“零容忍”政策,但依然遏止不住抗議的浪潮。

  據衛報報道,6月30日,超過750場抗議活動席捲紐約、華盛頓、洛杉磯等數百個美國城市,此番抗議活動主要是針對川普的“零容忍”移民政策。各地的抗議人羣高舉示威牌,牌上寫着“這不是我們的國家”、“接下來是什麼——集中營?”“讓家人團聚-就是現在!”“我們其實全都是移民”等醒目的標語。

  自川普上臺以來,白宮出臺了建造美墨“邊境牆”、限制難民准入數量、廢除“追夢人”計劃等一系列移民政策措施,不斷擡高入境美國的門檻。然而在美墨邊境,依然有成千上萬的移民跋山涉水、蜂擁而至。

  形態各異的美墨“邊境牆”

  美國與墨西哥的邊境線長達1900英里,橫跨美國的加利福尼亞、新墨西哥、亞利桑那和得克薩斯四個州。這段邊境線西起聖地亞哥和蒂華納的繁華都會區,穿越中部一望無際的索諾蘭大沙漠,向東綿延至墨西哥灣畔的格蘭德河,一路風景變幻莫測。

  而隨風景變化的,還有沿線的邊境牆。這些邊境牆從密密麻麻的鐵絲網到成排矗立的高大鋼樑,再到低矮破舊的x型柵欄,起伏不定。據《國家地理》報道,在部分地區,邊境牆甚至是無形的,它由掃描儀、無人機和巡邏人員構成。

  去年1月25日,川普簽署行政命令,宣佈在美國和墨西哥邊境開工築牆,以阻擋試圖進入美國的非法移民。按照川普的計劃,建成後的邊境牆將從加州的聖迭戈一直延伸到德州的布朗斯維爾,預計建設長度約爲1600公里,耗資120億至150億美元。新建的邊境牆將與已有的邊境柵欄一起覆蓋整個美墨邊境。

  川普上臺後,曾多次公開攻擊非法移民,稱其爲來自墨西哥的“強姦犯”和“兇手”。然而,根據美國移民研究中心的報告,2007年至2014年,越來越多的非法移民是在臨時居留證到期後“黑”在美國,而不是非法越境。

  長期關注移民問題的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司法研究博士生遊天龍稱,比起“黑”在美國,非法越境是一件更可視的事情,它容易引起民衆關注、喚起民衆對非法移民的想象。而川普所採取建“邊境牆”的應對方式也非常直觀和易於“理解”,實際上,往屆政府也倡導過強化“邊境安保”,但這種抽象的概念很難獲得大衆支持。

  據紐約時報報道,在美墨邊境牆的橫亙之間常有散落的舊手機、裝有牙膏和牙刷的塑料袋、被丟棄的衣物,以及嗑完扔掉的瓜子殼。這些由穿越者、巡邏警衛和附近居民留下的痕跡如同會開口說話的“證據”,勾勒出邊境線上那些慌亂和彷徨的瞬間。

  逃往邊境線的中美洲人

  根據奧巴馬政府公佈的統計數據,截至2016年9月,2016財年中有近409000名移民試圖非法越過美國的西南邊境,比上一財年增加了23%。這一增長反映出越來越多的人在向北行進,試圖穿越美墨邊境。

  其中,來自中美洲的移民人數不容忽視。據統計,這批非法移民中的91%來自薩爾瓦多、洪都拉斯和危地馬拉,這三個國家所處地帶被稱爲中美洲“北三角”地區,該地區常年被血腥的幫派戰爭和貧困的經濟生活所困擾。長期以來,洪都拉斯的謀殺率位居全球前列。洪都拉斯國家公立大學的學術研究機構——國家暴力觀察站(NVO)顯示,去年該國平均每10萬人有41.61人被謀殺。

  實際上,中美洲地區的戰亂其實與美國冷戰時期的政策密不可分。冷戰時期,美國爲了防止拉美國家赤化,扶持中美洲各國的反政府武裝。蘇聯解體後,美國不再爲這些武裝力量買單,導致其淪爲黑幫組織。

  爲了躲避戰亂和貧苦,許多來自“北三角”地區的中美洲人踏上漫長的移民之路,前往美國博取一線生機。據聯合國統計,近年來,“北三角”地區國家的庇護申請數量不斷增加。2016年,將近一半的尋求庇護者申請希望獲得美國庇護。

