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7日 星期一
![]() |
習近平主席發表的重要講話,從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成就說起,就是要向世界各國表明,中國的全面對外開放政策是中國共產黨一貫堅持的方針政策,中國的對外開放政策有歷史的必然性,也有現實的迫切性。
全面對外開放的過程中,中國面臨各種挑戰,也總結了非常豐富的經驗。中國深刻地意識到,只有參與國際競爭,依靠國際分工,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才能促進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中國改革開放政策使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中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今天的成就得益於全面對外開放,中國沒有理由放棄對外開放政策,中國更沒有理由在全面對外開放的問題上猶豫徘徊。
國際社會之所以對中國對外開放政策存在錯誤認識,是因為他們擔心中國走回頭路。中國對外開放是中國的既定國策,也是中國堅定不移的發展目標。中國對外開放不是敞開大門,淪為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殖民地。中國對外開放也不是放棄中國人民的既得利益,讓一些霸權國家的投資者在中國市場上橫衝直撞。中國對外開放是按照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規則的要求,在充分保護中國人民利益的前提下主動對外開放。
中國對外開放是循序漸進的對外開放,中國對外開放是造福於中國人民的對外開放。中國對外開放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績,得益於中國堅持走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政府更好發揮宏觀調控作用。中國的對外開放不是放任自流,中國的對外開放是在法律引導下參與國際競爭。
中國對外開放政策為世界各國特別是亞洲國家提供了非常難得的機遇,中國的對外開放實現了國際資源的重新配置。中國的對外開放促進了世界經濟健康發展。
任何對中國對外開放政策持有懷疑態度的國家或者政客都必須充分意識到,不論是聯合國憲章所確立的基本原則還是世界貿易組織所確立的基本準則,在促進全面對外開放的過程中都要求各國相互尊重國家主權,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則對外開放。如果對外開放忽視了聯合國憲章所確立的基本原則,如果對外開放意味著放棄國家的主權,那麼,這樣的對外開放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對外開放,而是全面的繳械投降。
對外開放必須堅持最惠國待遇原則,必須堅持國民待遇原則。如果一方面要求中國對外開放,可是另一方面對中國實施單方面的制裁,禁止高技術產品出口中國,那麼,這樣的對外開放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對外開放。中國堅持按照平等互利原則對外開放,中國堅決貫徹落實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議定書所作出的莊嚴承諾,平等對待世界貿易組織成員,鼓勵世界各國的企業和個人到中國投資。中國也希望世界貿易組織其他成員遵守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承諾,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尊重中國的基本權利,在處理貿易爭端方面,不對中國企業採取歧視性政策。
中國對外開放積累了許多經驗,但是,也有深刻的教訓。改革開放初期,中國不了解自己的比較優勢所在,擔心中國的汽車工業受到嚴重衝擊,因此,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談判中,堅持對中國的汽車工業實行特殊保護政策。這是符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的談判策略。中國對汽車這個幼稚工業實施特別保護,有利於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但是,正如人們所看到的那樣,由於中國在汽車工業發展方面強調特別保護,對外國企業進入中國設置相對較高的門檻,為外國汽車生產企業進入中國市場設置出資比例限制,結果導致中國的汽車市場充斥著合資企業生產的汽車。
近些年來,中國已經充分意識到,如果在汽車工業方面實行特殊保護政策,那麼,不僅不利於改變中國的對外開放形象,而且更重要的是,有可能會導致中國消費者遭受巨大損失。正因為如此,中國決定放開中國的汽車市場,允許外國汽車生產企業在中國設立更多的工廠,大幅度降低外國汽車進口的關稅,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更加廉價的外國進口汽車。
中國這樣做一方面說明中國汽車工業企業經營者具有高度的自信,相信中國汽車生產企業在中國汽車市場競爭中能夠維護自己的地位並且擴大自己的市場占有份額,另一方面說明中國政府為了充分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願意降低關稅,讓外國企業生產的高檔汽車進入中國市場。
中國在汽車領域實行的開放政策充分說明,中國在對外開放過程中,一方面尊重世界貿易組織規則以及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規則作出的承諾,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對外開放,另一方面說明,中國願意給其他國家的汽車生產企業以更多的機會,讓他們與中國的汽車生產企業同場競技。
中國決定舉辦上海國際進口博覽會,鼓勵各國企業到中國銷售產品,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要。中國舉辦的上海首屆國際進口博覽會將設立政府展館,這是前所未有的創舉。它說明中國在對外開放的過程中,不僅鼓勵外國企業進入中國,而且鼓勵政府之間的合作,讓更多國家從中國對外開放中獲得實惠。可以肯定的是,在中國首屆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將會有許多國家的政府派出代表,與中國開展雙邊合作。中國政府願意擴大與各國的合作範圍,願意按照世界貿易組織《政府採購協定》向其他國家採購商品,以滿足中國政府的需要。
中國的所作所為充分說明,中國對外開放不僅僅是市場的開放,同時也是政府的開放。中國政府將會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資源,為其他國家提供更多的商業機會,讓其他國家的政府充分意識到,只要尊重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則對等開放,那麼,他們將會從中國市場獲得更多的機會,將會爭取到與中國政府全面合作的條件。
