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7日 星期一
原標題:“星巴克之父”舒爾茨即將卸任 兩年後他會是美國總統候選人嗎?
美國當地時間4日,星巴克公告稱,董事長、執行總裁霍華德·舒爾茨宣佈將於6月26日正式從董事會退休,尚未年滿65歲的他將擔任星巴克名譽主席。
兩年後,這位二戰老兵的兒子會成爲美國總統候選人嗎?這個問題,很多人在關心。
星巴克上次成爲中國媒體的熱點,是一個月前被咖啡業的“闖入者”瑞幸咖啡“叫板”,一紙訴狀告到法院,說這家全球咖啡零售業的霸主涉嫌壟斷。
中國人的咖啡消費是從星巴克開始的。1999年1月,北京中國國際貿易中心,星巴克開了中國大陸第一家門店。在星巴克之前,國人對咖啡認識基本還停留在速溶咖啡階段。隨着星巴克在各大城市“攻城略地”,現磨咖啡、咖啡店文化、外帶咖啡逐步成爲了一部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
目前,星巴克已在中國130多個城市開設約3000家門店,平均每15個小時,就有一家新店在中國開張。2018財年第一季度,星巴克的淨收入達到創紀錄的60億美元,同比增長6%。相比之下,中國業績增長強勁,中國同店銷售增長6%,淨收入增長30%。2017年,中國/亞太地區貢獻了近17%的營收。星巴克計劃到2021年,在中國開出超過5000家門店。
去年12月,星巴克在上海的烘焙工坊開業,這是其在美國西雅圖之外的第二家烘焙工坊,也是星巴克亞洲首家全沉浸式咖啡體驗門店。舒爾茨親自到上海爲新店開張,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當年,我們進入中國市場,很多美國人都不看好,覺得你怎麼把咖啡引入中國這樣一個以品茶爲主的國家?喝慣茶的中國消費者怎麼可能喝咖啡?我們獲得了中國消費者的認可,相信星巴克在中國市場的門店規模未來有望超越美國。”
如果說星巴克改變了中國人喝咖啡的方式,那麼舒爾茨就是那個改變星巴克的人。
星巴克的第一家店開在西雅圖的派克海鮮市場,國內的“星粉”們時不時去“朝聖”,摸摸舒爾茨在1987年親自安裝的牆壁。
1982年,不到30歲的舒爾茨從一家經營家庭輔助用品的公司離職,加入只有4家店的星巴克。
他在自傳中回憶了第一次走進派克市場星巴克的感受:“我走進去,看見那裏面似乎是個膜拜咖啡的殿堂。在磨損的櫃檯後面放着一罐罐來自世界各地的咖啡豆:蘇門答臘、埃塞俄比亞、哥斯達黎加。請記住,當時大多數人還以爲咖啡是罐裝的粉末,而不是用咖啡豆磨出來的。這個店賣的是用咖啡豆磨出來的咖啡粉。”
入職之後,舒爾茨迅速意識到,喝咖啡應該體現一種文化感和社交場景,而不是單純出售咖啡豆。但這樣的想法,並不爲當時的合作者認同。無奈之下,舒爾茨1985年離開星巴克,開創了自己的咖啡品牌“天天咖啡”。1987年,他說服投資人,斥資380萬美元,將經營不善的星巴克收入囊中,而微軟的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的父親當時正是幫助舒爾茨收購星巴克的律師。
在熬過了1987年開始的連年虧損之後,舒爾茨帶領星巴克開始了奇蹟般增長,從80年代初的11家店鋪擴展到今天77個國家的2.8萬多家店鋪,市值超800億美元。自1992年首次公開募股以來,星巴克的股價上漲了21000%。
後來,舒爾茨評價當初選擇離開時說:“如果那時我不這麼做,我只是一個銷售經理,星巴克就不會是今天的樣子。”
星巴克是全美第一批給全體員工上健康保險的零售企業,它的員工還可以擁有股權,享受免費的大學教育等福利。
這樣的安排,和舒爾茨的出身不無關係。
