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美新社! 請登錄 註冊

美新社

陳玲華廣告

首页 > 今日焦點 > 即時

專家揭秘美“301調查”:美國人能達到目的嗎

發佈時間:2018年04月10日 14:23 來源:北京新浪網 评论:0條 點擊:3168次

來源:政知見

  原標題:301調查裁決后,美國的下一步?

  今天(23日)凌晨,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備忘錄,依據“301調查”結果,將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大規模徵收關稅,並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投資併購。

  下午,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新聞發言人華春瑩回應“來而不往非禮也,我們會奉陪到底。”

  “301調查”是什麼,對中國會有什麼影響?

  去年10月,“301調查”在美國舉行公開聽證會。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金海軍作為聽證會的中方代表之一,在美國301調查委員會面前,為中國智慧財產權制度作辯。

  今天,金海軍接受政知見(微信ID:bqzhengzhiju)專訪,從親歷者的角度談一談他的看法。 

  “301調查”已闲置多年

  政知見(微信ID:bqzhengzhiju):“301”號稱美國貿易保護的核武器,它的核心內容是什麼,有多大殺傷力?

  金海軍:所謂的“301”是指《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簡稱301條款,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可以利用這個條款中的規定,對美國的貿易伙伴國家進行調查,基於301條款的調查,簡稱“301調查”。

  這部貿易法是1974年出台的,當時並沒有世界貿易組織,要通過雙邊方式來解決國與國之間的貿易摩擦或爭端。301條款針對的就是貿易中一些不公平、不合理、有歧視性的法律、政策或者做法,美國可以利用這個條款發起調查,迫使貿易伙伴國家與其進行談判,所以在當時,這個條款對美國非常有用,他也確實發動過很多次“301調查”。

  去年8月,美國發起對中國的“301調查”,之所以會被認為是比較不尋常的舉動,是因為這其實是不太合乎現行國際貿易糾紛解決機制的。

  在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成立之后,作為WTO的成員國,美國和多數國家都承諾用多邊解決機制來處理成員國之前的糾紛和摩擦,在那之后,美國貿易法中的301條款就很少被採用了。“301調查”案件迄今只有27起,這一調查手段基本闲置。

  政知見(微信ID:bqzhengzhiju):為什麼這次301調查會針對中國的智慧財產權問題?

  金海軍:在中美雙邊貿易中,盡管計算方式不一樣,但是美國貿易逆差顯然越來越大。美國認為,這是不合理的。雖然目前中美雙方有很多對話渠道,但是美國認為效果都不明顯,所以他們想到要用法律手段來解決。

  這次“301調查”針對智慧財產權領域,我個人判斷有兩個原因。第一,中國這幾年在技術領域迅猛發展,美國作為創新強國,會有一定程度的擔憂,怕中國威脅到他的領先地位。而技術領域與智慧財產權密切相關,所以他們要對這個問題進行調查。

  第二,中美雙方在智慧財產權上的糾紛和爭議其實由來已久,對中國在智慧財產權方面仍然存在的問題,美國還有不滿。 

  美方成員幾次詢問《中國製造2025》

  政知見(微信ID:bqzhengzhiju):為什麼當時您會遠赴美國華盛頓參加聽證會?

  金海軍:根據調查程序,我們要在9月底之前遞交書面評論,同時可以申請參加口頭聽證。因為涉及到智慧財產權問題,所以由中國智慧財產權法學研究會來提供書面意見,並派人出席聽證會。

  有個很重要的事情要说明一下,這次的調查是美國政府主動發起,按照美國的國內法對中國進行調查,在政府層面我們是不承認的,因為美國不能用國內法律對一個主權國家和政府進行審查。

  但聽證會如果只有美方到場,中方不去说明情況,美方提供的信息真假我們都不知,這是不合理的,也會損害到我們國家的利益。所以,中國智慧財產權法學研究會作為專業協會,包括其他的商會、律所,我們以民間組織的名義去參加了聽證會。

  政知見(微信ID:bqzhengzhiju):聽證會的過程如何?