中國對外開放是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對外開放包括傳統的貨物貿易市場開放也包括服務貿易市場開放。中國對外開放不僅可以檢驗中國企業的競爭能力,同時也可以檢驗中國政府對市場的監管水平。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全面對外開放,中國加快行政機構改革的步伐,對市場監管機構進行戰略性重組,不僅組建了中國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而且組建了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中外企業和投資者提供良好的制度環境和良好的執法環境。中國願意和世界各國共同努力,建立一個全面開放的平台,鼓勵各國企業按照市場經濟規律開展公平競爭。
中國作出全面開放的戰略抉擇,不僅是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必然,同時也是中國建設現代化國家的必由之路。中國的現代化不是關起門來的現代化,中國的現代化是全面開放的現代化。中國在現代化發展過程中既要向發達市場經濟國家學習,學習他們經濟管理經驗,同時也會汲取他們在發展市場經濟過程中出現的教訓。中國之所以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道路,就是要克服或者避免資本主義周期性的經濟危機,為中國經濟平穩發展開辟一條康莊大道。
中國必須立足於國際市場,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利用各國比較優勢加快中國經濟發展步伐。與此同時,中國必須為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現代化提供必要的幫助。中國之所以提出“一帶一路”的倡議,就是因為中國已經意識到,當今世界發展出現了嚴重不平衡的現象,南北之間的差距不斷擴大,南南合作有待進一步加強。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偉大倡議不僅是南南合作的重要抓手,同時也是南北合作的重要途徑。中國借助於這個偉大的倡議,幫助東南亞國家、中亞國家、非洲國家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的步伐,中國在東南亞乃至非洲的基礎設施建設已經為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中國將會在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的同時,借助於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綢之路基金、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等一系列多邊金融機構,幫助發展中國家實現經濟全面發展。
中國願意和美國、歐洲聯盟、日本等世界貿易組織的重要成員共同努力,不斷完善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為促進世界貿易健康發展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中國全面對外開放給世界各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中國願意在平等互利合作的基礎之上,與世界各國共同努力,締造一個美好的新世界。
正如國家主席習近平所指出的那樣,當今世界正在經歷新一輪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人類面臨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依然很多。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給人類社會發展帶來新的機遇,也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戰。當今世界,和平合作的潮流滾滾向前。和平與發展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心聲,冷戰思維、零和博弈愈發陳舊落伍,妄自尊大或獨善其身只能四處碰壁。只有堅持和平發展、攜手合作,才能真正實現共贏、多贏。
習近平主席這番講話切中要害。某些霸權國家動輒採取單邊主義,實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揮舞著貿易制裁的大棒,企圖迫使其他國家乖乖就範。少數國家之所以對中國全面開放政策產生疑慮,就是因為他們擔心中國在國際社會壓力下會向後退縮。部分學者之所以認為中國全面對外開放是西方國家對中國施加壓力的結果,就是因為他們存在錯誤的思維定勢,相信錯誤的“歷史終結論”,對西方國家的自由資本主義充滿向往,對霸權國家的領導能力充滿自信。霸權國家企圖通過向中國施加壓力,迫使中國放棄自己的合法正當利益。這是一種典型的不自量力行為。
美國總統要求美國貿易代表公布對中國出口美國產品實施貿易制裁清單,中國政府在第一時間作出反應,以對等的原則採取報復性措施。這說明中國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向西方國家的壓力屈服,中國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屈從於霸權國家的利益放棄自己的合法利益。中國對外開放是中國的自主選擇,而不是西方國家壓力產生的結果。如果西方國家領導人出於政治目的,向國際社會釋放出混亂的信號,以為向中國施加壓力就能迫使中國改變自己的政策,那麼,最終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現在美國資本市場已經作出了激烈的反應,美國股票市場主要價格指數迅速下跌。這說明美國的投資者對於美國總統向中國施加壓力的做法並不認可。中國願意和美國舉行雙邊談判,通過談判解決貿易不平衡問題,並且通過談判擴大合作的範圍,通過經濟合作實現互利雙贏。
習近平主席提出面向未來建立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想,希望各國相互尊重、平等對待,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交往新路,不搞唯我獨尊、你輸我贏的零和遊戲,不搞以鄰為壑、恃強淩弱的強權霸道,妥善管控矛盾分歧,努力實現持久和平。這是向某些國家領導人發出的清晰信號。
希望某些西方國家領導人高度重視來自中國的聲音,放棄霸權主義和單邊主義,徹底摒棄已經過時的重商主義,堅持走對話協商共同承擔責任的道路,堅持同舟共濟、合作共贏。堅持兼容並蓄、和而不同。堅持敬畏自然、珍愛地球。
中國國家主席將中國發展理念介紹給世界,希望與世界各國共同努力,共同建設“地球村”。習近平主席特別強調,“實踐證明,過去40年中國經濟發展是在開放條件下取得的,未來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也必須在更加開放條件下進行。這是中國基於發展需要作出的戰略抉擇,同時也是在以實際行動推動經濟全球化造福世界各國人民”。“中國連續多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促進了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
相信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引領下,中國將會大踏步進入現代化國家的行列。中國對外開放道路將會越走越寬廣。
Copyright@since2016 chinesenewsusa.com All Rights Reserved