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7日 星期一
警方揭祕“長城行動”全過程
中國、西班牙警方聯手“長城行動”,歷時近3年225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被引渡回國
6月7日早7時許,94名冒充公檢法機關工作人員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的臺灣犯罪嫌疑人被我國公安機關從西班牙押解回國。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6月7日,首都國際機場,94名臺灣籍電信網絡詐騙嫌疑人被民警從西班牙押解回國。歷時近3年的中國、西班牙警方聯合打擊跨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長城行動”取得重大戰果。參與此次行動的公安部刑偵局電信網絡犯罪偵查處處長樓先迪,揭祕了“長城行動”從偵查抓捕到引渡的全過程。
6月7日7時許,隨着一架中國民航包機緩緩降落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94名冒充公檢法機關工作人員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的臺灣犯罪嫌疑人被我國公安機關從西班牙押解回國。
至此,歷時近3年的中國、西班牙警方聯合打擊跨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長城行動”取得重大戰果,西班牙已分批共向我國引渡225名犯罪嫌疑人,其中臺灣犯罪嫌疑人218名。這是我國首次從歐洲大規模押回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
新京報記者專訪了參與此次行動的公安部刑偵局電信網絡犯罪偵查處處長樓先迪,詳細揭祕了此次中西警方“長城行動”從偵查抓捕到引渡的全過程。
仍有12名犯罪嫌疑人等待批准引渡
新京報:具體的案件偵辦情況是怎樣的?
樓先迪:“長城行動”歷時近三年,截至目前,我們從西班牙引渡押回225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7日押回的94名犯罪嫌疑人,已經由北京、江蘇、浙江、廣東四地公安機關的辦案部門分別帶回。帶往北京的就地押走,其他三個地方民警將乘坐高鐵將嫌疑人押回本地。這四個地方的公安機關將根據此前西班牙警方移交給我方的現場窩點證據材料依法開展審查起訴工作。
新京報:此次引渡回國94名犯罪嫌疑人,而目前一共押回了225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是分批引渡的嗎?
樓先迪:對,我們包括這次一共3次包機,前面還有陸陸續續小批量的押解回國。
新京報:現在是否還有沒有引渡回來的?
樓先迪:這個案件還有12名犯罪嫌疑人等待批准引渡。西班牙方面一旦批准了,我們再派工作組把他們押回來。
詐騙團伙在西班牙租別墅“辦公”
新京報:據瞭解,這次行動是2016年偵查和抓捕的,具體情況是怎樣的?
樓先迪:我國警方是2016年上半年開始偵查,發現西班牙有大量窩點。我們在2016年7月派工作組到西班牙,和西班牙警方經過了長達5個月的聯合偵查,於2016年的12月進行抓捕。當時,雙方出動了七八百名警察,我們也派了100名公安幹警到西班牙參加聯合行動。
新京報:一共有多少個窩點?
樓先迪:有13個窩點,一共抓捕羈押了237名犯罪嫌疑人。
新京報:這些犯罪窩點裏面是什麼樣的情況?
樓先迪:這類案件的窩點,犯罪嫌疑人都租用了當地的別墅。一層、兩層、三層都有,窩點裏面有大量的電腦、網線,分成一線、二線、三線,有人冒充銀行工作人員、有人冒充公安機關工作人員、有人冒充金融監管局工作人員、有人現場搞技術維護,所以你進去看,很像一個大公司,每人面前一個電腦,有若干的手機、座機。
引渡的每一名犯罪嫌疑人都經歷了開庭
新京報:在西班牙辦案需要克服哪些困難?當時有沒有什麼細節令你印象比較深刻?
