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7日 星期一
立於富有歷史紀念性的美國杜魯門總統在1946年簽署「批准華工妻子進入美國」議案時所用的鋼筆前,(右起)林寶嫦會長與鄔亮珊、陳增華、黃羅瑞雄留下珍貴的一刻。 梁敏育攝
美洲同源會(Chinese Ameiran Citizens Alliance–CACA)第54屆雙年會於9月2日晚在南華埠富麗華大酒樓舉行隆重喜慶的閉幕典禮,成功圓滿結束了一連四天在芝加哥舉行的年會。
2日晚主流政要、兩岸官員、僑團領袖以及上百位來自美國各地同源會分會的代表們,彼此歡聚一堂,珍惜得來不易的時光,一同見證了同源會走過123年的滄桑歲月,並為芝加哥分會歡度100周年歡慶。總會會長敖錦賜來自休斯頓,他克服了休斯頓遭受到「哈維」大風暴的困境,千辛萬苦的終於抵達芝加哥參與雙年會。他感激芝加哥分會同仁孜孜不倦的投入,讓來自不同地區分會的同仁,感受到芝加哥的熱情、享受到芝加哥獨特的美食,更得到到密芝根湖游船之樂趣,欣賞到著名的芝加哥美麗的天際線與雄偉的建築物。
敖錦賜聲稱同源會一如既往的褒揚對美國有重大貢獻的華裔政要、科研醫學界及工商界的精英們。今年美國交通部長趙小蘭、眼科醫生陳東尼、汽車工程師賴克林、曾擔任白宮亞裔諮詢顧問的盧基斯等獲得同源會頒發「美國精神獎」,他們透過視屏接受褒揚獎,並激勵華裔投身公益事業為社區服務。
敖錦賜聲稱同源會成立於美國簽署排華法案時期,創會開始的宗旨就是推動華人融入主流社會,爭取華人的權益,鼓勵華人從政。敖錦賜指出,一百多年過去了,華人在美國的投票率依然是美國各族裔中最低的,登記成為選民的登記率也最低,因此,他激勵所有的美籍華裔,必須衕心協力,團結一致的為爭取自己的權益而奉獻。
芝加哥分會會長林寶嫦在閉幕儀式中感謝所有的志願者與同仁的熱情付出。她聲稱年會最大的收獲是團結全美各地同源會成員團結一致,她聲稱華人從政的道路依然困難重重,在美國即將到來的大選年,華裔應該爭取盡公民的權利與責任,推動所有的華人去投票。她聲稱在民主社會中,公民以一票選賢與能,以自己的選票道出個人與社會的需求和心聲。
讓新移民有機會創新生活
當晚,大會頒發「社區影響獎」(Community Impact Award)予華埠更好團結聯盟主席陳增華、北華埠東南亞中心創辦人、前行政主任鄔亮珊與成立了38年的華人諮詢服務處創辦人、前總裁黃羅瑞雄,得獎的三位社區英雄,數十年來為社區提供多方位的服務,幫助新移民融入社會,立足異鄉安居樂業,他們三人數十年在芝社區的付出,不論是政界或是僑界皆有目共睹,獲褒揚是實至名歸不容置疑。陳增華,鄔亮珊與黃羅瑞雄三人都秉承著相同的夢想與理念,無畏前路的荊棘重重、秉承初心不變的替社區服務,為爭取對社區有福利之事而勇往直前。
華埠更好團結聯盟十多年來為芝市南華埠爭取到選區重劃、爭取了數十年終於得到譚繼平紀念公園、新華埠公立圖書館、謝祖諒運動中心、去年開始更竭力爭取華埠睽違了40年的第一所公立高中;東南亞中心創辦了30多年來,在北華埠為難民、新移民服務,尤其是為來自東南亞地區的僑胞服務。
中心服務的項目包羅萬有,涵蓋了兒童學前班、課後補習班到托老中心,協助民眾申請社會能源補助,提供公民入籍班到每天的耆老營養午餐等,造福了北華埠一帶的僑胞。華諮處38年的壯大與發展,盡全力向需要援助的民眾與低收入者伸出支援的雙手,讓新移民有機會在異鄉立足生根,創造新生活。
獲獎的三位社區楷模,接受會長林寶嫦頒發的獎牌後,都表示同源會的理念與精神,與他們都是同路人、同根源、同聲音,彼此都是義無反顧的為社區的爭取權益與竭力協助有需要者。
當晚,同源會也頒發了本年度的論文獎予芝加哥分區的高中獲獎學生。同源會當晚也推動為休斯頓的災民募捐與拍賣活動,在場嘉賓紛紛慷慨解囊,本著人溺己溺的大愛精神,盡綿力支援受難的災民。閉幕典禮晚會終場,由本地的藝人為嘉賓們獻上一場精彩的文藝節目,同源會第54屆雙年會在歡樂與掌聲中落下帷幕。
本報記者梁敏育芝加哥報道
Copyright@since2016 chinesenewsus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