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7日 星期一
原標題:美國波多黎各風災死亡人數猛增40多倍 近3000人
遭受颶風“瑪利亞”毀滅性打擊將近一年後,美國聯邦領土波多黎各政府28日上調因災死亡人數至將近3000人,是先前官方數字的40多倍。
[大幅升]
4級颶風“瑪利亞”去年9月襲擊位於加勒比海的波多黎各。官方先前發佈的死亡人數爲64人,遭到數字“過低”質疑。
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接受波多黎各總督裏卡多·羅塞略委託,調查因災死亡情況並得出結論,“瑪利亞”颶風直接或間接致死2975人。
羅塞略28日在記者會上宣佈,把這一結果認定爲官方數字。“儘管是估算,它有科學依據。”
調查人員比較去年9月至今年2月與常年同期內波多黎各當地死亡率,得出這一結論。他們認爲,官方先前發佈的死亡人數低,是因爲災後信息不暢、醫療人員缺乏如何確定因災死亡訓練和指導標準。
主持這項調查的喬治·華盛頓大學教授卡洛斯·桑托斯—布爾戈瓦說,下一步將調查具體死因。
[“最縝密”]
美聯社報道,如何認定因災死亡,美國沒有全國性標準。根據美國國家颶風研究中心發佈的數字,2005年襲擊美國南部墨西哥灣沿岸的“卡特里娜”颶風致死大約1200人。
國家颶風研究中心只發布災害直接致死人數,如溺死或遭風颳起的物體砸死;一些地方政府則計入間接死亡人數,如死於心臟病或房屋火災的人。
哈佛大學牽頭的一個小組5月發佈研究報告,估算“瑪利亞”在波多黎各致死4645人。賓夕法尼亞大學也曾發佈報告,估算死亡人數爲1085人。
喬治·華盛頓大學的報告作者寫道,他們所做研究“最縝密”,考慮多項可能引發死亡率變動的因素,包括大批災民逃離波多黎各。
[批應對]
按照白宮方面先前的說法,聯邦政府對“瑪利亞”風災應對有力,但不少波多黎各人對救災力度不滿。
颶風過後,這個島的水電供應、交通和通信陷入癱瘓。將近一年後,電力供應仍沒有完全恢復且不穩定;大約6萬戶民居的屋頂有待修復。
美國國會衆議員尼迪婭·貝拉斯克斯說,喬治·華盛頓大學的報告再次證明,聯邦政府對“瑪利亞”風災的應對“極爲不足”。
居民貝斯扎伊達·羅薩多76歲的母親因災後當地氧氣瓶缺乏而去世,她至今耿耿於懷,告訴美聯社記者:“看着母親因爲沒有氧氣死去,你知道那是什麼感受嗎?”
“瑪利亞”颶風災害前,波多黎各經濟多年衰退,負債超過700億美元,處於財政破產狀態,當地失業率達到12%,貧困率達45%。“瑪利亞”造成損失高達大約100億美元,給經濟“雪上加霜”。
羅塞略先前說,波多黎各的地位如同美國殖民地,居民是事實上的“二等公民”。(惠曉霜)(新華社專特稿)
Copyright@since2016 chinesenewsus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