  金海軍:聽證會作證的有十幾家機構,5家是中方,其余是美方。聽證會的地點是在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用了他們最大的1號聽證大廳,當時座無虛席。

  301調查委員會的委員不止是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還有很多來自其他部門的人共同組成,在聽證會作證的代表分成四組,每組包括3、4家機構的代表,每人有5分鐘的陳述時間,之后要回答委員會提出的問題。

  我在陳述的時候,重點談到了中國智慧財產權制度這幾年的發展、變化和成就,特別是智慧財產權法院設立以來案件審理的效果,這些話我們不说是沒有人會说的,這是我在聽證會作證的立論。

  政知見(微信ID:bqzhengzhiju):在問答環節,美方提出了哪些問題?您如何回答?

  金海軍:在問答環節,委員提出了很多調查涉及的問題,比如專利技術的強制轉讓,技術進出口條例的一些特定條款還是有商業秘密保護,還有中國在美國投資等問題。

  舉幾個例子。

  有委員問到中國合同法和技術進出口條例中的問題,我做了解釋,如果轉讓許可技術發生侵權,許可方或者轉讓方要承擔由此産生的損害賠償責任,這在其他國家也有相應的案例,國際上也存在這樣的慣例。

  第一個作證的是美國一家民間智庫的代表,他的調查結果是,美國企業在中國會被強制要求轉讓技術,而且這是政府行為。我就指出,他提供不了直接證據。因為其實很多情況下這是企業行為,或者是談判結果,美國企業要進入中方市場,跟中方企業合作,中方企業有可能會提出來,要求轉讓或者許可技術,這是一種很正常的交換。

  還有商業秘密保護,在美國也存在涉及侵犯商業秘密的問題,比如高級技術人員跳槽引發糾紛,這是很常見的智慧財產權案件。不能因為這樣的事情在中國發生,就變成了中國政府和法律在支持這種行為,這是沒有根據的。

  政知見(微信ID:bqzhengzhiju):這次聽證會有沒有帶給您不一樣的感觸?

  金海軍:其實,中方去參加聽證會,在美方看來也是一件好事,他們希望聽到中方的聲音,不管來自於哪裏,這有助於大家理解關切的問題。

  聽證會上,美方成員還幾次問到關於《中國製造2025》,這也是我推斷此次調查針對智慧財產權,有一個原因是美國擔心中國技術發展的原因所在。

  美方成員詢問的目的也是想了解,這個《中國製造2025》到底是一個政府主導要達到的目標,還是政府提供了一個遠景的目標,大家共同去努力。他們有誤解,把這個跟計劃經濟時代純政府行為画等號了,他們也擔心中國現在的智慧財產權保護政策會給我們的創新驅動戰略帶來好處。

  其實,這幾年,中國自己的技術和文化等領域創新創造也很多,智慧財產權保護也是我們本身的需求。我們有必要,也應該要解釋清楚。

  “301調查”結果會有什麼影響?

  政知見(微信ID:bqzhengzhiju):您認為“301調查”會對中美貿易造成哪些影響?

  金海軍:其實说“301調查”本身只是一個判斷裁決,接下來會涉及到制裁措施,而制裁措施才有可能對貿易産生影響。不過,這種影響並不是沒有迴旋空間。

  目前,調查有了裁決,制裁措施還沒有生效,具體措施美國相關部門應該已經有所准備,但在生效和執行過程中都還可能緩解和改善。

  美國有可能將制裁措施作為談判籌碼,中國此前不承認也不參與“301調查”,現在也可以利用這個時機,相關部門參與進來,或者雙方坐在談判桌前,或者通過WTO貿易糾紛解決機制,去解決這個問題。

  政知見(微信ID:bqzhengzhiju):美國之前的301調查都能達到目的嗎,這次會如何?

  金海軍:之前美國動用“301調查”,大部分情況下還是能夠達成他想要的結果,尤其是對日本。這是因為美國擁有較大的談判籌碼,所以能夠利用這個調查,迫使他的貿易伙伴國修改法律或者作出相應調整。

  對中國而言,在中國加入WTO之后,奧巴馬執政期間,曾經准備在清潔能源領域對中國進行“301調查”,但是最后美國同意交給WTO解決,並在中國作出相應措施之后停止了調查。這次會不會達成目的,還是要看美國的目的是什麼。

  今天,關於徵收500億的懲罸關稅大家討論最多,但是,關稅措施只是他們的手段,不是目的。

  這次“301調查”的正式名稱是“301調查:中國有關技術轉讓、智慧財產權和創新的法律、政策和做法”,這就能看出來美國這次針對的是中國智慧財產權問題和技術轉讓規則,這才是目的,關稅手段會不會真的採用,還是要取決於后續他能不能達到真正的目的。

  中國不能只“做”不“说”

  政知見(微信ID:bqzhengzhiju):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今后還可能會有,而如您所说,技術領域可能還會成為“重災區”,我國在智慧財產權方面還有哪些待完善的地方?

