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7日 星期一
中新社北京9月25日電 題:以色列大選組閣前景撲朔迷離
作者 薄雯雯
以色列中央選舉委員會25日凌晨宣佈了官方選舉結果,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領導的利庫德集團在議會中再添1席,最終佔32席。甘茨爲首的藍白黨仍爲33席。
資料圖:當地時間4月9日,以色列舉行第21屆議會選舉,共有40多個政黨和政黨聯盟角逐議會120個議席。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夫婦在耶路撒冷投票站投票。
選舉過後,內閣將如何組建成爲外界關注的頭等大事。在議會選舉中,藍白黨佔33席,利庫德集團佔32席。而23日總統裏夫林與獲得議會席位的各政黨和聯盟代表進行關於組閣人選的磋商結果顯示,55名議員推薦內塔尼亞胡組建新一屆政府,54名議員推薦甘茨。由此可見,兩黨雖旗鼓相當,但均處於無法組閣(60席以上)的尷尬境地,議會組閣再陷僵局。
內塔尼亞胡曾於今年4月獲得組閣權,但未能與右翼陣營中前國防部長、“以色列是我們的家園”黨主席阿維格多·利伯曼以及幾個宗教政黨在極端正統派猶太教徒免服兵役等問題上達成一致,導致組閣失敗。內塔尼亞胡爲了避免將組閣權拱手讓給甘茨,決定重新舉行議會選舉。因此,約640萬選民17日在一年內第二次步入投票站。但對於內塔尼亞胡來說,重新選舉並沒有給他帶來新的希望,反而令人們懷疑內塔尼亞胡是否仍適合領導以色列。
今年10月,即將邁入70歲的內塔尼亞胡,將面對三起對他涉貪腐指控的聽證會。三起指控分別是:涉嫌收受價值約28萬美元的雪茄、香檳、珠寶等進而爲他人謀利;涉嫌與報業大亨摩西進行利益交換;涉嫌與貝澤克電信公司控股股東進行利益交換,並收受賄賂等。儘管內塔尼亞胡對所有指控予以否認,稱是對他的“政治迫害”,但對於在貧富差距和高物價問題之下生活的以色列民衆來說,腐敗和特權是無法被容忍的。
除貪腐問題外,內塔尼亞胡曾在選舉前宣佈準備在選舉獲勝後吞併約旦河谷。他在巴勒斯坦問題上的強硬態度,也令部分民衆認爲並沒有真正改善以色列國內安全。多種因素作用下,內塔尼亞胡的總理座椅顯得岌岌可危,美國《大西洋》雜誌更是以“內塔尼亞胡不再是以色列不可缺少的領導人”爲題發文。
此前,多家媒體認爲利伯曼是此次選舉的關鍵人物,決定着內塔尼亞胡的前途和政治命運,或許會成爲“造王者”。因爲此前4月的選舉正是因利伯曼拒絕入閣而導致內塔尼亞胡組閣失敗。但近日,由於內塔尼亞胡和甘茨都在與宗教政黨聯合或接觸,作爲世俗主義者的利伯曼表示既不會與利庫德集團合作也不會支持藍白黨,這也讓組閣前景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爲了避免第三次大選的發生,裏夫林近日爲內塔尼亞胡和甘茨安排了兩場會面商談組閣事宜,希望兩黨能進行合作組成聯合政府。此前,在票數不利的情況下,內塔尼亞胡曾向甘茨提議組建聯合政府,但遭到甘茨拒絕。兩人第一次會談後,都向各自黨派成員表示不會改變最初的立場,甘茨更是堅稱由於內塔尼亞胡的貪腐指控絕對不會與他輪流執政。這種互不相讓、僵持不下的形勢或將使以色列無法在短期內成功組閣。
儘管目前來看以色列的組閣之路依然大霧籠罩,但有分析指出,因爲兩大黨的施政綱領僅有細微差別,所以即使內塔尼亞胡時代告終,未來以色列的內外政策也不會出現太大變化,在與美國、伊朗和巴勒斯坦關係等問題上,料將繼續保持現有方向。(完)
Copyright@since2016 chinesenewsus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