樓先迪:這個案件是我們打擊臺灣電信網絡詐騙境外合作歷時最長,面臨的困難挑戰也比較多的案件。
爲什麼這麼說呢?我們此前和東南亞、非洲國家執法合作途徑不一樣,有的時候我們雙方聯合行動,走遣返的途徑就可以。但是包括西班牙在內的很多歐洲國家,跟我國的法律制度有很大的差別。這次行動,我們走了完整的引渡程序。
對西班牙警方來講,也是第一次碰到這樣的案件。在西班牙本地,偵查工作的每一個步驟都要請當地的法官批准。對於開展偵查、行動的批准,以及抓捕行動以後人員的羈押,都是極大的困難和挑戰。因爲在歐洲,很少遇到如此多的犯罪窩點、如此大量的犯罪嫌疑人。數百名犯罪嫌疑人,對西班牙來說,一個具體的問題就是羈押非常困難。我們最後和西班牙警方合作,基本上把這些嫌疑人都羈押下來。
我們根據中西兩國的引渡條約提出引渡請求,引渡的每一個犯罪嫌疑人都經歷了開庭。在庭審過程當中,犯罪嫌疑人爲了逃脫制裁,也聘請了律師,跟我們打“法律仗”,提出了種種逃脫法律制裁的理由。
有民警爲辦案在當地待了11個月
新京報:爲了辦理這起案件,你一共去西班牙幾次?這次去了多久?
樓先迪:我這次去了一週。此前去了兩次,1次3個月,1次1個月。我去的時間不算長的,我們有的同事一共在那裏待了11個月。
新京報:你這次去是做什麼工作?
樓先迪:這次去是和西方全面總結“長城行動”的成功經驗,爲國際執法工作、特別是跨國打擊電信網絡詐騙樹立典範。其次也爲這次94名犯罪嫌疑人的包機押解做一些協調。
新京報:此前,我國打擊的電信網絡詐騙多是在東南亞、非洲這些國家,詐騙集團這次爲什麼選擇歐洲呢?對他們來說成本不會很高嗎?
樓先迪:東南亞、非洲前幾年比較多,我們和東南亞、非洲國家加強合作,加大打擊力度,一定程度上也逼着犯罪嫌疑人往其他洲遷移。他們也會選擇生活便利、舒適的地方。西班牙是他們當年的一個聚集地,窩點非常多。但是,這次行動之後,整個西歐地區,電信網絡詐騙窩點基本就絕跡了。
以最快速度向被害老百姓返還錢款
新京報:此次打擊的案件中,受害者有沒有共同點?
樓先迪:這些案件的一個特點是案值大,一次性被騙千萬元以上的案件有若干起,也有受害人被騙後自殺的案件。這些案件都是典型的冒充公檢法機關工作人員對受害人實施詐騙。這類案件經過我們幾年的努力打擊,整個窩點、整個案件的佔比在大幅度下降。通過幾年的宣傳,我們老百姓的防騙意識也得到了增強。在這裏還要提醒冒充公檢法案件,現在有一些新的變化,冒充公檢法機關工作人員,對境外的華人華僑詐騙,甚至可能會先冒充使館工作人員,後面再冒充公檢法工作人員詐騙。在境外留學、務工的人尤其要注意,現在臺灣籍電信網絡詐騙很大一部分針對的是境外的華人華僑。
新京報:追贓、返贓工作開始了嗎?
樓先迪:追贓、返贓工作正在全力以赴進行。但是因爲這類案件的特點是隨時轉賬,被騙的人轉賬後嫌疑人在境外就地轉移,所以這類案件的追贓工作挑戰比較大。但是,只要追到一分錢,我們公安機關一定會全力以赴,以最快的速度向被害的老百姓返還。
新京報:打擊電信網絡詐騙,下一步還將做哪些工作?
樓先迪:目前,我們發現,境內一些重點地區的犯罪嫌疑人,大批量地跑到東南亞設窩點,繼續對國內民衆實施各類詐騙。下一步,我們公安機關將進一步加大打擊力度,強化國際執法合作,繼續派工作組到這些國家開展執法合作,堅決把這些犯罪嫌疑人繩之以法,保護老百姓的財產權益。
新京報記者 李玉坤 實習生 韋安
Copyright@since2016 chinesenewsus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