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美新社! 請登錄 註冊

美新社

陳玲華廣告

首页 > 財經/科技 > 財經/科技

創立3個月就拿到10億美元的Argo?AI是何方神聖?

發佈時間:2017年08月17日 17:06 來源:北京新浪 评论:0條 點擊:3574次

  雷鋒網按:創立3個月就從福特手中拿到10億美元,Argo AI到底是何方神聖?本文由雷鋒網編譯。  

  站在 14 和 15 樓之間樓梯間的 Bryan Salesky 出神了,他在大腦中快速組織着語言,試圖用最合適的詞語來解釋他的使命。Salesky 要給車輛安上千里眼、順風耳和比人還聰明的“大腦”。最重要的是,他想在 2021 年前完成這個艱巨的任務。

  Bryan Salesky 是 Argo AI 的 CEO,這家新創公司半年前還籍籍無名,但福特 10 億美元的大手筆投資讓它“一戰成名天下知”。

Argo AI CEO Bryan SaleskyArgo AI CEO Bryan Salesky

  對於自己一手創立的公司,Salesky 可謂信心十足,輔佐他的還有 Peter Rander,這位聯合創始人來自 Uber 高級技術中心,Uber 第一代自動駕駛原型車就是出自他的手筆。

  Argo AI 是幸運者之一,借助福特的投資,它從上百家自動駕駛新創公司中脫穎而出,成了 Waymo、Uber、通用和特斯拉等巨頭的競爭對手,這些公司的目標都是為自動駕駛汽車開發“全棧解決方案”。

  “人工智能將在自動駕駛汽車的未來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Cox Automotive 首席分析師 Michelle Krebs 说。“這也是通用、豐田和福特大筆撒錢搶購 AI 公司的原因。”

  Argo AI 非常幸運,現在我們關注的則是福特是否押對了寶,因為除了 10 億美元這個價簽,Argo AI 對外界來说依然是個相當神秘的公司。

  福特為什麼要在Argo AI身上燒掉10億美元? 

  寬泛來講,Argo 正在開發的自動駕駛技術未來會用在福特 Level 4 自動駕駛汽車上,這一級別的自動駕駛汽車除了某些惡劣環境,已經可以輕鬆應對日常交通,它將成為未來打車服務的新生力量。

  現在的 Argo 正在開發“虛擬駕駛員系統”,這意味着它要負責包括攝像頭、雷達、激光雷達、軟件和計算平台在內全套産品的開發。福特也算給力,除了資金上的支持,它還將高精地圖交給了 Argo。

  如果 Argo 順利完成任務,福特就能得到一套全棧系統,它的自動駕駛大夢離實現就不遠了。

  不過,打造全棧系統並不容易,堵在福特和 Argo 前進道路上的障礙還有很多。

  首先,Argo 需要搶到足夠多的機器人和機器學習專家。由於僧多粥少,現在自動駕駛工程師的起薪已經突破了 25 萬美元。

  其次,Argo 還要克服各種技術挑戰,而現在離 2021 年已經不遠了。

  “我認為福特給我們開了個好頭。”Salesky 说道,他指的是這家底特律巨頭近十年來積累的自動駕駛研發經驗。“此前福特並沒有走彎路,它的探索方向與 Argo 一致,因此我們可以借鑒許多經驗。”

  Salesky 認為,Argo 現在面臨的兩大技術挑戰主要與感知有關,車輛需要看清並認出周邊物體,然后做出正確選擇。

  確實,感知問題是自動駕駛技術中最為棘手的,因為車輛不但要探測到周邊物體,還要學會預測其他車輛和行人下一步的動作。如果能掌握準確的信息,后續做決定就變得相對簡單了。

  眼下,針對該問題自動駕駛行業有兩種解決方案。以 Drive.ai 和英偉達為代表的公司認為深度神經網絡最有效,它能幫助車輛完成識別物體到做出選擇的一系列動作。這一派的支持者認為深度神經網絡能模擬人類大腦的學習方式,但 Salesky 認為這種方法需要大量的研究和超強的計算能力,因此短期內實現較為困難。

  Argo 走的是另一條路,它要訓練深度神經網絡解決特定問題,隨后用系統內的機器學習算法將其“圍繞”在中間。

  機器學習也是 AI 的一種,它會利用算法來辨認並分析數據模式,隨后從中學習並做出預測。

  舉例來说,機器學習會通過分析攝像頭或激光雷達採集到的信息並教會車輛如何識別停車標誌或一輛正在移動的車。

  十年前就已開場的自動駕駛大戰 

  在旁觀者看來,這場自動駕駛之戰大約兩年前才正式打響,而過去一段時間內的幾筆高調收購和強強合作則將這場大戰推向了高潮。但事實上,十多年前大家就開始在這一領域較勁了。

  如果你看過各家公司的自動駕駛開發“功勞薄”,肯定能發現那些在本世紀初叱吒風雲的人物,他們都是 DARPA 自動駕駛挑戰賽的元老。

  經過初期階段的發展,大量機器人和機器學習專家離開學術界自行創業或被大公司納入麾下,其中許多人也從合作伙伴變成了死對頭。當然,大量的早期自動駕駛項目也培養了技術大牛們的人際關係,如今許多公司的合縱連橫就跟這些“人脈”有關,Argo 也是其中的受益者。