  據衛報報道,在過去十年中,穿越拉丁美洲的危險路線也在逐漸成爲亞洲和非洲移民進入美國的熱門路徑。由於墨西哥沒有與這些地區的國家簽訂驅逐協議,來自該地區的移民可以獲得臨時居留證件。不過,與成千上萬的中美洲移民相比,這些移民的人數或許微不足道。

  恐懼與希望並生的移民路

  據紐約時報報道,在中美洲的一些城市,移民中介在街頭公開“拉客”。這些中介通常僞裝成旅行社來吸引潛在顧客,然後將他們帶到附近商店的裏間進行移民線路的推介。那些希望成爲移民的顧客則會賣掉房屋、汽車、牲畜、耕地,甚至舉債來支付移民費用。

  而高昂的中介費只是一個開始。

  距離遙遠的人們必須祕密穿越數個國家順利抵達美國。爲了躲避盤查,他們不得不體驗擁擠不堪的漁船,穿越蚊子肆虐的叢林,甚至與走私人口的“蛇頭”和毒販打交道,過程中的任何一個環節都險象環生。

  未經控制邊境領土的毒品販子或毒梟的許可而試圖進入美國可能是致命的。2010年夏天,72名被販毒團伙殺害的移民屍體在聖費爾南多被發現。拉丁美洲社會科學學院的非法移民專家Rodolfo Casillas估計,支付給毒販的“過路費”可能高達1000美元。

  近年來,迫於美國的壓力,墨西哥也對通過其領土的非法移民加強了打擊力度。爲了能順利通關,80%到95%的移民聯繫了走私人口的“蛇頭”,而這一數字在70年代只有一半不到。

  “零容忍”政策備受爭議

  川普政府對非法移民的“零容忍”政策不僅引發了國內外的譴責和抗議,還在中美洲和墨西哥漫長的移民路線上散播了動盪和不安的種子。

  通常,移民路上的人們通過社交媒體和口頭傳播獲取美國移民政策的最新消息。位於移民路線末端的人們常常擔心,自己的命運或許會與預先抵達的人們全然不同。

  據紐約時報報道,最近,在與危地馬拉接壤的南墨西哥小鎮塔帕丘拉會聚了一批打算逃離中美洲的人們。他們表示,華盛頓的強硬政策讓他們不得不重新考慮他們的移民計劃。但很少有人將回到自己的國家作爲另一個選擇。一些人繼續北上,另一些人則決定按兵不動,等待美國的政策再次轉向。

  白宮表示,“零容忍”政策旨在阻止犯罪分子冒充父母進入美國。但根據美國媒體的報道,實際上,近期在西南邊境被捕的家庭總人數中,只有很小一部分涉及欺詐行爲。另有分析認爲,“零容忍”政策會增加對移民販運者的需求,並將加強移民販運者和其他犯罪行爲之間的聯繫,如與販毒集團勾結、滋生當地執法機構腐敗等。

  國土安全部長克爾斯蒂恩·尼爾森在今年5月份說,移民每年支付5億美元給該地區的暴力羣體和不安分子。十年前,墨西哥和中美洲人爲進入美國的祕密通道支付1000美元到3000美元。而根據國土安全部去年的報告,如今他們要爲此支付9200美元,並且這一數字還在持續上升。

  雖然“零容忍”政策備受爭議,但它似乎並不意味着美國民衆願意爲移民敞開國門。遊天龍稱,“根據美國最近民調,大部分民衆是反對大規模移民入境美國的,只是不認同川普的做法。如果川普採取更爲合理和人性化的應對措施,支持他的美國人應該不在少數。”

  此外,遊天龍認爲,美墨邊境的非法移民問題由來已久,比起非法入境本身,美國政府更擔心移民入境後所引發的問題。例如,隨着大量移民涌入,具有美國公民身份的第二代移民也會增加,他們可能會改變邊境州的人口構成和政治傾向。

  新京報記者 黃鐘方辰 實習生 劉欣和



發表評論 已有0 條評論

  • *用户名:
  • *我的態度:
  • *驗證碼:
    驗證碼
国泰银行寶爾博物館上海灘餐廳張青會計師事務所DSC美芝秀郝琦聯合律師事務所
鄭博仁律師事務所美國奧淇國際金融華埠服務中心凱悅大酒樓銀泰珠寶華興保險權威保險

Copyright@since2016 chinesenewsus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