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7日 星期一
原標題:想讀名校比手快?哈佛大學錄取率創歷史最低 原因是這樣的
來源:紅星新聞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3月28日晚,哈佛大學2018年秋季新生常規申請放榜,本年度4.6%的錄取率創歷史最低。於同日放榜的8所常春藤盟校申請人數均創新高。而8大盟校中,除了耶魯大學錄取率變動不大,其他7所錄取率均為史上最低。
名校申請人數持續走高,錄取率不斷變低,現在通過常規申請進入美國名校的幾率越來越渺茫:早在數月前的提前批申請項目中,很大比例的新生就已經定下來了。
提前批錄取人數占了總錄取人數比例之高只是其一,而提前錄取的錄取率竟達到常規錄取的2到3倍。哈佛去年的EA申請者錄取率為14.5%,而常規申請的錄取率僅為3.3%。耶魯的這兩輪申請錄取率分別為17.1%和5%。
延伸解讀
美國大學申請分兩輪——提前申請和常規申請。其中提前申請包括兩種——提前錄取(ED)和提前行動(EA)。
提前錄取ED(Early Decision):具有約束力的提前錄取,錄取了必須去,只可申請一所學校。提交申請時間早,12月即放榜,預設接受錄取。
提前行動EA(Early Action):不具約束力的提前錄取,錄取了可以不去。EA分兩種:REA,restrictive early action限制性提前行動,只能申請一所,常規EA可以申請多所。早提交申請,12月放榜,5月1日前決定是否接受錄取。
常規錄取RD(Regular Decision):常規申請的錄取,錄取后可去可不去,申請數量不受限制。申請截止日為1月1日,次年春季放榜,5月1日前決定是否接受錄取。(大致分類如上,個別學校項目略有差異)
美國名校申請競爭白熱化
提前批申請成“新常態”
為了在頂尖名校的殘忍競爭中勝出,越來越多高中生申請具有約束條件的提前錄取(early-decision)和條件相對彈性的提前行動(early-action),而不再等到1月1日截止的常規申請。常規申請直到春季才放榜,而提前錄取通常在12月就已經得到結果,就算提前批的申請不理想,還可以進行常規申請。提前批申請者要麼被錄取,要麼被拒絶,要麼就轉到常規申請輪再次被評估考慮。
學生擔憂自己的錄取幾率,於是提早行動,增加錄取率。這種恐慌和着急在下一年繼續,愈演愈烈。
“這簡直令人難以置信!”德裏菲爾德學校(The Derryfield School)大學申請諮詢主管布倫南·巴納德稱,他學校的65個學生中有62個都在12月1日前提交了申請,其中四分之三都在提前批被錄取。而這麼多人選擇提前批申請,只是因為害怕晚申請容易失敗,而不是因為他們已經確定自己就是想進某些學校。
“我們不想讓學生就那麼坐等理想大學被其他學生占滿席位。”惠頓北高中的大學申請諮詢主管喬希·科恩稱,提前申請讓他們500多個學生和升學辦公室的人都安心。
哈佛大學招生辦主任稱,提前批申請及提前錄取現在已經成為“新常態”。布朗大學、達特茅斯學院和杜克大學今年的提前申請以2位數的速度增長,去年,近50%的大學申請者都在提前批申請了至少一所學校。
提前批錄取便於學校計劃
但批評者指出其中“不利”
然而,大學招生辦公室稱,提前批也並不是那麼好進。提前批包括了那些明星學生和運動員,可能對數據有所影響。
對於提前錄取EA,很多批評者稱,提前錄取這個體系對那些還沒有確定到底想上什麼學校,或需要對比財政援助選擇,或者大學申請諮詢還沒有做好的學生來講,是不利的。
去年12月,哈佛稱收到了6630個限制性提前行動(restrictive early action)申請。雖然這些學生不能再申請其他的提前批私校,但還可以申請公立學校或海外學校。
對大學來说,在提前批錄取一大部分學生可以方便學校計划下一步的常規錄取,預測錄取接受率,及實際入學人數。科羅拉多學院過去十年來錄取人數持平,但提前錄取人數卻翻了倍。很多學校提前錄取輪就已經招了40%甚至以上新生。達特茅斯學院在今秋的新生中,提前錄取的學生占了總錄取人數近一半,西北大學今年提前批錄取了53%的新生。
在頂尖名校競爭白熱化的同時,大多數學生進的還是容易進的普通學校。在美國,當人們開始質疑大學教育的經濟回報時,還有很多學校面臨招不夠學生的問題。
Copyright@since2016 chinesenewsus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