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7日 星期一
國土安全部在全球派駐2000多名人員,執行反恐、掃毒、堵截私運人口及偷渡等行動。 資料圖片
國土安全部為了執行反恐、掃毒、堵截私運人口及偷渡等活動,目前已在全球70餘個國家派駐2000多名人員,雖然措施的確收到成效,但在本土有分析質疑行動涉及的龐大經費是否用得其所,外國政界及民間也有人批評,美國變相在他們的國土執行自己的法律。
《紐約時報》報道,從移民及海關執法局(ICE)到交通安全管理局(TSA),國安部轄下多個部門均有人駐紮海外,此外還有數以百計探員不時隨海岸防衛隊船隻或飛機出勤,在太平洋或加勒比海域監視不法活動。以本月一次任務為例,國安部人員乘坐「P-3獵戶座」海上巡邏機監控南美洲一條毒品空中走廊,發現一架飛機從哥斯達黎加起飛後,一直維持著幾百呎的飛行高度前往厄瓜多爾,機上官員解釋,這樣的高度明顯是為了躲避雷達偵測,對方很可能涉及不法行為,在遠距離跟蹤1小時後,探員用長焦距鏡頭拍下飛機的機尾編號等特徵,然後通知厄瓜多爾當局準備,當對方飛機降落時,厄國人員在機上搜出800磅可卡因,並拘捕7人。
國安部負責國際合作事務的助理部長尼倫(James Nealon)表示,很多國土安全威脅源於海外,因此部門有必要先發制人,從源頭遏止問題。據悉,在國安部各個下屬機構中,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有接近1000人駐守海外,佔了國安部2000多名海外探員的幾乎一半,數目也在各個機構中居冠。CBP表示,海外人員會抽查赴美旅客,檢驗運往美國的貨物,並培訓當地同類機構的人員,其中邊界戰術小組(BORTAC)至今已在30個國家執行反恐與緝毒任務。
CBP在非洲9個國家也有行動,該部門駐肯尼亞大使館參贊馬丁森(Kevin Martinson)說,美方人員協助訓練肯尼亞人員後,當地檢獲的毒品數量和走私品數量都打破紀錄,而且加強了肯尼亞的邊境治安,令鄰國索馬里的「青年黨」(Shabab)等極端組織無法滲透入境。
國安部的海外行動雖然取得成效,但在美國本土和海外都引起爭議。國內方面,曾有國會報告披露,每名海外人員涉及的成本是本土人員的4倍,代表CBP的工會9月向國會作證時也說,本土邊境的人手極度不足,當局還要把資源調往海外,決定讓人難以理解。至於外國方面,部分國家雖然支持美國的行動,但加拿大和歐洲盟友之間也有不同聲音。加國消息人士透露,當局8月允許美方海關人員進駐機場和火車站後,官方收到鋪天蓋地的民間反彈,規模之大「史無前例」,令決策官員大感意外。
而在德國,國安部在當地推動「移民諮詢計劃」,由便衣人員截查赴美旅客後,引起部分政界人士不滿,其中左黨(Left Party)一名議員批評,美國把自己的移民管制措施搬到了歐洲。
Copyright@since2016 chinesenewsus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