1954年,舒爾茨出生在紐約布魯克林的貧民區,從小政府公房裏長大。他的父親是一名二戰老兵,退役之後成了藍領工人,微薄的薪水擔負着全家五口人的開銷,最後一份工作時卡車司機。1961年,舒爾茨的父親腳踝受傷。他回憶說,“在上世紀60年代的美國,如果你是一個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藍領工人,在工作中受傷,你就會被解僱。沒有收入,也沒有意外保險。7歲時我親歷了’美國夢’的破滅。”
舒爾茨和他領導下的星巴克對底層民衆的生存狀態的關注一直保持高調。
2015年,在佛羅里達州的非裔少年特雷沃恩·馬丁(Trayvon Martin),以及密蘇里州弗格森市的黑人青年邁克爾·布朗(Michael Brown)相繼被槍殺之後,星巴克開啓了“種族團結”(Race Together)運動,其中包括與星巴克員工進行長時間的誠摯交談,並鼓勵顧客在星巴克門店談論種族問題。不過,後一項提議遭到輿論的嘲諷,而該計劃也被視爲一次失敗行動。
出於對退伍軍人困境的關切,舒爾茨聘請《華盛頓郵報》戰地記者拉吉夫·錢德拉塞卡蘭(Rajiv Chandrasekaran)與他合作撰寫了一部名爲《拳拳愛國心:我們如何向退伍軍人學習公民責任、英雄主義和犧牲精神》(For Love of Country: What Our Veterans Can Teach Us About Citizenship, Heroism and Sacrifice)的著作。舒爾茨還承諾僱用1萬名退伍軍人——2017年,他將這一數字提高到2.5萬人。
2017年1月,川普政府簽署了一項總統行政令,宣佈美國將在120天內暫停所有難民入境;在90天內暫停伊朗、蘇丹、敘利亞、利比亞、索馬里、也門和伊拉克7國公民入境;無限期禁止敘利亞難民進入美國。爲與這一政策進行對抗,星巴克宣佈,將在未來5年內僱傭10000名難民。
然而在今年4月,兩名非洲裔美國男子進入賓夕法尼亞州費城一家星巴克咖啡店等候朋友,其間他們想借用洗手間,但遭店員拒絕,理由是他們沒有在店內消費。爭執之下,該店經理報警。警察抵達後以非法入侵爲由將兩人逮捕,後因他們未被起訴而獲釋。
費城事件被曝光後,立即在社交媒體引起軒然大波,星巴克被指種族歧視。不少人前往涉事門店抗議,還有人在社交媒體發起“抵制星巴克”活動。
當時已卸任首席執行官的舒爾茨親自出馬滅火,與兩名顧客見面並致歉。此後,星巴克不但修改了洗手間使用規則,更是在5月29日下午關閉全美8000多家自營門店,向約17萬名員工開展反種族歧視培訓。
2016年美國總統競選期間,舒爾茨就一直公開表示反對川普。川普上任後,舒爾茨對於現任總統的多項政策也公開表示過反對意見。2016年年底,舒爾茨宣佈將辭去CEO之職,由該公司COO(首席運營官)凱文·約翰遜(Kevin Johnson)接替,消息一出,關於他將步入政壇的聲音就一直不絕於耳。
在當年向星巴克股東發表的講話中,舒爾茨說,他擔心更多的美國人今天已不再擁有像自己這樣在布魯克林的補貼住房中長大的孩子可以實現美國夢的機會。“美國夢不該只有白人和享有特權的人才能接觸到。”
一些美國投資人認爲,作爲“星巴克之父”,舒爾茨已是這家全球咖啡零售巨頭的最大品牌。4日舒爾茨即將離職的消息公佈後,星巴克股價下跌了約2.5%。
紐約時報5日的評論稱:“既然在當選總統之前,川普先生是一位房地產開發商和電視明星,那麼領導了星巴克三十幾年的舒爾茨競選總統的可能性就變得更加現實。”
在紐約時報此前的採訪中,舒爾茨表示,“人生下一篇章的一件要事是弄清楚,還有哪些位置,讓我可以回饋社會。”不過他也表示,“至於這些位置都有什麼,我也不清楚。”
Copyright@since2016 chinesenewsus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