  去年 9 月份 Salesky 離開谷歌自動駕駛團隊時,自動駕駛之戰已經到了白熱化程度,汽車製造商、科技巨頭和新創公司都在爭奪頭把交椅,而這樣的情景如果放在三年前會顯得非常荒謬,恢復自由身的 Salesky 也成了各家公司競相追逐的技術大牛之一。

  Salesky幸運至極的職業生涯 

  Salesky 初出茅廬時先到了卡耐基梅隆機器人研究所下屬的國家機器人工程中心,在這裏他找到了“真愛”。

  這位備受 Salesky 敬仰的大牛就是 2007 年 DARPA 挑戰賽冠軍隊成員 Chris Urmson。2013 年 Urmson 從 Thrun 手上接下了谷歌自動駕駛項目的接力棒,Salesky 也有幸成了自己偶像的同事。通過自己的努力,Salesky 坐上了谷歌自動駕駛團隊的硬件開發主管。在谷歌的這幾年裏,Salesky 主導了與菲亞特-克萊斯勒的合作,后者提供的 Pacifica 成了谷歌自動駕駛測試車的主力車型。

  離開谷歌后,其實 Salesky 已經手握一塊價值連城的敲門磚,豐富的從業經驗能幫他在一家拿投資拿到手軟的新創公司、汽車製造商或科技公司換來一個高薪職位,但 Salesky 並沒有走這條路。

  “我覺得下一步應該找個可以奉獻青春的工作,並抓住機會將這款産品真正推向市場。”Salesky 说道。“我覺得實現這一目標的最好方式就是自己開公司,然后找個志同道合的汽車廠商進行深度合作。”

  Salesky 創業也算是找了個好時候,當時福特剛剛鋪開自己的自動駕駛計劃。去年 8 月,福特公佈了 2021 年部署商用自動駕駛打車服務的計劃,為此福特要擴大帕羅奧圖的實驗室並通過收購新創公司來增強自己的技術儲備。

  現在,這一切都歸 Jim Hackett 掌管,今年 5 月他成功踢掉自己的前任成為福特新任 CEO,並擁有直接向這家百年老廠創始人重孫 Bill Ford 彙報的權力。

  離開谷歌不久,Salesky 就和 Rander 創業了,不過 Argo 的種子輪資金到來從哪來 Salesky 卻從來沒透露過。與福特取得聯繫后,Bill Ford 對 Argo 産生了興趣,兩家公司從去年年底開始進行合作。

  兩個月后,雙方就進入蜜月期,不過時任福特 CEO 的 Mark Fields 對此只是知情而已,負責推動兩家公司合作的主要還是福特前 CTO Raj Nair 和福特全球戰略集團副總裁 John Casesa。

  Argo與福特是深度合作關係 

  與 Cruise 不同,Argo 雖然拿到了福特的投資,但並沒有被底特律巨人收購,這一點 Salesky 經常在公開場合強調。

  現在的福特是 Argo 的大股東,在董事會中佔據 2 個席位(一共 5 席),而 Argo 的兩位創始人也佔據 2 個席位。不過,今年 2 月公佈合作消息后,福特的影響力開始逐漸滲透進 Argo,公司新加入的 100 多位工程師有很多都來自福特研發部門。

  福特高管表示:“公司大部分軟件工程師和會做軟件的設計師都去了 Argo。”

  領英的數據也證明了這一點,現在 Argo 的工程師與數據科學家團隊大多由來自福特的“嫡系部隊”組成,同時福特還重金從 Uber、蘋果、微軟和谷歌等公司挖來了十幾位資深工程師。

  今年年底,Argo 的僱員就將達到 200 人,這些人將分散到公司在匹茲堡、山景城和迪爾伯恩的辦公室。同時,Argo 還會更新現有車輛的虛擬駕駛員系統。此外它還接管了此前一支由福特開發的模擬系統。

  Argo 雖然年輕,但自動駕駛已經脫離菜鳥階段了,現在你在路上見到一輛大撒把的自動駕駛汽車,絶對不會像一年前那麼驚訝了。與此同時,技術和監管上的障礙也開始逐步浮出水面。

  不過,在 Salesky 看來自動駕駛市場並不是一個贏家通吃的游戲。“美國人每年要在車上行駛 3 萬億英裏,這個龐大的市場機會多得很,它能為多家公司提供充足的發展空間。”Salesky 说道。

  汽車製造商中,對自動駕駛最積極的只有特斯拉、通用和沃爾沃,其他公司看起來還是有些猶豫。相比而言,福特和 Argo 則把賭注壓在研發階段,他們似乎希望通過彼此的合作在這個新興領域提前卡位。



發表評論 已有0 條評論

  • *用户名:
  • *我的態度:
  • *驗證碼:
    驗證碼
本周熱門點擊
国泰银行上海灘餐廳張青會計師事務所銀泰珠寶葉俊麟會計師華興保險
寶爾博物館鄭博仁律師事務所凱悅大酒樓美國奧淇國際金融美芝秀權威保險方孝伟律师事务所

Copyright@since2016 chinesenewsus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