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7日 星期一
機器人拍攝到的水下画面顯示,3號機組受損嚴重,但熔落的核燃料並未被發現。
此外,本應在壓力容器下方供作業用的腳手架向下墜落,很可能是從壓力容器中噴射出的高溫核燃料殘渣使其熔化所致。東電分析稱,安全殻內的冷卻水位有6.4米深,核殘渣也很可能流到了安全殻底部。
此次擔負“探險任務”的水下機器人長約30厘米、直徑約13厘米,一直前行到支撐壓力容器的筒狀混凝土結構的開口處。
東電擔心水下機器人會被散落的電纜纏身,將根據當天拍攝的影像調整調查計劃,擬定於本月21日實施第二次調查,讓機器人下潛到安全殻底部以確認核燃料是否在此處。
東電今年1月至3月分別對1、2號機組安全殻進行了調查,投入了能自動行走的蝎型機器人,但未能直接確認核燃料的位置。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9.0級強震並引發海嘯,導致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核泄漏事故。(完)
Copyright@since2016 chinesenewsus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