  金海軍:客觀來講,在智慧財產權領域,我們的立法還是相對完善的,也遵循了一些國際條約的要求,國際社會對此也是承認的。

  其實每年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都會發布一個與智慧財產權相關的“特別301報告”,針對美國的貿易伙伴國或地區,看他們在智慧財產權法律保護方面是不是存在不足和問題,然后依照情況將存在問題的國家或地區列入優先觀察國或者是審查名單,對他們採取一些貿易措施來應對。

  中國在智慧財產權保護方面的進步,這份“特別301報告”中也是承認的,包括立法和司法方面的進步。當時跟我一組作證的有兩個人,一位來自美國律師協會智慧財產權部,另一位是美國國際政治研究所的部門負責人。在我提到中國智慧財產權制度成就的時候,那位來自美國律師協會智慧財產權部的代表也附和了我的觀點。

  當然,報告中指出的一些假冒、盜版等問題,我們也承認,中國確實存在。特別是現在隨着互聯網的發展,新技術還帶來了新問題。中國政府也在努力改善智慧財產權的相關商業環境。我們做的很多,但是说的不夠多,很多做法並不能讓國際社會完全理解。

  政知見(微信ID:bqzhengzhiju):這次聽證會,給我們應對今后的貿易摩擦帶來哪些經驗?

  金海軍:這次遞交報告和出席聽證是臨時性的,決策和行動都是比較倉促。

  其實,在中國加入WTO之前,中美之間就有過幾次智慧財產權的雙邊談判,都讓中國的智慧財產權制度有了相應改進。在加入WTO之后,2007年,美國也針對中國的智慧財產權制度提起過一次WTO爭端解決,2009年作出裁決之后,中國也相應做了法律調整。

  現在中國對外貿易很多,出現摩擦很正常,可以考慮有一種長期的機制,不止是智慧財產權領域。要有長遠的准備,包括應對方案,資料收集,國家或者法律案件的研究,還有專業人才的培養和儲備等。如果能夠事先有所考慮,以后類似事件的應對,我們應該會更好一些。

  我還有一個收穫,作為貿易大國,中美之間出現了貿易摩擦,除了政府主導,其實各方都可以參與進來,發表或者專業或者來自行業的意見,共同爭取一個比較好的結果。

  相關閲讀:

  中美貿易摩擦加劇

  特朗普正式簽署針對中國貿易備忘錄

  特朗普打響對華貿易戰 系現代史上中美最大貿易戰

  特朗普宣佈對600億美元中國商品征稅:这只是開始

  中方回應

  崔天凱:打貿易戰中國“奉陪到底” 看誰笑到最后

  商務部談美301調查:將採取所有必要措施捍衛權益

  如美方強征關稅中方是否報復? 外交部回應

  商務部:中方是美濫用反補貼措施的最大受害國

  特朗普宣佈對華貿易限制措施 外交部:奉陪到底

  美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 中國國際商會:強烈反對

  事件影響:

  特朗普簽總統備忘錄 道瓊斯指數收盤暴跌逾700點

  美國股市三大股指開盤走低 疑因擔憂貿易戰

  分析解讀:

  新華社評美國霸凌政策:中國對最壞情況有充分准備

  環球網:中國既然能“一招制美” 還怕它趾高氣昂?



發表評論 已有0 條評論

  • *用户名:
  • *我的態度:
  • *驗證碼:
    驗證碼
国泰银行寶爾博物館上海灘餐廳張青會計師事務所DSC美芝秀郝琦聯合律師事務所
鄭博仁律師事務所美國奧淇國際金融華埠服務中心凱悅大酒樓銀泰珠寶華興保險權威保險

Copyright@since2016 chinesenewsus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