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美新社! 請登錄 註冊

美新社

陳玲華廣告

首页 > 美洲新聞 > 舊金山

北加近日地震頻傳 民眾高度關注

發佈時間:2018年01月26日 16:11 來源:舊金山僑報 评论:0條 點擊:3985次


【僑報訊】1月23日晚,聖塔克魯茲縣沃森維爾(Watsonville)附近發生兩次地震。據美國地質勘查局(USGS)發布消息稱,兩次地震先後發生在當天晚間10時02分和10時03分。第一次地震震級為3.6,震源深度4.3英里;第二次地震震級為2.7,震源深度5.5英里。記者了解到,南灣部分居民反應有震感。當局稱,目前沒有接到任何地震造成損失的報告。

23日晚灣區連續遭遇2次地震 。 (圖片來源:The U.S. Geological Survey)

就在一天前,阿拉斯加州太平洋近海發生地震。美國地質勘查局發布消息稱,1月23日凌晨1時30分發生地震。早先認定此次地震震級達8.2級,但隨後修正為7.9級。主震發生後,又在阿拉斯加半島附近海域發生多次餘震。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一度向北太平洋沿岸、美國和加拿大西海岸發布了海嘯預警,隨後在當天凌晨4時解除。當局稱,地震發生在兩類地震過渡地區。其中大型逆衝區地震帶錶兩個板塊水平地滑動經過彼此,比垂直位移帶來的危害要小得多,所以不會向其它地震一樣起作用。

據維基百科介紹,這次阿拉斯加地震震中接近阿拉斯加南部太平洋洋域的板塊邊界,這裡的板塊邊界被地震學家稱為“阿拉斯加-阿留申大型逆衝區”(Alaska-Aleutian megathrust),因此是許多大型逆衝區地震的發生地。除本次地震外,歷史上阿拉斯加太平洋沿岸地區還曾發生過1964年耶穌受難日的地震、1965年拉特群島地震和2016年阿拉斯加地震等多次災害性地震。在此之中,1964年發生在阿拉斯加灣的 8.7級大地震是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震,也是有史以來震級第二高的地震。而1958年利圖亞灣發生的地震,則使得逾3千萬立方米的岩石和冰塊落入阿拉斯加領地利圖亞灣,引發有史以來最大的海嘯,其高度達到驚人的524米,由此顛覆了海洋學界對海嘯的認知。

灣區本月來已遭到3次地震襲擊。除1月24日晚間的連續兩次地震外,1月4日凌晨2時39分,舊金山灣區發生一次4.4級地震,震中位於加大伯克利分校校園和克萊爾蒙特酒店(historic Claremont Hotel)附近的Claremont Ave,震源深度8英里,地震時長10秒。舊金山、北灣、東灣和南灣很多民眾在凌晨被明顯的震感驚醒。那次地震發生後,人們最為擔心的問題是,會不會有更大的地震隨之而來?

美國地質勘查局副局長克努森(Keith Knudsen)在清晨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這次地震是更大地震的預警的這種可能性存在,但並不大。他說:“從歷史上看,發生在加州的所有地震中,地震之後發生大地震的概率為5%。”不過,專家也指出,未來30年內灣區發生6.7級或以上震級的地震的可能性約1/3。克努森指出,如果海沃德斷層發生大地震,並不令人意外。該斷層上一次大地震發生在1868年,距今約150週年。而從地質發掘中了解到,該斷層發生大地震的周期就是150年。 ”

他說:““我們住在地震的國家,我們要有地震隨時可能發生的準備。 ”


發表評論 已有0 條評論

  • *用户名:
  • *我的態度:
  • *驗證碼:
    驗證碼
国泰银行寶爾博物館上海灘餐廳張青會計師事務所DSC美芝秀郝琦聯合律師事務所
鄭博仁律師事務所美國奧淇國際金融華埠服務中心凱悅大酒樓銀泰珠寶華興保險權威保險

Copyright@since2016 chinesenewsus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